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线情况: 标准长穿毕是3日行程,全长约28公里,起点在四姑娘景区长坪沟斯古拉寺,终点在毕棚沟景区月亮湾服务站。 我的计划是一个人在一天内速穿,从长坪沟翻过垭口到达毕棚沟(长穿毕)。 二、交通方案: (一)第一日:从成都茶店子客运站乘坐大巴车约4小时(最后一班车是在下午15:00出发,需提前网上买好票)到达四姑娘山镇,提前在景区公众号上买好两个景区的门票及车票(电瓶车及大巴车)。 (二)第二日:早上到长坪沟景区坐最早的一班摆渡车到达车斯古拉寺起点,轻装跑步赶在17:30前穿越到达毕棚沟月亮湾服服站,坐电瓶车到达景区大巴位置,坐大巴出景区。 (三)可以当日晚约顺风车回到成都,也可以在景区外的酒店休息一晚,第三日搭出租车到理县客运站(包车80元,拼车约20元,可先和酒店老板说请他帮着预约来接),从理县坐大巴车回成都(旺季较紧张需提前网上买好票)。 三、当日行程: 9月15日到达景区后看天气预报说9月16日早上8:00后会晴,计划7:00第一批进入长坪沟景区,下午17:30前到达毕棚沟,虽然有难度但应该问题不大。
一路小跑不停的赶超当天进景区观光游客,后面慢慢的就很少能看到往沟里走的游客了,偶尔有从沟里出来的一两个人,景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清扫栈道上的落叶,在枯树滩向一位驻守在那里的婆婆问了木骡子怎么走,倒是没有遇到有传说中的工作人员拦路要求请向导(毕竟中秋节向导生意也非常火爆),直到10:00过雨势有了减少的迹象,加上一路的美景也让我入园前的一些沮丧感觉一扫而空,衣服鞋子也全干(虽然我跑越野也有应对鞋子袜子湿透后的办法,就是换备用袜子再套上保鲜袋),让我的信心慢慢的又增长起来,从时间上来看我的速度并不低,14:00前开始翻垭口是完全有可能的(为了减小风险,我计划14:00前不能到达叉子口营地开始翻垭口,就原路返回景区)。 一路拍拍照,录录视频,跑一跑,走一走,11点到达了木骡子营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户外爱好者背着重装包聚集在这个营地,有的还在整理装备准备出发,有的已经结队出发前往下一站叉子沟营地。
中途遇到3位从毕棚沟穿越去长坪沟的驴友,互致祝福后就全程一个人独自前行,自己和自己说话才能在陡峭的山路上放松一些。中途还遇到拦路的牦牛一家,最终它们没有为难我。达到垭口的下方,因为海拔的快速上升以及体能的消耗,人的状态并不好,选择了在冲顶前找了一处避风的大石头休息了10分钟,把羽绒服和风衣取出穿上,吃了1根胶和1根谷物棒2粒盐丸及水。
经过最后15分钟跋涉,最终在16:18分终于爬上了垭口。那种站在垭口上一脚跨越川西最漂亮的两个景区的感觉实在太棒了,一种极致的孤独感和无限的自由充满了全身,身后的长坪沟此刻半隐在云雾之中,而前面毕棚沟则晴朗无比,以前去过毕棚沟但从没有机会从这个角度俯视她,青翠的山峦、宁静的湖面、洁白的公路盘绕其间,明媚的阳光穿过云层,形成丁达尔光洒满了整个毕棚沟。
垭口的强风吹袭让体感温度接近0度,不敢多做停留就开始下山。
不论毅力有多么的强大,在连续2天高强度的越野跑之后,我伤脚处的韧带有明显的疼痛感,这不能怪它,它已经给了我它能为我做的一切。于是下山只能把更多的重量分配给左脚完成并不断提醒自己在训练营上学到的“慢就是快”“不要崴脚”“每一脚踏下去都要受控”。所以一路我走得很慢,纵是这样,仍有一次差点摔倒,为了保持清醒,吃了唯一的1根带咖啡因的黑胶。中途在一处平台处,横卧在眼前的毕棚沟美得如一张画又一次震憾到了我,我发誓只能拍最后一张照片了,因为时间马上就要到17:30。下山之路虽然狼狈不堪,但好在没有受伤。
