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五线好走还是五茶线好走? 最远处是茶岩顶,短短几公里,却是重装穿越的沦陷段!去年组织大家清明走五广峡谷版(五朗嶂~广东大峡谷),第一天营地平坑,我们队14人,五朗嶂到茶岩顶段就撤退了4人,10人晚上8点到达平坑,全部累趴了! 茶五线就是茶岩顶到五朗嶂,五茶线就是五朗嶂到茶岩顶,虽然是同一线路,但因为山势、线路整合不同,走起来有不同的感受。多数一天穿的山友会选择茶岩顶登山,经过大竹坪、朱张山,然后从五朗嶂下山;而多天重装穿越的山友,则会选择五朗嶂为起点,穿越到茶岩顶,然后经过石平路口(石门台与平坑分岔路口)往平坑、白房子、船底顶、高嶂顶方向走,可以设计为2天五新(五朗嶂-新洞)传统线,3天五广(五朗嶂-广东大峡谷)传统线。 我们不喜欢传统线,则会选择要么在船底顶下西坑窝A到联山,走三天五联;要么在船底顶的西面油灯营地转向望顶营地,经过矿洞转下落日大峡谷,然后落日再走野线上高嶂顶,走3天峡谷版五新,或者再下蛮洞坑峡谷,走多两天,变成5天峡谷版五广。 而至于茶五线好走还是五茶线好走,丁丁妈结合这段多次的重装经验,感觉茶五比五茶好走很多。 原因主要是茶岩顶-五郎嶂是南北向山脊线,茶岩顶在北边,五郎嶂在南边,朱张山、大竹坪这两段的危险点基本为悬崖段,而这些悬崖段都在各个山峰的北侧,攀爬悬崖比下悬崖要安全很多,由此结论,茶五是由北向南走,比从南往北走的五茶要简单许多。 但无论怎么走,都不可避免要在山脊线钻竹林,这也是这条线路让许多山友崩溃的因素。不过经过这次的走线,发现今年的山脊线小竹林比往年的小竹林要好走很多,路迹宽了许多,也很明显,而至于朱张山和大竹坪悬崖段去年冰灾后倒树状态现在有没有变化,就不得而知了,五郎嶂环线的倒树基本都被清理了,不用像去年般钻爬绕施展各种武艺才能顺利通过。 ![]() 打卡点,去年胖虎在这里拍了一张非常棒的日出照! ![]() 这里适合各种拍照,除了风大,没毛病! |
![]() 爬上五朗嶂咯! 记得第一次上五朗嶂,是三年前大年初一跟丁丁走5天大环船。登顶后满心欢喜,因为第一天的行程安排到石布路口扎营,我们5点启程,8点不到登顶,登顶后感觉时间跟计划差不多,后面就悲催了,70升大包钻竹林把我钻废了! 下午3点才过朱张山,后面大竹坪的悬崖都是晚上下的,路也不好认。半夜到达坳广路口前的草坡就走不动了,没水也直接扎帐篷睡了,第二天走到狮子岩附近的水溪边才煮饭吃的,说起都是满眼泪哈! 很庆幸自己有一个情商高的女儿,当我们坐在崖边,看着山下村庄灯火,啃着唯一的水源(苹果)的时候,她一句话“坐在山上吃苹果看灯火的感觉真好”,瞬间治愈我的心情,当时好后悔带丁丁上山,两人半夜还落入困境,一路上骂了自己无数遍! 这些带娃上山的经历,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都给我们母女俩留下共同成长的宝贵回忆! |
![]() ![]() 观日出最佳帐篷点(没水源) 听说,最令人神往的是在五朗嶂顶观日出。每当东方既白,一轮红日跳跃出来的时候,“群山半壁晨曦染,喷薄一轮万壑清”,瞬间千变万化的壮丽图景,不禁令人欢呼雀跃。从顶峰下来40米左右,是一块较平坦的坪地,在那里搭帐缝。当睡到东方显鱼肚白时,就爬上山顶,等候日出。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观日人一片沸腾,无穷乐趣。 以上为网络摘抄哈,五朗嶂的日出,我真的没看过,每次上来,要么天黑,要么起雾,要么风大得不行,片刻都待不下去,就没看过日出…… 至于水源,之前问过马哥,他说要在密道下沟穿过竹林才能找到,问题是密道口离嶂顶有几百米距离,中间有两个大坡,下去了就不想上来了,背水上吧,1升水估计能够早餐和下山用,但如果想穿过去茶岩顶,最好2升以上,全程无水! ![]() 这是一个蛮不错的打卡点!英德北江、陈屋村庄都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