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204

主题

非洲

[ 雍容makiori ]摩洛哥~许我一个最真实的一千零一夜

查看:32102 | 回复:71
发表于 2019-9-8 18:39 显示全部帖子
关于摩洛哥的两极分化评价
摩洛哥 ,这个之前难签程度不亚于南 美国 家的国度,一言不合就免签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据摩洛哥 当局预计,今年 中国 游客的入境数量从去年的500人猛增至15000-20000人,而且不久后将会开辟 北京 - 卡萨布兰卡 的直航。因此,可以预计 摩洛哥 会成为国人新宠,但是问题来了!!!去过 摩洛哥 的人,回来后评价两极分化明显!对 摩洛哥 印象不错的大有人在,对 摩洛哥 撕逼的人也不少,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虽然,我属于前者是因为我们这次旅行的还算顺利,老司机的我们几个本来就经验丰富,而对于撕逼 摩洛哥 的人大都是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人而发生了一些事,而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国家的评价。所以,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只有你自己去了,才能感受到一个真实的 摩洛哥 ,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旅行是很主观的东西,我能呈现的是我遇到的而产生的主观看法,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认知度不同,即使经历相同的事情,看法也许还会不一样。所以,关于我眼中的 摩洛哥 ,就在下面……

还是那句话:本人出品,必属精品!

我是雍容makiori~典型的水瓶男, 喜欢旅行的我,其实原来也是体制单位里天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年最快乐的莫过于把年假和前后双休拼成九天出行,快乐但而短暂,终于有一天,按耐不住血液里骚动的基因,毅然辞职成为了一名独立摄影师,工作之余也跑遍了大 江南 北,用镜头记录下一路上美好的各种喜闻乐见,我喜欢分享旅行的感悟,希望大家能通过游记感受到这份旅行的欢乐,从而鼓舞大家也能走出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旅行…快乐在路上

目前是Getty Images华盖创意签约摄影师
微博:雍容makiori
微信:makiori


卡萨布兰卡 开往 马拉喀什 的火车上,火车意外的扑街了,
可是这个隔壁车厢的小家伙却给我们带了一丝惊喜,
浓眉大眼弯曲的头发让同伴立即开启了怪阿姨模式


约尔 花园,其实就是圣罗兰创始人的私家花园,
YSL12斩男色就是他家的,走进去恍若走进画里,
走进马 约尔 与圣罗兰的精神世界里。


对于此次在 摩洛哥 的拍摄,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尽量站在远处用长焦拍摄,
这个吃着棒棒糖的小萝莉,我走进了她清澈无邪的眼睛里


阿里 ·本·优素福神学院,
在这里我第一次被融进了 马赛 克的世界里,
细致精美的雕刻花纹,使得我这个建筑爱好者乐不思蜀


除了斋月外,还有一个节日我们遇到了,就是宰牲节,
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宰羊,
因此麦地那老城里的店铺都关了,但正因为关了……
我反而更加喜欢,这种深远空寂的感觉是我最对我胃的


夜晚,本来人庭冷落的杰马夫纳广场上,
突然如潮水般的涌入了大批的人,
彷佛一千零一夜里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
此时的 马拉喀什 终于苏醒了过来


阿伊特·本·哈杜村这个著名的取景地,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是《权利的游戏》《阿拉伯的劳伦斯》
《007-黎明生机》《木乃伊》《 亚历山大 大帝》和《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取景地


炙热的空气,夹杂着尘土和细沙,让我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水银温度计已经指向了45度,
这是我有生以来抵达的最热的环境,地表的温度已经超过了60度……
我看着眼前苍茫无际的沙漠,才意识到我真的来到了 撒哈拉沙漠
一个背包一瓶水,一份DONOT FEAR THE UNKNOWN 的信念,前进!


