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境内有两座名为雪隆包的山峰,一座是汶川县和理县的界山,海拔5314米,自古便尊为“羌山之王”。另一座位于理县上孟乡境内,海拔5527米。地图上将汶川的雪山标注为雪隆包,上孟的雪山标注为小雪隆包。但部分山友存在认知误区,把两座雪山的名字混淆称呼,上孟乡境内海拔略高的雪山占了先,称作雪隆包,而将汶川县境内的雪山改名为小雪隆包,时间长了以后,民间也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 ![]() 大小雪隆包同框 摄影:Leon |
鲜花盛开的5月,Leon组队徒步小雪隆包,以完成觐见羌山之王的心愿。路书具体如下: 1、行程安排: (1)周五晚七点半天河路地铁站A口集合,宿甘堡藏寨。 (2)周六蒲溪大寒寨进山,到干海子扎营。日落20:00,银河中心可见时间为22:05—04:32,方位角为123.8°—204.4°,月升时间为01:24。 (3)周日晨起轻装上4600米山脊观主峰。然后下撤,五点上车返回。日出时间为06:06。 2、必备物品: 1早1晚2路餐,全套露营装备,雨衣,身份证,头灯,墨镜,防治高反药物,感冒药等常用药物。 3、出行纪律: 本次出行为朋友间相约出行,没有领队,遇事大家讨论决定。保险自购,责任自负。有团队意识,不能离队独行。 ![]() 装车 摄影:大姐 ![]() ![]() 合影 摄影:般若、Leon |
5月20日晚上,一个特殊的日子,队友们集合出发,Leon带队,般若、秋秋、椰猕、左左左和我参队,6人在夜色中奔赴理县甘堡藏寨。 ![]() 秋秋 摄影:般若 甘堡藏寨位于317国道旁,距离理县县城仅8公里,是一处嘉绒藏族聚居的寨子,因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藏区历史上就将甘堡称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比近邻桃坪羌寨清净不少。 ![]() 左左左 摄影:Leon 寨子后山有一座上百年的坟墓。坟墓里面埋着鸦片战争期间战死在前线的藏羌屯兵的上千条辫子和腰牌等遗物,每到农历五月初,当地小麦将开镰收割时,甘堡藏寨村民就要举行“辫子坟”祭祀活动,全寨子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聚在一起跳起博巴森根锅庄,传颂英雄功绩。2000年,博巴森根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大姐 摄影:般若 |
第二日天刚透出亮光,我们已经吃完了萨吉做的丰盛早餐,拾掇着准备上山,在萨吉的一再劝导下,左左左把剩下的大樱桃和烙饼塞进背包,作为大伙的路餐备用。 ![]() Leon 摄影:椰猕 ![]() 般若 摄影:秋秋 ![]() 椰猕 摄影:般若 沿着317往桃坪羌寨方向行进不久,车子向右折进了蒲溪乡,经过乡政府驻地后,车子沿着险峻的山崖盘旋上升。沿途路面虽然铺了水泥,但不时被山洪冲毁的路段和掉落崖下的栏杆让队友们一路提心吊胆,更别说对面山崖上陡立的色尔寨让我们直呼居住环境的恶劣。 ![]() 苹果 摄影:秋秋 ![]() 鸢尾 摄影:秋秋 ![]() 色尔寨 摄影: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