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馆 我觉得陶行知作为教育家最伟大的一点就是坚持“知行合一”,用学习有用的知识来指导行动,用实践来让学生获得、积累、证明知识。我发现其实我现在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大部分对我都没什么用,脱离实际,现在的 中国 教育只让学生学习空泛的理论知识,却不启发学生思考、领悟、创造。我觉得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只适合普及知识,很难培养出天才,指导实践。
|
这是叶氏贞节牌坊,是少有的木牌坊。叶氏贞节木门坊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系为旌表江莱甫 妻叶氏贞节而建造。据地方史料的记载,叶氏之夫江 莱甫,字芳卿,虽朝廷有诏要他出仕,但他婉言谢绝不 肯做官,英年病逝。叶氐25岁即守寡,当时正值元末明 初兵荒马乱之际,她侍奉婆母避居于深山。相传,一次 朱元璋兴兵征战,深入腹地时与部队失去联系,为避开 元兵的追捕,只得躲藏在叶氏小楼居室窗下的瓦砾废 墟中。一天傍晚,叶氏在关窗时看到窗下荆棘丛中蜷 缩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形似乞丐,此后三天,元兵搜 查风紧,不见此人挪动,叶氏推测他定是义军,顿生恻 怜之心。因此,每到夜深,她就将饭菜放在竹篮中,用 绳索从窗口轻轻吊下,供他充饥,一连7天,直到元兵败走后,朱元璋才钻出废墟,只身出走。后来,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但他一直念念 不忘 徽州 的这位救命恩人,下诏召叶氐进宫为妃,共享荣华富贵。但叶氐恪守贞节,宁死不 从。坚持在家侍奉年迈婆母。朱元谭闻知后感动不已,便降旨旌表。叶氏的婆母在叶氏精 心侍奉下活到百岁高寿,她深念儿媳之孝心和功德,力求为叶氏建坊表彰,明太祖朱元璋便 降旨让 徽州 知府为叶氏建造了这座木门坊。门坊为二柱一间三楼,高6米,间宽4.3米,双柱 间石砌成墙,墙上用灰墨画假门,楼上用小瓦盖顶,檐枋上墨书“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 门”,顶檐下有双龙圣旨牌,并有玉玺宝印,叶氏由此而光宗耀祖,名闻四方。封建时代倡导女子守节,从一而终,对坚持守寡多年的妇女立贞节牌坊表彰。以维护夫为妻纲的儒家礼仪。 中国 封 建huang权利用儒家思想来维护无处不在的尊卑等级制度,用每家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长幼尊卑来创造封建君 主zhuan制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巩固huang权。
|
蛤蟆井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此地那时缺水,百姓看到蛤蟆聚集,于是凿岩挖井,清泉喷涌,水质甘冽,于是给井起名蛤蟆井。不同于老马识途,这叫群蛤识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