虽然我不care三毛,
但是对于众多文艺女信誓旦旦这辈子一定要来看看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我表示很能理解。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憧憬的一块圣地,这也是生活中唯一不多的心灵寄托。


《撒哈拉的夜晚》从梅尔祖卡修整过后五点才骑骆驼进入了白天烧烤模式的 撒哈拉沙漠
去的日子恰好是中秋节也就是满月,所以银河自然是很难拍的好啦,当然其实还是拍到了……
月色下,撒哈拉的每个角落都一片寂静,月光抚摸着柔软的细沙,
微风的脚步踩在每一个沙丘上不带走一丝痕迹,
我坐在营地旁边的沙丘上,看着眼前梦幻的景象,有点懵逼……
因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然后,拍下了这张涵盖月亮,银河和星空的撒哈拉全景360度接片。


我没想到,会有一次中秋节会在 撒哈拉沙漠 度过,
当一颗硕大的圆月落在我头顶上时,我毫不客气的拿出了我的打月神器……


《三毛的撒哈拉》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掉下一粒沙,于是世上便有了撒哈拉……
当我真的站在 撒哈拉沙漠 上,看着地平线上的第一道光芒,彷佛整个身心也被这炙热的氛围给融化,
这一刻我唯有按下快门记录这美妙的一刻
D800 14-24 铂锐150Z 支架 RGND 0.9 ISO100 F11 1/30S


漫步在菲斯的街头,我们意外的遇到了一场 摩洛哥 婚礼,
好客的主人热情的把我们请了进去,成为了全场的特殊嘉宾,
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喜欢人文的绝对不能错过


喵星人这种神奇的动物,自带被宠属性,
当队伍里的女士都喜欢拍猫的时候,
我其实表示很无语……算了,也拍一张吧


白天的菲斯麦地那老城,人少的可怜,店铺都没来得及开门,
但我就喜欢这份清净,毕竟还有晚上的夜市做对比


菲斯的皮革染坊可以说是菲斯最大的看头之一,不过已经翻新了一番,
没有之前那种老旧的味道了,很遗憾,验证了那句话,去哪里都要趁早,
同时在这里我也遇到了一群令人心寒的国人,我后面会细说


当我踏 上高 楼俯视的一瞬间,一股刺鼻的气味就钻进了我的鼻孔了,
还好我的嗅觉不发达,加上有薄荷叶子护鼻,所以还好啦……
真的佩服这些工人能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工作,长期下来肯定影响健康


华丽的背后也许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过去,
面对店铺里满屋子五颜六色的亮丽包包,
看过了刚才的生产的过程,禁不住让人深思


蓝城 舍夫沙万 ,可以说是我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地之一,
还好遇到了好天就容易出片,当这个小镇铺天盖地的蓝把我们淹没,我们非常的享受


穿上一件当地的 卡夫 旦,走在 舍夫沙万 的大街小巷之中,
当地人都会对你因为穿着他们的民族服饰而报以赞许,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融入当地人文这才叫旅行,而不是走马观花……那叫旅游


漫步在蓝城里瞎逛成为了我此次在 摩洛哥 最喜欢的休闲项目,
这里就是一个蓝色的迷宫深邃而幽远,在到哪都有一片惊喜


这个地方是 舍夫沙万 的精华之处,可以说没有这张照片就白来 舍夫沙万 了,哈哈


走过每一个转角,等待我们的都是一份未知,至于是好还是坏……
探寻的过程是最有意思的,之后的就靠人品了哈哈


在一处最蓝的巷子里,我让煮面婆拍了这张肖像,
正巧旁边的两户人家饶有兴致的探出了头,就有了这张趣味性很强的照片
PS:由于 舍夫沙万 某些地方太蓝了,相机的白平衡已经无能为力,
所以……大家后期调整的时候,一定要把蓝色收住!不然溢出就太难看了!


