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进入博物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排队领取语音导览。老远就发现这个“大韩航空”的赞助logo,然后看到下方支持语言中,韩语就因此仅次于英语,而中文却排最后。 ![]() ![]() ![]() 首先从一楼左手边的展区开始,分别是:古 埃及 、 中东 和古 希腊 和 罗马 。一进古 埃及 展馆入口就能看到一群人在围观某块石碑。不用多想就能猜到是“罗赛塔石碑”—— 大英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我特地在前来亲眼目睹这块石碑之前了解过这块石碑背后的故事,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块石碑的历史意义。这块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 埃及 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 希腊 文字、古 埃及 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 埃及 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 埃及 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历史中,围绕着这块石碑背后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BBC纪录片《 罗塞塔 石碑之谜》。 ![]() |
馆内展品众多,一开始我还每个都认真看,之后会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所以建议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扫一遍普通展品即可。有一些展品标有“🎧”标识的是比较重要的展品,可以用语音导览器收听讲解。![]() 馆内有些工作人员会给大家讲解。 ![]() 终于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古 埃及 的壁画和象形文字。 ![]() 美索不达米亚是文字的发祥地。最初,象形文字是为记账而设计。之后这些图形则演化成高度格式化的符号,符号逐渐被用来表示音节,进而成为能够组句会意的楔形文字。 ![]() ![]() 巨型人面狮身带翼石像,新亚述时期,公元前865年。这是一对守护石像之一,名为Lamassu,石像用来保护王宫免收恶魔力量侵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石像从正面和侧面看是不一样的姿态。似乎看上去有5条腿。 ![]() |
![]() ![]() 继续往前走来到 亚洲 馆,但是 中国 及 南亚 馆仍处于闭馆修缮。好在为了弥补游客的失望,还是开放了一个瓷器馆,成列了不少 中国 瓷器。 ![]() 好消息是:历时18个月的修缮和调整, 中国 及 南亚 馆已经于12月14日重新对公众开放。 大英 博物馆收藏 中国 文物2.3万件,是海外收藏 中国 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1992年,在 香港 实业家、收藏家何鸿卿资助下,设立“何鸿卿爵士东方文物馆”。今年重新开放后更名为“何鸿卿爵士 中国 及 南亚 馆”。目前对外展出 亚洲 文物2000余件,其中半数为 中国 文物。 ![]() 参观完一楼的 朝鲜 文化馆后,来到二楼,首先参观古 埃及 展区。 终于方能一睹 大英 博物馆内的木乃伊...们。 ![]()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 上海 博物馆举办过一次 大英 博物馆文物展(而今年正好又是 大英 博物馆来 上海 博物馆做“百物展”,新闻报道热情的 上海 市民们已经排队排爆了...)。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猫木乃伊,而时过多年,终于和当时这具猫木乃伊再次相遇。(右一) ![]() 众所周知,古 埃及 人民会将死去的法老制作成木乃伊。然后古 埃及 人民不仅将人做成木乃伊,他们似乎对做木乃伊上瘾,恨不得把各种动物都做成木乃伊。除了猫以外,还有鳄鱼和鹰。 |
![]() 好了,终于一饱眼福看了那么多迷人的木乃伊... ![]() 好吧,这个很重口吧?还有更重口的: 这是一段 欧洲 人不愿提起的黑历史。在19世纪之前,自诩文明的 欧洲 人竟然喜欢吃木乃伊!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天然沥青能够治疗关节炎和其他疾病。在古 希腊 医学体系中,能防腐的沥青也是一种药物,而“木乃伊”这个词本身,就从波斯语中“沥青”一词而来。然而真的沥青不大好买到,那名字也叫“沥青”的木乃伊顶上就行了嘛!不要怀疑,这真的是现代医学出现之前西医们干过的事儿。很快,木乃伊在医药界的风头就不输沥青了。光顾药店的顾客们生出一种更神奇的想法:吃了木乃伊,也许就能得到它的千年神力,包治百病!而疗效最好的木乃伊当然是来自古 埃及 了!直到1902年,包治百病的木乃伊,依然作为一种药物在 欧洲 的药店里占有一席之地。可口服,可外敷,还能当颜料。这念头一流行起来,可就出大事了: 欧洲 上自国王下到平民百姓都对木乃伊粉趋之若鹜,木乃伊商人生意大好,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 埃及 木乃伊盗挖走私产业。成千上万的木乃伊通过地下渠道从 埃及 出口,源源不断被运往 欧洲 的药材店... ![]() 结束了重口的 埃及 馆后,来到 中东 展区。 ![]() 灌木丛中的公羊。出土于 伊拉克 南部。公元前两千六百年。这是从王家墓地中发掘出的一对山羊之一。 ![]() 之后进入古 希腊 和 罗马 展区 ![]() 古 罗马 的钱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