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王舍城出发,过比哈儿邦首府巴特那(即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越恒河,追寻佛陀的脚步前往吠舍离。 吠舍离也译为毗舍离、毘舍离、吠舍厘国,汉语义译广严城。它位于王舍城北偏西约110公里处,曾经是跋耆国首都。 记一次车祸过程 我们的巴士通过拥堵的巴特那甘地大桥,平稳驶向吠舍离。沿途依然是凋敝的农村与无所事事的人们,由于无甚风景,内心早已从初到印度的兴奋而转向怠倦。 当巴士正常驶过一处小路口时,一个冒失的小伙子骑摩托车疾驰过来抢道通行,我们的司机只得猛踩刹车——尽管如此我们的巴士还是把小伙子撞飞到农田里,而他的摩托车卡在巴士底盘下!幸运的是,小伙子很快从农田里跑上来,他没有受伤! 见此状,周围的村民和过路的人迅速围拢过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让人怀疑这平静的乡间生活是否难得发生一件大新闻。 看着司机与肇事者及当地人交涉,以及他们七手八脚把摩托车从巴士车底拖出来,我心想这不知要耗费多长时间来谈判解决方案。 |
我们的司机似乎开了赔偿价码,我看到人群愤怒了,他们群情激愤,义愤填膺。待双方又一个回合下来似乎平静些了,我们的司机给了钱发动车辆就继续上路了。 从事发到结束不足10分钟,我们坐在车里看得一愣一愣的——这就是印度式的车祸处理方式。 事后获知司机赔了摩托车2000卢比(折合人民币约200元),我们惊呼很少呀…而当我们知道司机一个月的薪水只有约1000元人民币时就都沉默了。 阿育王柱 抵达吠舍离后我们先造访佛陀遗迹。上边图片据传是阿难的舍利塔,但存在争议,更可信的说法应该是阿育王下令修建以纪念与标示佛陀在此进行的最后一次说法。 佛陀80岁那年从王舍城出发做最后一次行脚, 他渡过恒河抵达吠舍离 , 在此结夏安居 , 进行最后一次说法,宣布自己将在三个月后涅槃。 |
其三:维诘摩居士 “维摩诘居士住在吠舍离城,其妻名唤无垢,姿色绝伦。二人育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女名月上女。其妻及子、女皆深悟佛法。 维摩诘居士虽家财万贯、富居千金,却乐善好施。平日救助贫民、布施僧侣。更不执著于外相,为度化众生,他既可向天神天魔说法,亦不弃世上执迷的王公贵族以及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甚至在妓院、赌场向贪欢求乐的乡民说法。是故,其声名远扬,世人尽知。 一次,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释迦牟尼佛知其想借机说法,故欲遣十大弟子等罗汉与诸菩萨前去探视。但他们皆因曾受维摩诘居士指正,而婉拒佛的差遣。佛于是请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往视,文殊菩萨应允,诸菩萨、罗汉等随行。探视中,文殊菩萨与居士探讨佛法,每每相与推敲而道尽机锋,不时妙语如珠而语惊四座,诸高僧大德遂对两位菩萨更为崇敬。” 2020年1月8日于印度比哈尔邦吠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