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英国领事馆) 从金山寺出来,按照我之前设计的路线,打车去 镇江 博物馆。起步价9元就到, 镇江 打车比 合肥 贵得多,每公 里加 2.8元。出租车也比 合肥 好打很多。市中心打车几乎不用等待2分钟以上就有空车。
|
第一展厅是青铜器展厅 左边为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宜侯夨簋于1954年6月在 江苏 镇江 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共有铭文120余字。收藏于 中国 国家博物馆。
|
左边是伯簋,青铜"伯"簋为深腹,圈足,圈足下附方座,两旁为鸟形双耳,腹及方座上均饰以相对称的回首分尾鸟纹,喙向后卷曲,腹内底有铭文两行五字:“白(伯)乍(作)宝尊彝”。簋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伯”为作器者的称谓。出土在 江苏 丹徒大港乔本山脊的母子墩,高24厘米,口径22.2厘米,腹深18.5厘米,重3.35公斤。器物的时代为西周早期。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 镇江 博物馆。
|
正中间是青铜提梁卣。卣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古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之说,可见卣是专门盛“秬鬯”这一祭祀用的香酒的。卣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考石发现的卣器很多,吴国境内多出土于土墩墓或零星出土,这件青铜提梁卣可谓是代表之作。
|
青铜鸟盖变形兽纹壶。壶为古代盛酒或盛水之器,商代已有,春秋战国时期尤为盛行。吴国境内青铜壶出土较少,且这件鸟盖壶出土时内中尚存液体,或即为酒,可谓珍贵。
|
青铜凤纹尊。它是 镇江 博物馆所藏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宜侯夨簋已献给国家博物馆。 镇江 博物馆里的是仿品)如果把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比作一条群星荟萃的浩翰星河,那么商周青铜文化则是其源头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她不仅是 中国 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庞大的数量、齐全的种类、巧妙的构思、精美的装饰、无价的铭文、藏礼于器的宗法制度等赋予了 中国 青铜器无与伦比的魅力。自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人墨客为之倾倒,竭资购藏,尤以宋、清两代最为推崇,宋有徽宗赵佶、刘敞、苏东坡、欧阳修、吕大临等,清有钱坫、阮元、吴式芬、潘祖荫、吴大澂、王懿荣、刘鄂、端方等。而各列强之国更是觊觎已久,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近现代数次战争的爆发招致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被掠夺,流散至欧美、 日本 等国,为他们的艺术殿堂增光添彩。迄至今日,在美利坚收藏弘富的艺术馆里,在 日本 大亨价值 连城 的私人藏品中,在英伦 三岛 场面宏大的文物拍卖场上,以及在法、德、 荷兰 、 比利时 等国的博物馆里, 中国 青铜器仍令数亿观众惊叹、留连。商彝周鼎,凝聚着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展现了现代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也更鞭策我们要倍加珍惜、保护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悲剧不再重演。
|
青铜人面纹錞于。青铜人面纹錞于1985年在谏壁王家 山东 周墓出土。弧顶,无盘,顶端有虎形钮,圆突肩、斜弧腹向下渐收。器中上方前倾处饰一浅浮雕人面纹,中部接一兽形扉棱,下部为一方框,内饰四组变体云纹。錞chún于主要与钲、铎、鼓等相配作军乐器使用。同出器3件成套,居各地出土同类器之最高总数。 錞于是古代的一种军乐器,击之作为军队进攻和停止的号令,同时还与铙、铎、钲等乐器合奏,以鼓和之,也可与编钟、编磬相合奏,用于宴飨。 镇江博物馆 土墩墓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然后再在其上挖造墓穴。土墩墓是适应南方多河流湖、地下水位较浅的条件,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是一种盛行于距今5000年至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葬俗。
吴国青铜器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