夜晚十分,站在俯瞰 舍夫沙万 的至高点,此时的蓝城已经昏昏欲睡,但是一场盛大的party即将开始


丹吉尔非洲 洞门口,一棵树生长在洞里,绝对是拍照的好去处,负责美的月月立即爬了上去


艾西拉 可以说是这次的意外之喜,即安静又小清新,
更何况还有如此美妙的海景,我真可以在这里好好拍上三天


在哈桑二世的清真寺前,始于 卡萨布兰卡 又终于 卡萨布兰卡
这个耗资高达5个亿美金的大家伙真的太让我震撼了


这次 摩洛哥 之行最喜欢的一张……拍摄于 卡萨布兰卡 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纪念我们几个的一千零一夜之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9-8 18:40 显示全部帖子
1.为了个免签我这样折腾容易吗?
飞机巨大的轰鸣声,足足让我的耳朵受尽了折磨,甚至有点精神衰弱,加上飞机上几个死小孩一直哭哭闹闹个不同,我只能化烦躁为食欲,把飞机餐吃到饱。幸运的是我这一排没有人,所以就把经济座当商务舱了~ 埃及 航空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差,之前因为两次恐怖袭击炸了两架飞机,让我对这家航空心有余悸,后来想想也仅仅是个概率的问题,所以就打算拼人品了,总算老天给面子,当飞机降落的一瞬间全飞机的人都在鼓掌,我也拍的很起劲…感谢机长不杀之恩。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整个飞机上 中东 人身上不要钱的香水味。那酸爽~值得你体验一次…

而我计划许久的 摩洛哥 之旅终于付之于行动…环球计划新大陆解锁!此处,应有特殊的音效!飞机上一路看着下面,苍茫贫瘠的土地和我们的黄土高坡有的一拼,实在不可想象在自然环境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在此居住生活。如果说,有人问你为什么想去 摩洛哥 ?我会回答,既不是 北非 谍影,也不是受文青追捧的三毛,而就是因为免签这么简单的理由…同行的女文青纯粹是冲着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对于我而言,如果真要想某个人一次,天上就掉一粒沙的话,那就先把我埋了吧。

走之前也做了不少攻略,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心里有底,缺点就是期待感会有所降低,所以我觉得点到即止就行,查询到最基本能保障旅行的干货就行,剩下的就交给旅行本身的体验吧。飞机徐徐降落后,缓缓进入停机坪我立即拿着准备好的行李跑到了前面,因为 卡萨布兰卡 的通关效率实在太低了…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吧。


过关时间足足花了1个小时,没办法这就是 摩洛哥 的办事效率,进关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天朝团队游客,看来这地方迟早被我们占领。终于,等到我了,递上护照……签证官看见 中国 护照,说了句欢迎,啪的一下迅速的盖好了入境章,那一刹那真的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拿到行李后,过了最后的海关检查。出口左转不远处就能看到负一层的机场火车站,在此之前别忘了先换点当地货币,从机场站到CASA-VOYAGEURS站需要43迪拉姆,耗时半小时,然后再转车就能去 马拉喀什 了。而我另外三个已经到的小伙伴,就在车站和我汇合。


大家注意下时刻表,基本是每个准点发车,我出关的时候正好快到3点了,所以可以买了车票就飞奔到站台


大家看一下这个车票的样子……别买错了


就在即将发车的一刹那,我终于拍了这张照片后,然后就气喘吁吁的拎着箱子跳了上去


车厢里的位子已经被先上去的人占领了,所以我就只能站在门口的过道了,还好时间不长还能忍受,看着外面艳 阳高 照,我好奇的打量周围的一切,才切身实地的感受


30分钟后,列车准时到达CASA-VOYAGEURS,我下了列车环顾了四周,这个重要的换乘枢纽站的规模和档次竟然还比不上我的家乡 江苏 无锡 这个二线城市……出了国,往往才有对比,我们的硬件设施真的不错了。


