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时候对冲锋衣的误解分享 其实冲锋衣的保暖更多的是来至防风保暖,也就是风吹不透衣服,有电瓶车经验的人应该很了解,冬天电瓶车骑行的时候风吹透普通衣服那个寒风是真的冷,这个时候有防风的衣服就能够有效的起到隔离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冷风吹透身体。当然现在关于防风更多人的人会选择软壳作为防风层。不过冲锋衣另外一个防雨的功能是软壳没法升任的,很多地方出去后当地的天气是不可控的,像我去武功山2日和九华山3日,中间全部遇到了雨,武功山那次还是大风大雨,人差点失温。九华山的第二天上山的时候是下雨天。这个时候的防雨性能就不是软壳可以替代了。 对于冲锋衣的性能和使用心得也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户外出行中总结出来的,萌新要去户外在天气不可控的时候最好带上冲锋衣,同时注意各类衣服的搭配穿着,最好是内搭配速干内衣,保暖归保暖层,冲锋衣只是做好防护工作就可以了,例如防风,防雨,防剐蹭。一件冲锋衣要发挥好功能需要有不同的搭配和对材料的需求认知这样才能做到产品功能最大。例如鸟冲是比较认可的衣服,你穿SV在杭州夏天下雨的时候去试试,你就知道穿的对还是不对了。 当然现在冲锋衣种类很多,很多功能多能够实现,纯粹防寒的冲锋衣也有,我最后会和大家分享我的RAB棉冲锋衣。 |
分享下自己拥有的冲锋衣和在使用环境下的体验 |
三合一冲锋衣体验说明 专业的冲锋衣是三层压胶的,全部是工业一体成型的,在贴肉穿的时候确实没有内衬衣服舒服,但是轻便啊,防水性能高还舒服,而且在出汗的情况下三层压胶的冲锋衣我个人感觉比有内衬的冲锋衣舒服。但是专业的冲锋衣比较贵了,觅乐这件三合一比较贵的原因是内层是搭配P棉设计的,光里面的棉衣价格就要上千了,外加一件性能还算可以的冲锋衣价格就上来了,普通的三合一也就搭配个抓绒,所以总和成本就不是很高,冲锋衣又是自家面料,价格就更低了。所以三合一冲锋衣是很多萌新作为入门的选择,其实这个萌新选择这类三合一是看需求的,就如下图我这样市区逛逛,或者旅游景点走走问题不大,要是野路里面长时间或者多日穿越的话,冲锋衣的重量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能达到同样性能的前提下用最轻的产品。我自己出去会搭配的穿法是用觅乐的P棉,外传别的三层压胶的冲锋衣,看第一张图我就是这样穿的,不是说觅乐这套不好,是不适合我去的环境。我自己优化到适合我的使用环境为止。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衣服作为合理的调节,选着更加适合的搭配以便在自己的出行过程中享受更好的体验。 三合一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随便穿穿,2层衣服可以三种搭配,也方便,在非难度线路对于温度的调节不需要那么细致,粗犷的使用足够了。 觅乐的这套三合一我最喜欢的还是里面的P棉,随便压缩,随便穿,比羽绒耐用多了,而且保暖在-10以内我感觉足够了。而且自家面料和戈尔的面料比起来很好用点,不会发出声音来,更加适合平时休闲使用。版型也够低调,平时穿也不会太违和。 |
狼爪滑雪三合一 冲锋衣(广告公司送测) 要说透气,我在-5度上30度左右的坡的时候还是感觉蛮热的,内穿一件普通的软壳和速干衣还是热的不行,这件衣服用了透气度一般般的面料,在雪地有雪掉衣服上的时候透气度受到影响,总的来说不是很满意在高强度下使用,而且是2.5层面料的设计,内衬也增加的重量,在使用一次后我就送给我外甥了,反正他不爬山就读书的时候穿这个站操场上听校训时候用,就算下雨天也不用带雨伞。其实是这小子懒而已,不高兴带雨伞,知道阿舅冲锋衣多就来顺了一件去。 这件冲锋衣的设计其实更加接近滑雪,看它设计的主图就能够知道,而杭州当初滑雪的环境也一般,拿滑雪的冲锋衣当徒步穿确实不是太适合。虽然性能是狼爪里面最好的,目前三合一的羽绒冲锋衣只有600蓬松度。但是我主要是轻便徒步为主,所以这类衣服也不是我需要自留的款式。大家如果更加趋向于滑雪,这类冲锋衣就很不错,不需要考虑重量,很多滑雪场是有上升电梯或者缆车的,完全不需要担心爬升和散热需求,只是需要关注保暖和功能设计是否好用即可,胸口的两个大口袋设计就很适合滑雪时候带的大手套需求。应对冰雪也很不错,我在测评时候下山的路段衣服有结冰的现象,但是完全不用担心冷的问题,700蓬松的羽绒还是很给力的。 |
