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802

主题

南昌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复制链接] 查看:4443 | 回复:3
发表于 2024-8-27 20:0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八十年代末,我上高中时,曾在《南昌晚报》上看到一则幽默,说是两个外地游客交流游玩南昌的感受,甲问:“你去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吗?”乙答:“去了,我在里面转了一圈,还没搞明白是哪八个山里人。”令人忍俊不禁。


八大山人不是八个山里人,是朱耷的别号。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明亡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屈的态度出家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孤贫而终,享年80岁(1626-1705)。他用过多个名号,59岁时“八大山人”款问世,延用至亡。1985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1959年,八大山人纪念馆于南昌青云谱旧址内成立,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占地约15亩,内有三进四院二楼一园,院内有众多名木古树,自古为南昌名胜。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大门,门额书法为郭沫若手笔。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万历古井




1987年春节过后不久,我与数位同学从家骑行2小时,专程寻访八大山人纪念馆。彼时,纪念馆四周空旷,游人寥寥无几。在古树翠竹掩映之中,古朴的道院幽静而孤寂,雅而不俗,很象朱耷的个性。


身为懵懂少年,当时我对朱耷的身世及艺术特点知之甚少,只是从陈列的朱耷画作上,直观感受了落款“八大山人”字样既象“笑之”,又象“哭之”,初步体悟朱耷狂放不羁的特性以及对时势的悲愤与无奈。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作品


37年后的今年“五一”假期,我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纪念馆周边已经开发成梅湖景区,道院后面也增建了现代风格的真赏楼。此地风景优美,游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其情其景已非37年前可比。当然,室内陈列展览之物,主要还是朱耷等名家的书画作品。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庭院古朴




清人陈鼎《八大山人传》记载,朱耷“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他擅长水墨写意,多画山水与花鸟,而且往往于醉后泼墨。由于集遗民、禅师、画家于一身,其艺术思想融合了儒、释、道思想,艺术风格深邃、空灵、含蓄,独树一帜。



欣赏八大山人的作品,能强烈地感觉到他的鲜明个性。最为明显的是,用墨简略,造型夸张,禽鸟多为单足而立,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观世、睥睨一切的神态。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八大山人在一首题画诗中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这是后人理解和欣赏这位艺术巨匠作品的密钥。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雕像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生平介绍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游客欣赏八大山人作品


不过,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八大山人不象李白、杜甫、苏轼、唐寅那样为后人熟知,很多人对其比较陌生。


这次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小孩看完朱耷雕像,从我身旁走过,只听妻说:“朱——上面一个‘大’字,面一个‘耳’字,是念da吗?”夫随即在手机上查证,答:“是念da。”他们进馆才弄明白“耷”的读音,为时也不晚。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雕像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孩子们在雕像前欣然留影



在南昌,不知道滕王是李元婴,没学过王勃的《滕王阁序》,并不影响去滕王阁登高望远,欣赏赣江两岸南昌城风光。但是去八大山人纪念馆,总得知道八大山人是朱耷,是明朝皇室后裔,是著名画家。


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逛庭院,连八大山人是谁也没搞清楚,甚至闹出“八个山里人”的笑话,必会索然无趣,贻笑大方。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真赏楼内游客集章




作者公众号:品味岁月芬芳



重访八大山人纪念馆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8-28 08:19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活动。
发表于 2024-8-28 16:52 3 只看该作者
八大山人得好好欣赏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4-8-28 18:50 4 只看该作者
zhb001 发表于 2024-8-28 16:52 八大山人得好好欣赏

赞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