出了大门来一张纪念……就这么点规模大小,我觉得我们国家三线城市的火车站都比这个要好上不少……


终于,我们这次的 摩洛哥 四人小分队在车站集合了,屁颠屁颠的上了车,来到了一等车厢。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选择一等座,没多几个钱,但是真的方便许多。车厢的构造都是参照 欧洲 列车设计的,一等座不仅私密性好而且座位也大。


然后,站台上还有其他 摩洛哥 人再等其他方向的列车。很多都是大包小包的,甚至采购了大件电器。原来,明天就是 摩洛哥 的宰牲节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所以很有我们以前过年的时候带大家电回家的情景哦


等了半天也不见车子开动, 摩洛哥 的不靠谱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车厢里的空调也没运转越来越闷热起来。焦急的我们除了等待也没办法,这时旁边车厢的一个小宝宝慢慢挪动了过来,这眼神立即软化了了我们,面面和月月开启怪阿姨模式前去揉捏了~


等了好久还是不开,当地人都开始不耐烦的去和车站的工作人员吵架了,相当于除夕夜我们回不了家岂能不急……我们也只能下车继续无奈的等待,看来这次西天取经之旅,一开始就不顺啊。


足足等待了两个小时,来了辆临时车辆我们才得以朝 马拉喀什 前进。看着远处的夕阳,我突然一阵犯困,原来国内时间已经是凌晨2点了,我的时差还没有调整过来。


发表于 2019-9-8 18:40 显示全部帖子
抵达 马拉喀什 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10点了……刚一到站,汹涌的人潮朝门外涌去,我此时虽然有点疲惫但是被兴奋的心情反而有点精神焕发


一出门,司机们看见四只新鲜的肥羊当然饿狼般的围了过来,作为男的自然要挺身而出前去交涉啦。拿出手机里的地图坐标然后就是讨价还价啦,开价100自然最起码杀个对半啦,最后50迪拉姆成交。毕竟我们四个人呢,发现 摩洛哥 都是 欧洲 淘汰下来的旧款奔驰,很多车子门都关不好,着实吓人。


老司机手脚麻利的把我们四个箱子全部放到了后备箱,放不下没事,有绳子系着呢……就是这样不靠谱。然后,老司机就发车了, 马拉喀什 这座热情的城市,我们来了


抵达酒店的时候,已经是10点30分了,匆匆办理好了登记手续,看了下环境还不错就匆匆上楼煮面准备睡觉,由于面面顾名思义就是天生擅长煮面,所以我之后的全程方便面就交给她料理了,这样才对得起我飞了10000公里的汤达人啊!


发表于 2019-9-8 18:41 显示全部帖子
2.马拉喀什:一种混乱冲突的美感
一早醒来,就被清新的空气给唤醒了,我们住的酒店正好就在马 约尔 花园的旁边,所以不紧不慢好好的睡到8点都行,推开房门一个小正太已经泡在泳池里了,一问是来 马拉喀什 放假的,英文交流还可以哦


约尔 花园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由于花园本身的小清新或者绚丽多彩,而是由于花园的主人世界鼎鼎 大名 。这个花园前后隶属于两任主人,第一任主人插画师马 约尔 用了毕生精力设计建造了它,使其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第二任主人就是圣罗兰了。他使这座花园更加闻名于天下。1980年,他无意中在 马拉喀什 发现了马 约尔 花园,立即疯狂地钟情于它,并与伙伴皮埃尔·贝尔热共同买下了这个花园。他们竭尽全力地修复花园,还在其中建立了伊斯兰文化博物馆。而且在圣罗兰逝世之后,他的一部分骨灰便放在了这里


门票是70一个人,买好票就可以进去了……这里和外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


一进门,就会看到一个蓝色的喷泉和水池在庭院的中央。庭院里绿荫葱葱,顿时感觉有穿越的感觉。由于,来的比较早还没有什么游客,所以我得以静下心好好的拍。


巨大的绿植、青翠的竹影、无所不在的仙人掌,全部都被饱满艳丽的色彩包围着,或者说,它们彼此包围彼此掩映,成就着彼此的惊人的美。光是那些黄、蓝、紫、红、橙……的阿拉伯大花盆,它们安静而又热烈地铺排在 摩洛哥 的清晨阳光里,就有一种纯粹的要把人美燃烧殆尽的力量。


