搜索
铜仁

五月不走东线,你就不知道梵净山的杜鹃有多美(发飙俱乐部梵净山东北线穿越记)

查看:66766 | 回复:77
发表于 2017-5-20 15:07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8:37 编辑

4月从梵净山西线穿越回来后,一直惦记着那座巍峨神秘的高山,牵挂着山上的瀑布、古树、溪谷和山脊,甚至,那密密麻麻让我在穿越中吃尽苦头的箭竹林,都多次温情脉脉的走进我的梦里,招呼我诱惑我尽快找机会,去探寻那座神圣大山不为人知的生态秘密。

5月中旬,混入发飙户外,与他们一行26人一道,集结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天庆寺,轻装穿越梵净山,走薄刀岭,看万亩杜鹃花海。天庆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兴盛于清康乾时期,毁于民国后期,是明清时黔东北与川黔信众朝拜梵净山时的重要歇脚寺庙。天庆寺海拔约1300米,与梵净山金顶高差1000余米,登山古道相对平缓。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婷婷幽幽
  • 鸭哥
2人点评 收起
  • 鸭哥 大部队,不容易,全程支持! 2017-5-20 19:28
  • 一骑漂泊 线路基本情况:黑湾河——天庆寺(住宿)——两岔口——三岔路(补水点)——牛风包——古寺庙遗址——白云寺遗址——薄刀岭——烂茶顶——锯齿山(补水点)——月镜山——蘑菇石——普渡广场——索道上站——索道下 ... 2017-5-20 15:11
发表于 2017-5-20 15:11 显示全部帖子



线路基本情况:黑湾河——天庆寺(住宿)——两岔口——三岔路(补水点)——牛风包——古寺庙遗址——白云寺遗址——薄刀岭——烂茶顶——锯齿山(补水点)——月镜山——蘑菇石——普渡广场——索道上站——索道下站——黑湾河。徒步行程18.5公里。徒步时间11小时。上升5368米,下降3769米。

领队:徒步,收队:小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0 15:1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33 编辑

第一天,下午五点半从铜仁出发,七点到达黑湾河吃晚饭。七点半带好装备,包车赶往天庆寺。九点到达天庆寺,先赶到的发飙俱乐部负责人冰姐很负责,帮我们协调安排禅房住宿。原计划16人的队伍,因人数增至26人,寺院禅房不够,众驴只能睡通铺,所幸都带有睡袋,住宿没有受到影响。

晚上,气温很低,套上夹衣还有些冷,众驴在寺院旁边的空地上升起篝火,领队徒步组织大家相互介绍认识。驴队除了我与梵心、仙人掌以外,还有来自思南、松桃甚至黔东南的驴友小队。十一点,回房睡觉,月朗星稀、万籁俱静的夜,我睡得还好,没有受到同屋驴友鼾声的更多影响。

IMG_20170512_220413-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收拾好东西,七点开始吃斋饭。斋饭三菜一汤,分别是炒山木耳,炒豆芽,炒酸菜,煮当地特产金豆腐。金豆腐入口滑嫩鲜美,果然名不虚传。七点半,徒步组织大家开始热身,一支半夜三点从贵阳出发的三人小团队,赶到天庆寺,要求与我们同队一起走。七点四十,队伍出发。


IMG_20170513_064842-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IMG_20170513_073846-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IMG_20170513_074835-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古道掩映在森林里面,幽深绵长。出发不到半小时,路边开始出现盛开的映山红,一个小时后,路边有了高山杜鹃,而后,杜鹃花一直陪伴着我们全程。

IMG_20170513_080426-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34 编辑

IMG_9545-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36 编辑

9:10分,到达两岔口,海拔1730米。两岔口一条路上山,一条路去牛角洞,这里已经穿出高大的乔木与灌木混杂的森林,太阳很大,低矮的箭竹林已经挡不住炙热的太阳。我们停下来稍作休息后,开始顶着太阳前行。


IMG_20170513_085721-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IMG_20170513_091146-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37 编辑

不久,意外发现了几棵珍贵的珙桐,珙桐正直花期,盛开的珙桐花洁白素净,如展翅欲飞的白鸽,所以又叫鸽子花。队伍停下来拍照,我很遗憾没有带长焦镜头,24105的镜头实在无法拍出鸽子花圣洁的美,草草拍了几张后,带着几许遗憾继续前行。


IMG_9556-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39 编辑

10:20分,到达三岔路,海拔1810米。三岔路是东线与东北线上山的交汇口,沿东线古道下去就是石板寨、冷家坝等不同的上山起点。这里是东线穿越最重要的补水点,距离下一个补水点锯齿山约12公里,水源在三岔路口折返回东线约300米处。考虑到轻装,自己还有约1升水,我和大部分队友都没有补水,这个草率的行为,导致我的后半程穿越因为补水不足而平添难度。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43 编辑


与西线穿越无路可走不同,东线的朝山古道一直都比较平缓宽敞(至少一直都有路),在箭竹林和灌木丛中交替行进,杜鹃花随处伴随,行程不算困难,队伍走得很放松,一路边走边拍照,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斜着横切过了牛风包,到达古寺庙遗址。时间是十一点半,海拔1950米。徒步通知前队就地休息路餐。


IMG_9562-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牛风包回望)

IMG_20170513_112121-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古寺庙遗址)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43 编辑


古寺庙遗址的相关情况已经不可考,遗址约50平方,左右还有高约一米五的残石墙,据猜测,应当是古道上一个供朝山信士休憩的脚庵。

IMG_20170513_114823-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遗址旁边看见了肥硕的灵芝)


发表于 2017-5-20 15: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一骑漂泊 于 2017-5-20 15:44 编辑

吃过午餐,十二点,后队已经赶到,徒步鼓励大家加油,争取一点半赶到白云寺遗址。沿途杜鹃花依旧繁盛,古道开始上下蜿蜒,上到一个小山包后降至山谷,而后又上到另一个小山包。中途碰到两棵巨大的古树,主干直径大约两米,离地不到两米后,主干如花瓣盛开一般,分散成若干分支。一棵已经枯死多年,却枯而不倒,另一棵仿佛正当壮年,枝繁叶茂。查询相关资料得知,这里被称为趴趴树,,标志就是那两棵硕大而奇特的古树。

IMG_20170513_123846-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