最终在17:20多我到达了杜鹃林,通过景区电话询问了今天电瓶车的收车时间,回复是今天中秋很多游客还在最上面的湖游玩,至少要到18:00以后才能全部转运下来,心里总算轻松了很多。一路小跑出了杜鹃林来到了景区道路,时间是17:45分。遇到了一对情侣,又看到人类简直是太高兴了,我这个I人居然想主动找他们聊天,和他们一起在公路上拦电瓶车下到了月亮湾,再从月亮湾换另一辆电瓶车到达磐羊湖,坐上大巴和其他游客一起出了景区。
到达景区出口下车后,回想起来才真正感受到这次穿越的挑战性和一波三折,没有一个人知道这背后所发生的一切。出来那一刻目之所及一切都那么美好,联系家人报平安,联系宾馆老板人很好说我脚痛可以派车来接我。到宾馆后第一件事做拉伸、用冷水泡伤脚,请老板预约次日早上最早一班去理县的出租车。 第二天的行程简单且顺利,3个小时就回到了成都。而在四姑娘山镇的游客因为卧龙发生的地质灾害导致交通中断,需要绕行比平时多近一倍的时间才能回到成都,也从网上听说第二天早上翻越垭口大堵车的新闻,不过在向导的带领下都平完的完成了自己的“长穿毕”旅程。感恩大山宽容地接纳了我们每一个人。 四、需注意的一些点: (一)长穿毕(正穿)必须在当日14点前到达叉子沟营地,尽量轻装尽量跑起来(轻装也不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二)物资尽量带足并留有余量,头灯和防雨装备必带,强烈建议带上薄羽绒服,毕棚沟全程有信号,记好景区电话以防万一寻求帮助。 (三)是正穿还是反穿?虽然我没实际对比过,分析路线后个人感觉反穿(毕穿长)难度小于正穿(长穿毕)。反穿是在开始体能最充沛的时候翻垭口,下到叉子口营地大概率会遇到长穿毕的团队,如果有马队体力不支也可以骑马出景区,安全有保障。正穿的时间和体能卡得非常死,超过18点没到达毕棚构的话要么寻救景区的帮助,要么就自己步行25公里出景区,景区里的酒店最近也有15公里。 (四)尽量不孤身前往,结伴安全性更高。 (五)最后,量力而行,安全回家永远是第一位的! 五、轨迹及视频分享: 轨迹链接:https://www.2bulu.com/track/track_detail.htm?trackId=34NnmrurUjDp%2FR2KBg5Tzw%3D%3D]此次穿越的轨迹 小红书视频:穿越过程记录视频(物资装备的准备情况在视频结尾处有) |
假如我是那些重装长穿毕的,我也要举报你,因为我气不过啊:我花了那么多钱,背那么重的包,还多花两天时间... 你让我显得很sb,不举报你举报谁? |
这次体验下来我直观的感受是:景区三日行程设计是为大众游客设计的合理行程,因为并不是谁都具备高海拔速穿的经验和能力。你也不必为了多花向导费而烦心,三天的行程可以慢慢的走,和才结识的朋友聊天,全身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静静的和雪山对话,晚上营地上空满天繁星,早上垭口的大云海,不用去担心时间、补给、体能。而我这样的速穿,其实就是一场和自己、和时间比赛的越野跑,还有很大的受伤风险。我想以后时间允许的话,我也会来一次三日长穿毕,因为实在太美了。如果1:3的向导配比,分摊的费用大概在500左右,他会全程陪同你3天。 线路并不难,但翻垭口(海拔4600米)的上坡和下山仍然需要一定的户外经验和体能,要求强制向导从外地大众游客的角度出发也有必要。既然是景区,商业利益考量是完全正当的。川西这两年户外热度持续升温,也发生了一些意外事故,其中不乏能力特别出众的,视频里我单独提到那个失联2个月的驴友,就是一日连穿大二三峰的松客,他能力非常强,但近期在贡嘎大环线穿越中已失联2个多月,搜救仍无消息。 景区是为所有人服务,而不能先对游客的户外能力经验进行挑选,既要考虑商业利益,也要考虑安全风险,我理解并尊重。只有商业可持续化的景区,才会以最美的状态迎接四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