往花园里面走,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竹林中的凉亭。要不是那缤纷的色彩,就好像到的不是 北非 花园,而是东方园林。你可以认为它们是妖艳的明艳的不守秩序的不讲规则的不留后路的,但它们就是它们,就如同我们正身处其间的马 约尔 花园,在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感触。


花园里有一条安静的小径,道旁有一个路标,简单地写着伊夫·圣.罗兰的名字。那是2008年他去世之后,按照他的心愿,贝尔热将他的骨灰撒在了花园里。
2008年,时尚大师圣罗兰离世,
他誓死要和他亲爱的小花园在一起。
在花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碑,
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简短墓志铭
“安静”


方亭,竹林,流水,
藤蔓,睡莲,蛙声。
恍惚间仿佛身处 江南 某个中式园林中,却是在气候干燥的 马拉喀什 市中心的马 约尔 花园。


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印记,光影藤蔓仿佛诉说着这个花园的前世今生。雅克·马 约尔法国 东方风格画家。从小就生活在艺术与工匠氛围中,在父亲的工作室与画师、木器镶嵌工匠们在一起,受着“新艺术运动”的熏陶。这些木制艺术品的设计,很多是从植物生长的线条中获得启发,使得马 约尔 从小就开始对植物有着独特的敏感。


发表于 2019-9-8 18:41 显示全部帖子
1917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来到 摩洛哥 ,抵达 马拉喀什 ,这个绿洲城市的一切:阳光、色彩、丰富而热闹的传统市场,一下子把马 约尔 迷住了。在最初的几年里,马 约尔马拉喀什 为基地,进行过几次 非洲 之旅。1919年,与安德雷·隆戈维拉结婚后,曾居住在离著名的大露天市场杰马夫那广场很近的一个小房子里。



1923年,马 约尔 购买了一块1.6公顷的土地,位于 马拉喀什 棕榈林附近,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别墅。之后,又购买了其他小地块,将住宅扩建到4公顷。增加了一摩尔人风格的房子,以及伯伯尔风格的砖石结构塔形建筑,将工作室设置在里面。在绘画的同时,马 约尔 还开始进行装饰、手工、皮件细作、家具制作与上色等。其中MAMOUNIA酒店(据称是 摩洛哥 目前6星级酒店)餐厅的屋顶装饰也是他的作品,他还设计了一些 摩洛哥 旅游推广的宣传海报。


1931年,马 约尔 请建筑师保罗·西诺阿设计了一座立体派别墅,位于其第一座房子的旁边,首层作为工作室,二层作为起居空间。1933年,又新增加了一些阳台与阿拉伯风格的廊棚。


斑鸠瞅啾,竹林婆娑,流水淙淙,夜莺低唱,更有清晨与傍晚的蛙鸣。


花园里有一座通体涂着魅惑的蓝的小别墅,绝妙的搭配着各种颜色,黄,白,蓝,还有各种植物本身的颜色,清凉明快,似燥热中的一股清凉,令人立刻神清气爽。对色彩的处理,是马 约尔 花园的一大亮点,从1937年起,他便首先将自己的工作室墙壁进行色彩处理,之后将门、廊棚、部分外墙、坛罐、花盆等等,施以大胆、艳丽的原生蓝色---钴蓝色,这一颜料与色彩在业内被称之为“马 约尔 蓝”。


