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村落,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和村里的八、九十岁老人聊天。可能是空气好,水好,食物好,心态好,村落老人,身体老态,但思维往往清晰,对村史地方志,都很熟悉。 历史不能别有用心去篡改虚无,尤其是抗战史,否则,是真对不起饱受苦难的农民。 这里加一楼,简要写一下广州北(当年属番禺县,叫禺北)的抗战事迹。 (73楼有误,已更正) 九一八,张学良丢掉了东北,原因就是张学良的东北军被老蒋调到华北,去看住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 张学良背着骂名和内疚的心情,一直忍到1937卢沟桥事变之后,实在忍无可忍,发动了西安事变。 在张学良杨虎城的西安事变之前,曾经发生过李济深的福建事变,陈济棠的广东事变,这些事变,主题都是兵谏老蒋,不要再内战了,快亡国了,抗日吧。 老蒋对付军阀,就是用金钱收买,分而化之。其中,对付陈济棠,就是收买了陈济棠手下大将,余汉谋。 余汉谋接手陈济棠,把握广东军政大权,老蒋怕尾大不掉,命令余汉谋将5万粤军调防武汉。当日军来袭,老蒋要余汉谋放弃广州,焦土政策,将广州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全部销毁,退守韶关。 余汉谋到了韶关,日日买醉,心理压力巨大,终于还是奋勇了一把,打了多年的粤北保卫战,算是粉碎了日寇沿着粤汉线做海上补给的战略意图。 但广州人民惨啊,广州被日寇无差别轰炸了一个多月,花都当时的县治花城,被炸成一片白地,连狗都没一只活得下来。恨恨不已的广州人,将余汉谋称为余汉无谋,就会当老蒋的应声虫。 |
本帖最后由 车仔车佬 于 2022-7-7 10:36 编辑 余汉谋离开广州前,将一批军火放在广州北郊的龙归北村,一个下野的广东国民政府大官伍观淇,接收了这批物资,组织农民,开展抗日。 龙归北村 ![]() 当时的军火,被存放在北村的祠堂里,没来得及取走的,连同祠堂一起被炸毁 ![]() 伍观淇是离上面提到的鸭湖附近的神山镇南浦村人,一直在广东国民政府任职,与世无争又能力出众,是个超级替工,替工的岗位,甚至包括广东省长。由于实在适应不了官场,下野回到南浦村教书育人,直到日寇来了。 ![]() 余汉谋跑了,下野的伍观淇却打响了可歌可泣的江高保卫战。江高当时是粤汉铁路的大站,伍观淇带着一班农民,据河(流溪河)而守了7天7夜,没丢掉江高,把个余汉谋羞愧得无地自容。 ![]() 伍观淇获得共和国抗战勋章 ![]() 伍观淇一直在广州北部组织抗战,直到抗战胜利,这是主要战绩 ![]() ![]() ![]() 一首描述伍观淇一生的诗歌 ![]() 伍家祠堂 ![]() 南浦村 ![]() 今天七七了,抗日战争85周年纪念日,特此写下此章以志纪念。 |
张学良这段有点问题,东北军新王不稳,他梭哈贪玩不爱老子本钱浪迹天涯,东北老惨了(我也觉得他是“余无谋”)。老蒋有调东北军实力,西安事变不把他往杨虎城方向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