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距成都市中心23千米。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 1985年,望丛祠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授予“郫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望丛祠从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建立至今,已历经一千五百余年沧桑岁月,现有望、丛二帝纪念馆、鳖灵湖、东西赛歌台、望、丛二帝陵墓、文物陈列馆、子规园、听鹃楼、望丛大华玉器博物馆等主要景观,是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亦是远近游客休闲游玩的胜地。 ------以上来自网络 2024年4月30日,入住郫都区紫百合酒店后,有半天时间,正好去了望丛祠。 ![]() |
本帖最后由 213456 于 2024-5-8 21:30 编辑 纪念馆出来走右边园林看见望帝陵。左边看见丛帝陵。 望丛祠最早的落脚地并不在郫都,望、丛二帝也不在同一个祀祠里。 望帝杜宇逝后葬于今都江堰市玉垒山麓的二王庙内, 后人为他修建了祠墓合一的祠宇,尊为“祟德祠”。丛帝鳖灵逝后,后人在今郫都区为其修建了“丛帝庙”。 南北朝齐明帝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移至郫都, 与丛帝庙紧密相邻。 北宋仁宗时,人们便把两座祀祠合并在一起, 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望丛祠。 ![]() 望帝陵高15米,周长205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古蜀帝王陵墓,墓上的古柏是清朝道光年间培修望从祠时栽种,前有拜台陵道。墓脚有石板路环绕。 ![]() 望帝教民稼穑,开创和发展了蜀地的农业经济,为“天府之国”奠定了根基,千百年来,誉为“农业之神”和“开天府之师”,长受蜀人敬仰和尊祀。 ![]() 丛帝陵,单座墓,位于望丛祠东北,砖室墓,呈圆锥形,高10米周长,100米。望帝陵和丛帝陵前墓碑,“古望帝之灵”,“古丛帝之灵”,乃是辛亥革命元勋四川督军熊克武于民国8年(1919年)所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