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起 恒河餐厅的老板和8.18美金的巴基斯坦旅行签证 故事要从阳朔开始讲,在兴坪那家恒河餐厅里我遇见了一位巴基斯坦人,刚好是那家店的主厨,饭后他应该是惯例问道菜品如何,我说咖喱味道很正,和我在印度吃的味道一样…就这样开始攀谈起来,一直聊到我很想去风之谷,那个宫崎骏动画的取景地,我同时也表达,巴基斯坦邀请函有多难拿,以至于我很难得到签证。他丝毫没有犹豫地说:没问题,我可以帮忙。 原来,他朋友在大使馆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轻而易举用8.18美金的神价拿到了这份签证,要知道,淘宝代办1000多的价格还不包过。 他叫Mohsin,认识他是故事的开始,也是在巴基斯坦收获的第一份温柔。 2、从塔县到苏斯特 等了两天才等来的国际大巴 从喀什到塔县的路上遇上了塌方,在半途上滞留了很久,直到晚上快12点才到达塔县客运站,住进了在当地闻名贯耳的凯途国际青年旅舍。第二天十点左右去塔县客运站买国际汽车票去巴基斯坦的苏斯特口岸,然而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们票卖完了…果然不能完全信攻略啊,网上说当天慢慢去买票都不用担心没有票。跟卖票的大哥打好招呼,经过漫长的等待,又等了一天才成功得票,上车时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么缺票,装五六十人的大巴车上 一半都塞了巴基斯坦商人的货物,简直夸张。货物大多生活用品居多,鞋子衣服糖,甚至是冰淇淋机…一瞬间也不由得感叹中国的制造业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 我们所有人在塔县海关处安检,戳上了红其拉甫的出境章,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到下午一点过才全部安检完成,准备发车。真正的红其拉甫口岸其实还在海关所在处几十里开外,在这段路程中,海关两名工作人员会一直随行,中途一般不得下车。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冰峰雪岭之中,一个听起来就令人振奋的地方,口岸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口岸只有在每年的四月十五到十月十五日才会开放。喀喇昆仑公路从这里经过,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口通道。与红其拉甫口岸对应的是巴基斯坦北部的苏斯特口岸(sost port),从口岸出境只有短短的125公里。 ![]() |红其拉甫口岸 ![]() |初入巴基斯坦 |
从红其拉甫到苏斯特这段并不是很长的路程中,一共检查了两次,而作为中国人我们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原本是车上所有的外国人都要下车登记,当我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的时候,车上的老巴告诉我:Only Japanese.当时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就只有一个日本人了,那位日本小哥显得十分委屈,因为每次检查全车就他一个人会被检查很久。“China,Pakistan,friendship!”然后鼓起大拇指,这也是后来十几天在巴基斯坦的旅程中听得最多的话,中巴友谊万岁! 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行走的这一条喀喇昆仑公路,牺牲了多少的筑路工人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埋葬了一名工人的尸体,在中国还那么贫穷的六十年代,帮助巴基斯坦完成了这条公路的修建,只有亲身走过那群山峻岭才会真正明白这一切有多么不易。 |随处可见的标语 |
在车上,一个中文说得很溜的巴基斯坦人和我们聊起天来,他的家就在苏斯特,他让我们下车之后和他一起,他可以帮助我们,他让我们叫他Ali。过了海关,他先是带我们去一家当地餐厅吃饭,点的都是巴基斯坦特色食物,时隔两年我终于再次喝到了拉茶和正宗的馕配咖喱,十分开心,餐厅里的巴基斯坦人纷纷跑来合照,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在苏斯特这个边境小城市(像是国内的小镇),办zoom的电话卡必须是当地人拿身份证验指纹才能办,于是Ali又带着我们跑了好几家店才终于办成功卡,一切都是Free,热情得让我开始不禁心生怀疑,他该不是有什么企图吧?后来在我们决定要在当天赶去Hunza的时候,他帮我们叫了他叔叔的车,然后送我们到了Hunza,又带着我们找酒店,帮忙讲价,帮我们给电话卡充话费,直到一切都安顿好,他就告诉我们他要回苏斯特了。我突然觉得内疚、汗颜,我们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与之同行的是人情的淡薄和猜疑。我问Ali,为什么对一个外国人这么好?他说,因为我们是朋友,他妹妹在中国上学,告诉他见到中国人要给他们respect。然后他问我中文的respect是什么意思?告诉他后,他笑了一笑,说希望以后他去了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人来了中国我们中国人也能给予他们respect。我说,一定。 从那天之后,只要我在有信号的地方,Ali的问候就没有断过。 除此之外,还有在长沙学医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海关叔叔......他们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代言人。 ![]() |苏斯特海关 ![]() |我的朋友——ALI ![]() |好有特色的大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