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的山在外的名声不太好,总听人说房山的救援队人数是最多的,经验是最丰富的;所以接触徒步这么久,也不敢在房山的山里冒险独行,走房山的机会很少,身为喜爱户外徒步的房山人,房山的山却几乎没走过,所以不好意思和驴友说我是房山的,羞于和老乡说我喜欢徒步。 这次正碰上轻取发活动离我很近,并且欢迎我尾随,我就厚着脸皮报了活动。 早上坐车很顺,七点半到达起点开始上山,和轻取约好手台联系(我的小米手台被轻取这个粉红控正式命名为“水晶月”);一般八点前进山不会遇到拦截,我也没看到疑似查岗的人。 前半程的路线非常成熟,地上的土很湿,但不沾鞋,应该是前两周寸雪入泥,没那么容易干,上面有新的脚印,看来是这里附近的人常走;阴天无风,穿了绒裤和薄的套头抓绒,当时就觉得会热,带了一点五升温水,有点儿少了,这两周天气不定,准备水多了,可能一口不喝,准备少点儿,就真少了。 |
手台打开,几乎全程都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轻取说是因为这里有干扰,可能是矿石的影响,记录的轨迹漂移也很严重,没有可信度,尤其是鬼关岭那里,画出来的是鬼画符,好在寻迹的时候没看到有大的漂移,而且这里路迹明显,只要看好方向,不走岔路,问题不大。(那规划的轨迹是怎么来的?) 快到石刻的时候,听到手台里有人说话,大部队比我晚到将近一个小时,走不多久,就听轻取手台里说“速度太快了,前队控制点儿速度”,让我也走慢点儿,我还真就傻不拉几的听话,慢慢溜达了。 上到第一个海拔八百米的山头的时候,遇到一支反穿的友队,大约也有二三十人,这附近有很多六棱木,有几个人正在挑选,一问是老乡,就在山脚下居住,表示每周都会上山走走;房山还是有爬山的传统的,只可惜我了解的还不多。
|
没想到在鬼关岭之前就被轻取他们追上了,还口口声声说累,小小在后面说“快吐了!”——轻取和小小这种的,可以排入强驴一级演员行列,只有我这种尚涉世未深的新驴会上当。 不过,好在他们追上了,过鬼关岭的时候,有他们一起,我才能顺利通过;后队在手台里说他们有人在这里卡住很长时间不敢动,鬼关岭的石壁路很窄,石头很干的时候不滑,但有一两步的地方,几乎没有可抓的石头和下脚的支点,只能紧贴石壁而行,恐高症状明显的人,不建议走。 过了鬼关岭,这群前队的人开启越野跑模式,也许有人和我说的没错:“轻取就知道满山瞎跑”,我饿了,也追不动他们,坐下吃饭,然后继续沿着山脊走,后面的路况开始变化,路变窄,树枝有些密了,不小心会刮脸擦手,回来发现手上有几颗小刺。 到达第一个下撤点,是去往十字寺的三盆水登山步道,我给自己找借口——家里老人睡觉早,准备下撤;陈谦大哥因为追着前队跑得腿有些不舒服,我们俩一起下撤;步道嵌了石头,上面落满树叶,两者相叠,略有些滑;号称腿抽筋的陈谦大哥步伐稳健,我得小跑才能跟上他。 |
借这里补一下上周香山公园转两圈的游记。 年底工作突然变得紧张,上周末意外的加班,让神经连续兴奋了六天,大脑需要休息,但也不能耽误了爬山,所以就去香山公园转两圈,睡到自然醒,吃罢早饭,才出发。 进了公园想走哪就走哪,看到小路就进,上上下下,随便的溜达竟然走出了探路的乐趣,大意了,没有做好记录;其中最喜欢的小路,是靠南墙的山腰路,第一次走这条小路还是有次乐泊心心念念去看香山寺,我们走散,我在这条路上狂奔去赶他,当时走得急,没有细看,可已经一见钟情,后来便常走这条小土路。 这次走的时候,正遇到这一侧山坡上有上百只报喜鸟(手机拍不出来……),时而飞起,时而停落树枝,虽然看到这么多只报喜鸟,我这一周好像也没遇到什么特别的喜事? 最近又看到一个奇怪的知识:在海鲈鱼年轻的时候,水温会引起表观遗传的变化,以决定它们的性别,全球变暖可能会扰乱其性别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