GORE-TEX面料的巴塔冲锋衣(海淘自购) 第一次体验是初夏时候老丈人家后山走了下,那个热啊,直接郁闷了,如何会这样,20多度的情况下冲锋衣真的是很难穿,还是在闷热的情况下。这次后我对这件冲锋衣还是很反感的,一直感觉冲锋衣在没啥用,后来也入手了一些其它的冲锋衣,不过全部没有下夏季使用,夏天太热了一般也不去徒步,而且有雨的情况下一般单日也不出门。 直到有一次我秋季我去徒步,那天没看天气预报居然有台风,我还傻乎乎的跟着去了天目山的仙人顶,山里那个雨来的个大,爬山出汗外加外面的雨水,由于常年没有保养冲锋衣,冲锋衣的荷叶效应基本上算是消失了,这个水剂会在衣服上面,这样就造成透气性很差,腋下虽然有拉链,但是只能够拉开一点点,这个透气度还是不行,不过幸亏是台风天,雨是一阵阵的。在雨停的间隙,衣服排湿气的能力就蛮牛的,内部刚还湿哒哒的冲锋衣内壁马上就干了,大概也就几分钟的事情,这点感受然我很舒服,因为同样的冲锋衣,衣服不同面料在武功山中就没有那么神奇,就是下面那件凯乐石的冲锋衣,10000左右的透气度真心来说确实和这件20000+的透气度有差距,只要稍许有机会躲雨或者雨停的机会,衣服能够很快的把衣服内的湿气排出去。 因为户外徒步保持身体干爽是最舒服的,大家可以试试徒步时候满身是汗和比较干爽的情况下行走是什么味道。特别是内衣搭配不理想的时候更加,这次内穿美利奴羊毛的内衣也是表现出色,排湿能力很强,而且在湿哒哒的时候也能够有一定的保暖性能,虽然当天问题在15度左右,但是实际感受上来说还是很舒服的,也就下雨的时候衣服贴着皮肤时候不太舒服,等雨停了就有改善。我想要是我的冲锋衣保养得当,荷叶效应能够保持的话雨水不停留在衣服上就会有更好的体验。 |
oneway GORE-TEX? Pro面料冲锋衣体验(咸鱼购买) 这件衣服是咸鱼搞来的,芬兰厂家退出中国市场,GORE-TEX? Pro面料的衣服价格只需要450块,对你没有听错,450块,我一共买了四件,我和老婆一人一件,给两个朋友也带了两件。21年五一我们去西安的时候带上了,那天刚好西安降温,也就是鳌太那次出事情的那天,在大爷海还有人被风吹的站不起为止。温度相当的低,杭州还是短袖的我们在西安难得感受了一把低温和降雨。穿这件也是因为老婆也穿这件出门了,为了搭配和谐紧跟领导脚步,所以我也穿了这件,第一天我们走了城墙和永兴坊感觉透气度在西安降温的时间段还算可以。第二天去了华清池和兵马俑,内穿改成短袖加冲锋衣全程虽然也是平路吧,但是我背了一天小女儿,那时候体重估计在40斤左右,背架合在一起大概超过45斤。一天下来感觉还不错,而且小女儿在兵马俑还睡了2个小时。兵马俑室内情况比较多到还好,就是开始排队和进入的时候有点热。 这件 GORE-TEX? Pro面料冲锋衣在透气度上确实还是稍微弱于GORE-TEX,而且走起来会卡擦卡擦的响。但是这个件衣服的设计不是为了走这样的休闲线路,而是给很多高难度和高寒地区作为保护用的,大家可以看看今年的那些冬鳌营救的视频,浑身冻的结结实实像个冰冻人一样,这样的环境下才是这件衣服发挥其功能的时候,保护身体不会受到侵袭。耐磨的外层在高海拔攀冰和攀岩中也不会把衣服剐蹭破,造成内层的保暖层受伤伤害,其实这件衣服更像以前古代战场上的重装盔甲兵一样。而GORE-TEX就像轻甲兵一样。同样是防风防水,防剐蹭,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有的,目前鸟的SV是这款衣服的最佳代表,不过价格8000+还没啥折扣的情况下你可以好好考虑下是否用平替。 GORE-TEX? Pro材料里性价比不错的冲锋衣,品牌力也不错,价格适中,性能其实真的到老驴的话除了经济实力允许的话还是不错的,鸟一个LOGO值钱而已,性能和功能上来说差别不大。一样的面料,差不多的裁剪,你会感觉两者带来的体验会大不同?除非钱多,品牌情节很严重。 老婆的那件紫色ONEWAY。我的那件最后给我外甥拿走了,老舅唯一的一件GORE-TEX? Pro面料的衣服就这样没有了,期待有机会入手件RAB来体验下,过段时间我会仔细研究下RAB那件是否很值得入手。 |