身处这样一个光与影、色与声的氛围里,使人忘记了是在嘈杂的 马拉喀什 市中心。


如今的小别墅,已经改为柏柏尔人博物馆和书店,那个他曾经三十年里整天整天坐在这里守着花园的别墅,正敞开大门,迎接世界各地的旅人。


在建造与维护上,马 约尔 花费了一生的积蓄。他不得不在1947年开始,对部分花园向公众开放,收费参观。一直到他于1962年在 巴黎 去世,再也没能回到 马拉喀什 ,从此马 约尔 花园从此走向衰败。直到圣罗兰来到了这里……


对于这铺天盖地大胆爆满的色彩,我们都是跪着拍完的,哈哈……


圣罗兰, 法国 天才服装设计大师。1936年出生于 阿尔及利亚 富裕 家庭,从小在上流社会优越环境中成长。1957年在迪奥的葬礼上与皮埃尔.贝尔热相遇,成为迷一样的同性伴侣与事业上的重要合伙人。1962年离开迪奥公司后,两人携手建立起著名的以YSL为品牌的时装与化妆品企业。


1966年,在马 约尔 去世的四年之中,花园没有了深爱它的主人,马 约尔 花园日益衰败萧条。就在草木静深、日渐孤清之际, 圣洛 朗与贝尔热第一次去 马拉喀什 ,便发现了马 约尔 花园,可谓一见钟情。尽管马 约尔圣洛 朗、贝尔热三人未曾谋面,而通过相同的审美与人格特质作为媒介,冥冥中,马 约尔 把其最好的作品--花园“托付”给了最懂它的新主人。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9-8 18:42 显示全部帖子
圣洛 朗与贝尔热最终买下马 约尔 花园是在1980年,避免了花园被改建成旅店的命运。新的主人决定在花园内居住并重新命名为“绿洲别墅”。这期间,他们对花园进行了大量的维修工程。“要使它成为最美的花园,就像马 约尔 希望的那样。”


圣罗兰去世后,“贝尔热-伊夫. 圣洛 朗基金会”成为了花园的新主人,并由其对马 约尔 花园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花园内也相应的有YSL的专卖店


从包包,衣服和各种饰品,这里都应有尽有,大胆的色彩运用,使得每一位进来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商品和这座花园相辅相成


各种羊皮拖鞋和包包,被精致的摆放在商店里的各个位置,等待着人们的挑选


同时相应的也有马 约尔 蓝的产品, 比如 这个围巾,非常的应景


可以说,这家圣罗兰专卖店是整个地球上最有特殊意义的一家,所以喜欢的话千万不能错过……


发表于 2019-9-8 18:42 显示全部帖子
商店旁边原有的一处住宅被改造成了露天餐厅,在这里吃一份下午茶,静下心能更好的品位这个花园独有的味道


整个园林景观都围绕着别墅设计,仙人掌园,仅仅仙人掌就有100多种,沙漠和热带植物,无疑是这里的主角。


据说这里的仙人掌,是第一代花园主人马 约尔 寻遍世界各地搜罗回来的藏品。这些仙人掌仿佛提醒着人们,这就是花园主人倾尽心血维护着的小世界。看着它们茁壮成长,看着它们开出小小的花朵,人们的心情也平静下来。


如今,或许人们很难记得马 约尔 的作品,但却有很多人慕名来参观这座花园,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第二位主人圣罗兰的因素,这或许可以算得上是他最得意、最被人传诵的作品。


发表于 2019-9-8 18:43 显示全部帖子
离开马 约尔 花园,我们缓缓向麦地那老城移动, 马拉喀什 干燥炎热的气候晒的我们几乎昏昏欲睡,突然街边聚集了很多鸽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然后月月就飞奔了过去,鸽子果然警惕性很高立即就腾空而起


飞舞了一圈又一圈,在湛蓝的天空不留下一丝痕迹


虽然想模仿 尼泊尔 的经典鸽子镜头失败,但还是很兴奋的


走在 马拉喀什 的街上,空旷甚至有地广人稀的错觉,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妹子对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面孔很是好奇


