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与牵象人。在中国古代,大象被统治者视为代表吉祥的异兽,当时在文武官员上朝必经的宫门门口,站岗的仪仗队中每天都排列着大象。象放在皇陵前也是代替仪仗队的意思。 永昭陵的石象较为矮小,而且训象人雕刻的比较高大,石象表情憨态可掬,象脖子的铃铛,杏叶,以及头部的金箍刻画细腻,但是象的总体感觉是比较卑小乏力的。训象人的族源从相貌和衣着看十分明显是非洲人。体格高大,高鼻深目,大胡须,体态魁梧有力,堪称北宋同类石刻里比较有特色的一组。 永昭陵的瑞禽,跟永定陵基本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马头鸟的形象十分的精美,鸟首向下俯视恐吓山洞里的小松鼠,鸟的尾巴翅膀朝天,羽毛十分精美,永昭陵的瑞禽是永昭陵最有特色,也是技艺最为精湛的石刻。 甪端 。它是古代坟墓的镇墓兽,传说中它可以祛除鬼怪,守护坟墓的安全。永昭陵的甪端体型壮硕,和前三代帝陵比,鼻子的卷曲程度有了一定的收缩,身上的纹饰也简化了很多,尤其是几乎看不出脖子,整个形象显得粗苯有余而精美不足,是宋代同类石刻里比较一般的作品。
|
皇后陵封土前也立有石像生。 宋仁宗在位42年,也是北宋历史上皇后最多的皇帝,宋仁宗先后立过三位皇后,但是前两位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废。因此他的三位皇后中的两位,郭皇后和温成张皇后,是北宋为数不多的没有陪葬在北宋陵区的皇后,葬于开封奉先禅院。陪葬在永昭陵北面不远处的是他的第四位皇后,慈圣光献曹皇后,曹皇后是一个名人,她的祖父曹彬,是北宋开国名将,他的一个哥哥,就是八仙过海里的曹国舅。同时,曹皇后与她的养子英宗,还爆发过激烈的冲突,也就是北宋历史上的濮议。直接导致了北宋朝廷的动荡。后来曹皇后和自己的儿媳高皇后一起,旗帜鲜明站在了王安石变法的对立面,曹皇后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病逝,陪葬永昭陵。永昭陵其他陪葬墓目前已无痕迹,史书上提及的有宋仁宗幼女秦国公主,陪葬于永昭陵。 曹皇后陵
|
首先来到的是栈房区,栈房是康家的商业总部。靠近住宅区和洛河边的码头。 1714年,康熙的上谕中写道,无论商人还是农民,都是国家的百姓,他们的事无论巨细,康熙自己都将代为考虑筹划。在明朝中期以前和清朝初年,政府一向把商人看做不事生产,专靠投机取巧获利的下等人,对百姓经商的限制很严,对商人所能享受的待遇做出了许多明显不符合他们自身享有财富的限制。到了康熙的时候,随着商业的日趋繁荣,商人的地位比这两个时期有了一点提高。 康家地位生意遍及今天中国的华北西北各省,和江浙沪,广东等地,甚至做到了日本,康家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设有栈房,各地栈房相当于康家在各地的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设有仓库和批发商铺、账房、客房。
|
济南栈房是一个地区的上级分公司,管理很多栈房,当时济南栈房集中将辖内各地的盈利收上来,每年两次汇总康家私产在农业和商业上的经营情况和账目向在康店的大掌柜(总经理)汇报,同时收集各地经济情报,提出购买土地和扩大生产方面的建议,除此以外栈房的作用还有洽谈生意,疏通关系。经济往来、投放货物。商品调配运输等。 开封是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栈房在康家栈房汇总也占有很高地位 临清是当时大运河上的著名商业城市,它在明和清前期,城市人口达到20多万,甚至超过当时的山东省会济南(济南在1880年代只有城市人口14.7万) 康家栈房最初都是康家航运船只装卸货物的据点,后来康家的掌柜庞大勇将率先栈房改造为集商业经营,货物收储,财会管理,人员往来于一体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