KAILAS 2 X 3至远轻旅冲锋衣(8264活动获得) 凯乐石中国自己的品牌,我一共体验过三次凯乐石的冲锋衣,还有两件飞织的冲锋衣,说实话自家面料真心一般,具体透气度我是忘记了,大概10000出头吧。我穿这件去了武功山,大风大雨的,那个闷啊,其实GORE-TEX面料也闷的很,但是人家在雨停的时候透气度还是可以的,可能那天武功山雨停的间隙有点短吧,或者冲锋衣一直没有干,反正内层的水确实比巴塔的要多很多,还有那天温度也低于我走天目山,我内穿的衣服是一件厚的抓绒内衣,这个也是我最大的弊病,厚抓绒内衣是很难干的,但是我开始天真的以为冷就穿厚点,然后加上冲锋衣本身的透气度有点差,就造成了不爽的体验。出汗后抓绒不干,冲锋衣排汗在雨天又不如何好的情况下,感觉只能自知。 重点来了: 关于凯乐石大家还是买其专业的户外系列比较好,别的就看看好了,MONT这个系列还可以的,大家可以关注下,很多网红也有晒的大家自己参考。至于性能至少应该在水准之上吧,和一些乱七八糟的自家面料还是有又是的,就目前而言GORE-TEX家的面料作为冲锋衣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性价比也很一般,建议经济富裕的人考虑。 如果经济一般选择普通类型的冲锋衣,建议内衣和保暖层搭配上下点功夫,尽可能多层洋葱穿法,排汗层好点的话也能抵得上一件好冲锋衣带来的体验。 |
RAB睿坡Khroma男士双层GORE-TEX暖棉冲锋衣(自购) 本来的计划是这样的,这件衣服兼容滑雪和恶劣低温提前徒步登山使用,相对于单冲锋衣和羽绒来说性价比高点,而且GORE-TEX面料再加60G P棉的设计在冬季还是很好用的,我在家修养的这段时间我就拿着做平时衣服穿,冬季的冷雨时候可以直接穿着出门,大晴天低温有太阳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冷。很完美的一件冬季休闲服装,虽然稍许偏向户外点,但是架不住兼容头盔的帽子,和比较宽松的设计,再冷可以里面加抓绒或者加那件200G充绒的QDN-85,在内穿速干,我个人认为在四姑娘山的山脊线上龟速前行也是问题不大的。 户外行走的穿衣保暖要求是这样的:看线路的强度,要是强度大,速度肯定是慢的,而且高海拔地区就更加,大风和低温的情况下,速度很慢,这个时候运动本身散发的热量不足以弥补身体要求热量的需求,发热小于散热。那么只能去做到散热必须降低,加强保护或者叫保持温度不会被风吹走和外面的冷风侵蚀身体,做到身体和外界尽可能的隔绝。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家在家附近看冬季跑步的人他们穿的很少,有的甚至是短裤,但是你自己需要穿着棉服和羽绒还瑟瑟发抖,但是如果那个跑步人开始走路的时候他就受不了了,需要额外的添加衣服,平缓地区还好,但是高海拔地区就会比较危险,这个时候的衣服防护性还是要有的,同时也要兼顾技术要求,也就是相同保暖程度重量做的尽可能轻便。700多克的重量比一件60G的P棉加一件冲锋衣还是有优势的,何况高海拔地区的洋葱穿衣法在寒冷的时候不是简单一件薄冲锋衣就够的,稍许厚实的衣服穿起来会更加舒服。 |
春季计划自购款推介 第二个原因是我的巴塔太老了,入手到现在估计有7 8年了,这个年限近郊没啥问题,但是例如我计划中的四姑娘大峰,太白到汤甲树的三天穿越,春季新疆伊犁徒步等线路担心半路抛锚。要是在这样的地方遇上大风大雨外加衣服出问题,这个苦头就有的吃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价格,目前天猫价格是2500多,要是有什么大的活动个人感觉价格会低点,这个价格和鸟的AR比就很有优势了,4000多不打折和2000出头同样的性能,巴塔的更贵,巴塔算是把钱赚到道德底线上了,为了让你们不买我的产品,我决定涨价,理由是为了环保,好吧,赚钱赚到道德制高点也是一个亮点,而鸟是直接走LV线路了,对你品这个LV还是“驴”意味到了就明白了。其实也无可厚非了,商家也是为了钱,但是屌丝表示我选择性能和功能符合就可以了,至于道德和LV性能看我小金库决定。 第四个原因,70D的外层面料,杭州地区的山基本上是荆棘比较多,还有小竹林什么的,冲锋衣的防剐蹭指数肯定是高点好,大5000的巴塔要是剐个洞出来,看你心在不在流血,我有件攀山鼠的软壳就是这样从来不去山里穿,剐根丝出来也心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