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IYUMING 于 2023-3-26 11:03 编辑 退休旅行记(7) 火车上看风景(2023年3月12日) 在火车上看风景一直是我很享受的事情。 在火车上可以看到像电影一样闪过窗外的地貌、村落和城市的建筑。在景点看到的是一个个“点”,在火车上看到的是带状的一片,是一种宏观旅游。年轻时候看着窗外的风景会有无限的遐想,很愉悦。 这次旅行从泉州到贵阳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其中12日一白天可以看窗外的风景。 早上六点多晨曦中车过赣江进入樟树市。路两旁油菜花星罗棋布,一派江南风光。 快到新余的时候路旁一个需要两人合围的古树上挂着像橙子一样的东西,初春时节感觉很神奇! 出新余不久进入分宜县境内,崇山峻岭,雾气茫茫,犹如仙境。 车过分宜县城后路两旁山坡上平畴里点缀着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心情愉悦。 湘潭市区绿树淹映,城外绿色山包环绕。湘潭是个地级市却有211大学湘潭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是红色大学。 中午时分车过湘乡。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是一个出军人的地方。河套地区的开发也与湘军有关。 暮色时分火车离开湖南怀化,进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这一白天经过了宜春、株洲、冷水江等十几个城市。夸张地说我一白天游览了江西湖南贵州三省十几座城市。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退休旅行记(8) 贵阳有古风(2023年3月13日) 从湖南进入贵州,越走山越高路越险,隧道一个接着一个可谓暗无天日。第一次踏足贵州的土地,夜郎国故地对我来说是神秘的。十几年前送小孩去广西念书,回程坐火车路过贵阳。火车进入贵州境内不久,路边大山下一老农扛着农具在山坡小道上踟蹰独行,这一景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谚语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说的就是贵州自古山多雨多生活艰辛。 贵阳城处在一个山凹里,城里还有几个小山包。南明河穿城而过。 游览了青岩古镇、中山路商业街、黔民古寺、甲秀楼、筑城广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在青岩古镇有一个苗族私人的博物馆,我套近乎跟讲解员说苗族是古代汉人西迁的一支。那讲解员说根据我们的传说是先有苗人后有汉族。我楞了一下,那讲解员又说反正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返程的时候见有一个公交车,我招了一下手,上去司机说我坐返了,说我把你送到下一站你坐返程车就行,我说多少钱,司机说不要钱。旁边一个老者说他不回要你钱的,是顺路,我们贵阳人很有素养。到站后老者也下了车并把刚启动的回程车叫住把我送上了车。 青岩古镇看样子基本是在原物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古镇内全部是商业店铺。好在是当地人卖当地货,文脉还在延续。 在城区的主要广场筑城广场对面、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前矗立着伟大领袖的巨型塑像。 在游览中感觉贵阳人淳朴热情祥和。在他们中是不保留着更多的古代汉族的文化基因呢! 古道热肠,贵阳有古风!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退休旅行记(9) 多彩昆明:(2023年3月15日16日) 从贵阳到昆明火车一直是爬坡而行,海拔从贵阳的一千米上升到昆明的近二千米。进入昆明眼前豁然开朗,由崇山峻岭进入一望无际的昆明平原不由的使人长长的舒一口气。昆明平原含滇池有一千余平方公里。在山的海洋里突然出现这样一块平畴沃土真是天造地设,难能可贵! 古代昆明有个滇国,有着高度的古代文明,或为楚人与土著所建或独自立国,存在了三百多年,突然消失。 古代云南从汉代开始逐渐纳入中华版图,纳入中华文化。 云南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昆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多彩云南、多彩昆明。 在昆明游览两天,游览了文庙、翠湖、讲武堂、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官渡古镇、滇池、昆明老街。 西南联大博物馆有一张学生军的集体合影照片,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学员威武逼人,给人心灵震撼。有这样的军人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昆明是个大都市,自古就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值得细细品味。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退休旅行记(10) 大理古城:亲仁善邻(2023年3月18日) 大理古城处于一山凹中,凹中是洱海。 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大理市,大理市下辖大理镇,大理古城在大理镇。 历史上曾有南诏国、大理国在此建国建都。 白族人口占大理市六成。白族由藏缅汉等多族群融合而成。 大理高海拔、低纬度,孟加拉湾海风吹到了这里。三月的天,在太阳下待一会暴晒如夏,躲到树荫下乘凉又感觉风冷如秋。 游览了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洱海、大理州博物馆。 大理自古推崇儒学,有“文献名邦”之称。崇圣寺宏阔壮大,又曰佛都。大理国有十个国王在这里出家为僧,足见当年佛教之盛行。 在超市里购一种水果,在称重时服务员说这盒不好有坏的,你再换一盒。在重新挑选时服务员过来把新挑选的一盒里面不好的几颗又换成好的。 儒风佛雨沐浴下的大理人质朴友善热心。在与其他服务人员打交道中都有这种感觉。 大理州博物馆说:白族是一个亲仁善邻的开放性民族。说的听对。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退休旅行记(11) 丽江古城,人居典范(2023年3月18日19日) 丽江,纳西族的故乡。纳西族是古羌人的后裔。古羌人是蚩尤的后裔。这样说来纳西族和汉族同源。 丽江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镇。近千年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 傍晚时分进入丽江古城,晚上在古城街上溜达。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人声鼎沸。晚上的丽江更红火更好看!此言不虚。 第二天用一天时间游览了古城。沿着石头街道登上了狮子山万古楼观景平台,眺望了玉龙雪山和丽江全城。下山游览了木府。木府宏大。装修过新缺乏年代感。参观了徐霞客纪念馆。其在《滇游日记》中描述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游览了数字化“丽江历史博物馆”。古城没见现代建筑,完美保存了古代的街道院落。古城即风格统一,又千姿百态。整个城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整座城每个房屋院落都是艺术品,吸引了无数的摄影家画家。 丽江城周围高山环绕,店铺民居依山而建。木楼青瓦,石头铺就街道台阶。间有江南风格的小桥流水。有六千多户世居此地。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未必不是人类的理想世界。丽江古城是个典范。物产丰富,山路崎岖,关上门过自己的生活,才有了今天的丽江古城的人类遗产。![]() ![]() ![]()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
本帖最后由 NIYUMING 于 2023-3-26 10:56 编辑 退休旅行记(12)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建于唐代,世界文化遗产。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乐山大佛矗立于三江汇合处,脚踏江岸,高与山平,可谓顶天立地,保一方平安。 在去大佛的公交车上与我同下车的一个老太太让我与她同行说路近。在与他攀谈中知道她是大佛景区里的志愿者或义工。每天坐公交车去工作已经四五年了,不管饭没工资。已经快八十岁了,走路姿态犹如年轻人步履矫健有力。我想这就是回报吧! 在与乐山人的接触中感觉乐山人热心和善,我想这应该与一千多年的佛风沐浴有关。 还游览了东方佛都景区。该景区建成于1994年。可谓恢宏。 ![]() ![]()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