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8644

主题

合肥

海岱都会青州

查看:3832 | 回复:111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范仲淹所作《 岳阳 楼记》和《 岳阳 楼记》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是一位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政治家,个人觉得宋代宰相里我最敬佩的就是范仲淹和王安石。

潍坊范公亭公园

北宋宰相王曾也是 青州 人。

潍坊范公亭公园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三贤祠有堂屋三间,左右两间是欧阳修和富弼的祠堂。这是欧阳修祠

潍坊范公亭公园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富弼祠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堂屋正中一件形制比欧阳修和富弼祠堂要高大一些的是范仲淹的祠堂。

潍坊范公亭公园

范仲淹背后的壁画是创作 岳阳 楼记

潍坊范公亭公园

少年寒窗苦读。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 江南 下,任 丽水 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 苏州 市)。

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 武宁 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于 徐州 节度掌书记官舍。

淳化 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范仲淹随母改嫁到长山朱家,更名换姓,生活条件十分清贫。7岁时,生母谢氏教他识字,买不起笔墨纸张,只得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但艰难的生活抵挡不住范仲淹对知识的渴望,他读书非常刻苦,15岁即被举为学究,并受到本县告老还乡的右谏议大夫姜遵的青睐,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范仲淹曾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在 邹平 醴泉寺读书。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雅,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寺内住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对范仲淹疼爱有加,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又以饭后钟相戏弄。为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锅,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每顿吃一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下饭,这就是 邹平 妇孺皆知的读书洞、划粥断齑的故事。

据江少虞的《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范 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盅,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 白银 ,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 邹平 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 河南 商丘 )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任为 广德 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

潍坊范公亭公园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 广德 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 兴化 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 苏州 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修建了苏北的海堤范公堤,疏浚吴淞江,治理了 太湖 水患。 康定 元年(1040年),范仲淹与韩琦共任 陕西 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防守战略方针,巩固 西北 边防, 成功 击败了西夏。

潍坊范公亭公园

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 西北 边疆,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 修武 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 长子 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范仲淹领导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潍坊范公亭公园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 邓州 、 杭州 、 青州 。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潍坊范公亭公园

潍坊范公亭公园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驼山

我从网上搜索 青州 的国保单位,觉得驼山摩崖石窟不错,就将驼山纳入行程。参观完范公亭,就打车去了驼山。驼山持导游证可免费游览。驼山位于 青州 城南,山顶上有5个开凿于南北朝末期北周到盛唐时期的佛教石窟,保存大体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州 地面上的真古迹不多,这驼山石窟是 青州 最值得看的古迹。石窟在山顶,车只能开到山脚下,步行上到山顶要40分钟,半山腰有明朝正德年间留下的驼山二字摩崖石刻,山上还有明代怪柏和一些明清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

驼山

半山腰的“驼山”二字楷书是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乔宇所书。

驼山

驼山

山下是重建的 青州 龙兴寺,是异地重建。1996年原先的龙兴寺遗址出土了400余尊北魏至北宋时期佛教造像吗,是当年 中国 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当地人说龙兴寺后的九座山组成一个平躺的卧佛的形状,我没看出来。

驼山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驼山

驼山

这株明代古柏叫怪柏,曾遭受雷击,躯干斑驳所以叫怪柏,周围有海洋生物化石数处。

驼山

驼山

发表于 2023-2-10 13:47 显示全部帖子
驼山

驼山的石窟在山顶,我从山下爬上去要40分钟。驼山石窟是 中国 北 周至 唐代佛教石窟寺。在 山东 省 青州 市西南的驼山主峰东南崖壁上。共有大小石窟 6处,摩崖造像群1处,葬窟1座,造像638尊。开凿于北周末年至唐长安三年(703)。元初道教占据驼山寺,改建成昊天宫。1988年中华人民 共和 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石窟位于山顶南面,共有五座洞窟和一处摩崖造像,共计造像638尊。最大者通高约6米,最小者不足30厘米,造型神态各异,种类繁多,雕凿技艺精湛。造像题材,按其形象和铭文的记载,主要可以分作如下几类:一是西方三圣像;二是释迦牟尼像;三是千佛像;四是观世音 菩萨 像;五是天王、力士像;六是供养人像,是出钱造像的人为自己或为其亲人刻出的供养像。

驼山石窟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隋代造像,共有四个窟,即第二、三、四、五窟。另外,在第五窟北面的摩崖造像中也有隋朝的造像。

驼山

驼山第一窟为小型窟。刻一佛二弟子二 菩萨 像。该窟本尊像面型丰满,颈佩莲花瓣项链,臂带钏,胸部突出,身穿极轻薄的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这尊造像身材健美而匀称,面容温柔而慈祥,具有女性的特征。该窟中的 菩萨 像雕刻得尤为生动:头部饰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项链复杂华丽垂至胸前,上身袒露,披帛由左肩斜垂,在上身缠绕飘然下落。长裙轻薄紧贴腿上,腰间裹以袜肚。它所表现出的丰满的面相,欹斜有曲线的身材,出水式的下裙等。都是唐代社会中流行美的特征。该窟两壁上有三处小龛造像,其中有长安二季尹思贞造像题记,长安三季李怀膺造弥陀像题记,和长安二年任玄览造观音像题记。

驼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