马拉喀什 从一个原始绿洲成为 北非 最繁忙的旅游城市之一,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完整地阐述它的历史。老城区那堵红色的城墙,以近乎完整的墙身,见证了它走过的一段段动荡又坎坷的路程。它被记载和未被记载的过去,在时光的洪流中,因为口口相传,而成了一个谜。


由于具有地理位置和水源上的优势, 马拉喀什 曾是权势争夺的焦点。尤其在1062年,被强大的阿尔 穆拉 比特王朝占领之后, 马拉喀什 更加受到瞩目,成为 非洲 大陆最主要的商贸点之一,中世纪时期它还两度成为 摩洛哥 王朝的都城。


据说,在沙漠商旅柏柏尔人的语言中,“ 马拉喀什 ”是“上帝的故乡”的意思;在阿拉伯语中,它则意为“红色城市”。这座沙漠中的美丽城市,曾经海纳百川,吸引了来自四方的商人。


阿拉伯籍、柏柏尔籍、犹太籍,以及从北部南下的 欧洲 籍商人,都曾因为商贸目的而汇集在这个日常生活跟宗教密不可分的国度。他们带去多种文化和信仰,在这块土地上交汇,并衍生出今天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传奇和神秘个性。


每个路口都连着弯曲窄窄的路巷。如果将杰马夫那广场比作是人的心脏,这些从四面八方通往广场的小道,则是一条条通往“心脏”的血管。而在其中人,就是维持着“心脏”跳动的生命活泉,即使是落魄的人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由于是宰牲节,今天是家家户户杀羊的日子,走进麦地那老城的小巷子里就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一个青年左手紧紧拉着羊的耳朵,可怜的羊只能把头深深的埋在青年的裤裆之间,等待它的结果显而易见,青年看见我拍了他显得有点不高兴,看来我的判断还是没错。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与开斋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只不过,一路走过这些明显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们对我们的镜头十分的警惕,甚至还没拍就对我们大喊“NO PHOTO”,但是来都来了你不让我拍一张,岂能善罢甘休?这就是为啥我推荐大家用长焦的原因了,站在远处一张足矣……


根据地图上提前做好的坐标,我们警惕性十足的穿梭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巷道里,曲折深幽,宛如迷宫。巷道旁边聚集着各式各样出售当地特产的小商店,店里出售手工艺品、地毡、灯饰、橄榄和面包等。


老城区的巷道,弯弯曲曲,相互贯通,人们一不留神就会走失。在比较繁华的商业路段,当地人在以岩泥搭建起的老旧拱门之间,安装了横梁。拱门和横梁新旧并排,把类似细竹的植物枝干或者铅板,平整地铺盖在上面,发挥遮阳的功效。用坚固耐用的铅板代替原始的植物枝干遮阳,虽有完美的遮阳功效,但在通风方面却不尽人意。


尽管巷道里不断有驴车、电单车和嬉戏的小孩穿梭,但这里的空气几乎停滞不动,潮湿闷热最让人烦恼。不过,不经意间看见的这种逗比涂鸦,也让我感受到一丝年轻俏皮的气息。虽然这座麦地那老城已经上了年纪,但是最为关键的原住民仍旧会跟上时代


一个小女孩在家门口专心的舔着手里的棒棒糖,非常的专注……即使面对我的镜头也丝毫的不胆怯,这么可爱的萝莉还有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当然不能放过啦


发表于 2019-9-8 18:44 显示全部帖子
虽然,通过手机导航能大致明白位置,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小巷子里,往往会遇到无奈的偏移。尤其是还遇到企图把你引到错误方向的骗子,所以坚信你的手机慢慢摸索肯定能到目的地的。而我们就这样边走边拍了


阿里 ·本·优素福神学院是 北非 规模最大的学习古兰经的学院,已有六百年历史。“进入吾门者,愿你不断超越自我。”这是刻在学院入口的一段文字。几百年来,这美好的祝愿让每位学生对神学院产生深刻的眷恋。


