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茶社
到了饭点,东关街上每家有名点的老字号里都坐满了人, 比如 冶春茶社在东关街的店。
在东关街上找到慕名已久的张秀芳剪纸工作室,买了这位 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亲自剪得剪纸,当时店里卖东西的是她的孙女,店里还养了一只灰色泰迪狗。卖剪纸的姐姐问我,你是冲着我奶奶的名字来的吗?我说是的。就138元买了一副喜上眉梢。应该今后有升值空间。买不起漆器,玉雕,就买这个。张秀芳奶奶幼年师从叔叔剪纸大师张 永寿 ,得其真传。以剪花鸟闻名。 张秀芳剪纸工作室
东关街历史街区 我进入剪纸工作室的时候,问店主姐姐哪幅最有收藏价值,推荐的就是左边第二幅罗汉须,她说是菊花,因为做工很细。我觉得寓意不好,就没买,然后我看到一大堆花鸟剪纸,一直没看中,姐姐就推荐了一个红底的龙形剪纸,因为这个比较霸气,但是我不属龙,也不太喜欢龙这种动物,就选了上面那幅。主要还是要挑自己喜欢的。挑他家的花鸟剪纸应该没有错。 |
历史上近代 中国 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先后担任过两江总督,林则徐担任过 江苏 巡抚,管理两淮盐务,然而对 扬州 和两淮盐务乃至 扬州 盐商影响最大的人却不在里面。影响最大的是道光年间1830-1839年担任两江总督的陶澍。1832陶澍在 扬州 改食盐开中法为票盐法,废除了盐商的垄断经营地位,把盐商手中持有的甚至已经开到1850年代运销的盐引变为废纸。还查抄了很多欠政府税务的大盐商家产。这次改革以后,百姓吃盐变得便宜,官府税收也有了保障。陶澍还开启了清代漕粮海运的先河,他以优厚政策招募商船运输漕粮。当时海运无论成本还是效率都比漕运高,海运的安全系数在当时也超过了大运河的漕运,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大运河和漕船的维护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陶澍死后,海运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是造成清末的时候运河沿岸上百万以船运为生的人失业的原因之一,失去生计的人纷纷加入起义军,间接促成了捻军起义和义和团运动。 扬州 盐商的衰落,让 扬州 城服务业、文化产业、娱 乐业 等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业的消费市场都萎缩了,当时的 扬州 各行各业生意都不如以前,很多人失业或者转移到 上海 等地。所以道光 咸丰 年间,当时的 扬州 市民把陶澍作为了全民的公敌。
城墙遗址。
|
琼花观 随后从东关街来到雅官人巷,转到东圈门街。
琼花观 琼花观,旧称"蕃厘观"。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厘观",后称"琼花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