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3-10-9 23:13 编辑 时间:10月3日 人员:12人 线路:9公里,爬升710米,强度不大 因为路途较远,我们早晨7点就出发,到达起点沐水坝已经是9点45分。天气还算不错没有下雨。下车之后沿着老路一路向前,山路上的草都已经长得封住路面了,估计没什么人走,可能最后的住户槽师一家也没在此处居住。过了一处废弃的住宅,后面的一小段路只得用随身携带的砍dao开路。 ![]() ![]() ![]() ![]() ![]() ![]() 我们在芭茅丛中穿来绕去,费了好大的劲才下到一条干溪沟中,过沟沿林下小道继续向上走,在岔路口一定要走右侧的小路到了乱石堆砌的小河沟后,再沿小溪往上走就可以见到右侧一条不太明显的上山的小道。整个小道都在林中穿行比较好走,就是陡了点。 ![]() 穿行在干涸的小溪沟中 ![]() 溪沟两旁的植物封过来形成了一个绿色的隧道 顺着小路的路迹向上攀爬,快到山脊时路又不见了。临时分成三个方向探路,经过十几分钟的折腾,总算找到了上山的正确道路。 上到山脊后,地上的各式野菌多了起来,大家顿时来了兴趣。唯一认识的就是牛肝菌,但有毒没毒傻傻分不清楚,只得各个角度给这些小精灵拍照,留待回家再鉴定。 ![]() 这个菌子太小,菌盖只有一颗碗豆大小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牛肝菌属:红葱 ![]() 牛肝菌属:红葱 ![]() 牛肝菌属:红葱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不知名 ![]() 鹅膏属:品种不知道 ![]() 齿菌属:苦黑虎掌 ![]() 齿菌属:苦黑虎掌 ![]() 齿菌属:苦黑虎掌 ![]() 这个终于见到它了,蛇菇属:文王一只笔 ![]() 蛇菇属:文王一只笔,这是它的母株 ![]() 蛇菇属:文王一只笔,这是公株 中午吃过路餐,再穿过一片树林,顺着山势横切,终于到了八月炸的窝子。今天满以为收获颇丰,大家出发时都带了一个口袋准备好好装一袋子回去细品。高高矮矮的树上看着吊了无数紫色的八月炸,人群里炸开了欢呼的声音,结果走近一看全都炸开,里面可吃的瓤已经全部掉在了地上(好尴尬),大家满怀期待的大戏还没开场就落幕了(呵呵)。 ![]() 队友们依然不死心,坚信还有10月怀胎迟迟还未降生的小宝贝,不弄几个饱饱口福誓不罢休。一行人在那片窝子周围四处周旋,终于在几颗大树上发现了尚未掉落的几个八月瓜,于是动用了一切想得到的办法弄下来几个(哈哈)。 ![]() ![]() 采摘结束后,便开始横切走很长一段山路后开始沿小路登山,山不太高再爬升200米就到了山垭口,在停下来歇气的时候众人提议在垭口合影纪念,以便将来坐在轮椅上的时候还可以再翻出来回忆回忆当年的趣事。 从垭口开始,路便更好走了,这条路是以前山里人去外面采购物资,售卖山货常走的一条道路,路面还有不少垒砌的石头。在下山的途中大伙儿又发现了几处挂满八月炸的地方(卖嗄)。下山的路虽然好走,但是下山的速度好象并没有快起来。下到山脚一下废弃的农家正好遇到一位老乡在地里拾掇菜园子。和老乡摆谈中才知道,最近这里有三头三、四尺长的黑熊在这附近转悠,听他说黑熊是来寻他家的蜂蜜的,已经被吃掉一两桶了。据他说再往下靠近村子的地方有颗核桃树上还有这几头黑熊在上面做的熊窝晚上夜深人静之时,还在那上面睡觉。(妈呀!) 听闻之后顿时觉得浑身长满了鸡皮疙瘩,冒了一身的冷汗,幸好没有不期而遇。老乡后来说人多不怕,他老远听到响动早就躲得远远的了。看来这里以后不能再来,还是小心点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下得山来,等齐了后面的朋友,大家一起又走了2公里的路程终于下到乘车点,两位开车的师傅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这次来了三位新人,梅花和小左哥,还有一个90后的小姑娘。没想到最年轻的小朋友居然还那么厉害,今天初次走下来还没什么状况,好象挺轻松,不得不赞一个,这样的年轻人已经少有了,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守在电脑旁要不就是在游戏或刷短视的路上(呵呵)。 人总是需要接触自然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大自然的馈赠,拥有健康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