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市住了一晚,查了一下地图及景点资料,感兴趣的不是特别多。这边的傣族村寨,东南亚风格建筑很多,经过也就看过了,所以简单逛一下吧。 树包塔,就在胞波路步行街边,车可以停在旁边,几分钟就可以逛完。 |
这种榕树叫菩提树,菩提树因佛教文化而著名,其实它就是一种桑科榕属乔木树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才得名为菩提树。“菩提”梵语意为“觉悟”,佛教一直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从云南瑞丽芒市到普洱西双版纳这一路也都见了很多的菩提树和寺庙。 |
菩提寺,其寺前一棵菩提树而得名菩提寺。宫殿瓦顶式的木架楼房,巧妙地结合了傣族传统的杆栏式木结构和汉族的歇山式屋顶,融汉、傣建筑风格为一体,再加上从缅甸引进的黄铜镂空、缨络垂吊工艺,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到芒市,反正就是看看这些有特色的建筑,虽然看不太懂,拍个照,就当看个热闹。 “勐焕”,傣语意为“黎明之城”,传说是佛祖到这里的时候,天蒙蒙亮,于是得称黎明之城。勐焕大金塔坐落在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勐焕大金塔和大银塔紧挨着的,都是收费景点,属不同的景区且分开收费,还都是40元。看了网上反馈,金塔没必要进去,远远就看到了,也可以走到门口拍照。我也是将车停在路边,走到金塔门口,看一看,拍个照就走了,银塔就在旁边,能看到,但围栏挡着了,拍照拍不全,那就算了,就不进去看了。 |
离开芒市,准备前往普洱西双版纳方向,如果沿219国道,估计道路并不好走,花费时间很长,且中间路段也没有特别想去的景点,所以还是选择回保山,然后再朝着普洱方向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过百日,日军占领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切断滇越铁路和香港的西方援华补给线,分路进攻缅甸,妄图截断中国国际救援的最后通道-滇缅公路,实现其彻底征服中国之野心。 1942年2月上旬,日军进犯缅甸,缅甸危急。应英军统帅之请,3月上旬,中国十万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仁安羌、腊戌、密支那等地与日军激战,但因同盟国各方协调指挥失当,一再贻误战机,而致作战失利。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壮烈殉国,数万官兵喋血异域,长眠野人山。远征军饮恨,且战且退,分路撤离缅甸。日军狼奔豕突,于5月3日陷国门畹町。数日之内,怒江以西大片国土皆沦于日军敌手。日军与我军隔江对峙至1944年5月。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奉命渡江奋起反攻。其间渡江作战、夺取松山,围攻腾冲、三战龙陵、涤荡芒畹,历时八个月,于次年1月20日驱敌于国门之外,后与从缅甸向南反攻的中美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缅北、滇西反攻战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这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的陆上交通,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 |
松山战役遗址,铭刻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去往保山市区,导航显示需要往回走松龙段公路再上高速,导航显示还有另外一条路,距离近,但是弯弯曲曲下山路。我不想走回头路,所以选择了后一条,走一次,就记忆深刻。盘山路,至少3车道那么宽,根本不用担心会车,也遇不到几辆车,但坑坑洼洼,全是铺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茬子,这些石头茬子,不松动很牢固,被车辆轮胎磨去了棱角,光光的,高低不平,只能挂1挡慢慢开,如果挂上2档,颠簸的要散架一样,根本开不快。后来查了一下,这条路叫红松段,20多公里,还是一路下坡,竟然花了2个多小时。所以后续就留意了,有高速尽可能走高速,有大路就不要走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