马赛 克的繁复,错落有序却是很美,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 马赛 克世界。对于这个词,我相信男同胞们肯定不陌生,伴随着众多骚年的青春,心中自然无码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说 马拉喀什 的旧城区有一种布满了伤痕的浪漫,神学院则美如一件精致无缺的瓷器,踏入这扇门,时间都变得光滑起来。遥想着800名学生在这里齐声诵读古兰经的场面,心中不禁陶醉。


如今这里也是 摩洛哥 的国宝了,很多人都要去二楼的教室窗口,弹出头来拍照。


走到对岸回头再欣赏这座广场,600多年的历史使得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惊叹伊斯兰建筑是大气与精致的结合。


伊斯兰教的核心是真主,而它、他、她是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相,所以所有的伊斯兰艺术里都是没有人、植物与动物,伊斯兰的艺术使用了大量的几何图案。千百年来,穆斯林们已经把几何图案运用到极致。


每个进入礼堂的游客都会被头顶上的穹顶吸引,穹顶上所有的图案、花纹都严格地对称雕刻,完美地呈现伊斯兰建筑在几何图案上的极致运用。


毫无瑕疵甚至有点强迫症的对称美,让我这个建筑室内爱好者非常的过瘾,甚至有一丝暗爽,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走到二楼的教室,我觉得这个学校更像是监狱。教室小得可怜,也没桌子,啥都没。很多小房间,跟牢房一样小,一个个围绕着中庭,只留个通气的窗子,如今更多的被游客用于拍照


通过二楼的天井可以往下俯瞰到一楼,随处不在的 马赛 克和精致的花纹雕刻,让每一处场景都能成为背景


通过每个教室的窗口就能遥望看到对面的窗户,严谨的对称之美在神学院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家猜猜这里是啥?答案是厕所……真不知道中间的水池是用来干啥的


发表于 2019-9-8 18:44 显示全部帖子
如果说 摩洛哥 骗子多,我不否认。但是,我想说的是好人也有, 比如 我下图的这位小哥。从神学院出来的门口,我们正打算去买水喝,干燥的 马拉喀什 的天气把我们几乎晒成了人干,但是因为宰牲节的缘故很多店铺都不开。这位站在门口的小哥立即热情的带我们去买水还当了一会向导带我们走到了杰马夫那广场,足足花了一个小时,而且表示不要钱。小哥向我们解释,其实 摩洛哥 分为原住 民和 其他非洲 国家移民来的人,一般坑蒙拐骗的都是后者,如果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是绝不会这么做的,希望这个国家的一些人不要影响你们对这个国家的看法


大概是宰牲节的缘故,家家户户都在过节,所以弄得今天的老城商业街弄的和斋月一样。不过,我却非常喜欢这种感觉,没有人不能再赞……能仔细的不受干扰的感受着一切,一道光束通过窗户洒在另一边,美妙的光影给这迷宫增添了一丝趣味


商业街的上方好像是用成片的竹条细致的排列成一排,用于遮阳,阳光就偷偷的从缝隙里钻了下来,洒落在地上,形成了我最爱的光影


走了半天,也就看见两家商铺开张,商业街里稀稀拉拉的几乎没有人,当然如果不是遇到节日的话,相信这里肯定是人声鼎沸鱼龙混杂


面对如此好的光线,我和面面自然不能错过,在这里拍上半天都可以


把相机放在地面,聆听周围的声音,时间犹如流水散步在我的眼前,我多么的希望世间在此静止,好让我更多的感受下


老城区的热闹,是一种在纯朴生活中跳跃的艳丽色彩;而 新城 区却一反传统,商业味道很浓。


负责美的月月,自然被要求来回走了几遍……哈哈,弄的周围人驻足观看



最后,上一张我们的工作照……请自动忽略我们的衣服颜色,太显眼了……


阿拉伯风格的这种吊灯要不是嫌重和占体积,我们还真打算买几个过去,做工真的还不错很精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