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追云海 这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第三次追云海了。前两次连续在高海拔没有追到多多少少有点不太甘心,而那两天低海拔的云海却美到炸裂属实心态有点小崩。云海可遇不可求,有的时候羞涩地就像一个有“社恐”的巨蟹座年轻人一样,躲躲藏藏生怕被人发现,更怕被人追到,这是这几年爬山追云海总结出来的不变真理,只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地享受当下的美景才有可能会有意外的小惊喜。前一天仔细地研究了天气预报,预测低海拔很大概率都会出现云海奇观。约了三五好友直奔南五台共赴一场云海盛宴。早上出发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有夜爬的朋友在抖音里私信了南五台日出云海的照片,震撼绝美,云海基本是稳了。 ![]() ![]() ![]() △夜爬南五台的朋友发的日出云海照片 八点左右到达翻译学院,偶遇了前一天晚上答应偶遇的两三个朋友。山下雾气朦胧,亦真亦幻。保护站还处于疫情封控状态,游客不得进入。因为去年绕路进过保护站,所以这次还是选择绕路进入,谁知道路上遇到一个收过路费的“拦路虎”,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妇女,声称经过自家院子外面的小路需要交钱才能过去。这种刁民怎么能惯着她,想要钱门都没有。最后选择在保护站外坐村民的车进入保护站,承诺是拉到登山口,但是进去大概几百米就停了下来,没想到躲过了一个最后还是中了他们的套,这种靠“打劫”生活的村民也属实有点悲哀。 |
西岔沟道雾气弥散,偶有仙人下凡,路两边的石刻让整个沟道更加充满了神秘色彩,置身其中,恍若通往仙境。过了阿弥陀佛石,再往上爬升不到100米就到了狮乐茅蓬,茅蓬周围绿竹环抱,细流长伴,门口写着一首诗“何须叩问浮生事,知此踪迹是梦幻。茅蓬岁月如乐子,山林泉下闻禅风。“这和下面典故里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狮乐茅蓬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以偈语答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意思是,人生来是悄悄的,没有踪迹,死了化为尘土,也没有踪迹。不管是生来还是死去,都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什么都带不走。所以为什么还要在意浮生俗世呢,因为这大千世界,这浮生都像是一场梦。两年多前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对这里印象深刻,后来查资料才得知里面住着两位佛道共修的隐士。终南山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能够与其“擦肩而过”也算是一种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