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重装金矿寻宝联山环线 2025年首船——2天重装船底顶金矿寻宝24公里联山环线,2500米爬升,辞岁24喜迎25,完美! 环线由西坑窝A、金矿沟、联布丛林版(联山段)三段组合而成,翻越西坑河、落日河、东坑河三条峡谷,难度强度均上,包含古道、峡谷、山沟、丛林、崖壁等各种路况,在两天重装的船线行程中,难度五星,景观五星,体验感很好! Day1,联山村~三棵树~西坑垭口~西坑河~金矿3洞~西坑窝A垭口~金矿2洞~金矿沟~落日下游峡谷,耗时11小时 Day2,落日下游石滩营地~落日溯溪~丛林沟~垭口~东坑河~东坑溯溪~大石头平台~联山,耗时8小时 线路难度三处,西坑窝垭口~金矿2洞,路迹难寻,崖壁路段保护腐烂;金矿2洞~金矿沟,古道长草,需要开路修整,金矿沟很长,耗时较长;丛林沟,四处断崖,需要灵活绕行。 春节前,以金矿寻宝线结束2024年的联山各条线路S磕,也重新开启2025年船线序幕,新的一年估计会重归大布各条精彩船线秘境! 西坑窝有两条常规爬升线路,西坑窝A与B,两条线路都可接上矿洞工棚营地,进而接上船花营地、望顶营地、油灯营地及船底顶主峰。西坑窝B是一条以乱石坡为主的线路,从西坑窝河上行左侧有古道,古道在海拔750米处接上乱石坡,除了古道,也可以直接从西坑窝河直接爬乱石坡上西坑窝B垭口。西坑窝A是山民开矿遗留的古道,古道由人工及天然石阶组合而成,路迹清晰。西坑窝A较西坑窝B距离长,部分碎石路段也会增加攀爬强度,西坑窝A与B由山脊线相连。 目前遗留下来的金矿有五矿坑,三个矿坑在西坑窝A上,两个矿坑在翻过西坑窝A垭口下行金矿沟的路线上。前三个矿坑较容易到达,后两个矿坑的古道原本是十年前矿工修建的古道,由于近十年国家禁止私采矿,已无人维护原有崖边栈道,而近两年也少有山友走这两矿坑下落日峡谷,因此由山民开出来的古道已荆棘丛生,路迹难寻。此路段有两个危险点,一个是矿洞工棚旁的崖边缺口,原本留有矿工为了方便行走修的栈道,但该木栈道年久失修,需要重新维护小心通过;另一个难点在下行矿洞崖壁边上的陡崖,原有木质扶手,现也年久失修,木质腐烂。 金矿后两坑到落日峡谷由一条乱石坡山沟连接,山沟宽阔,巨石嶙峋,落差800米,坡度较陡,雨季较滑。古道只延续几百米,后程基本是在山沟里行走,耗时较长,也属于我们走过船线这么多山沟耗时较长的线路之一,正常下行需要4-5小时,上行建议预留6-7小时。 Day1 翻越三个垭口,经过3条峡谷,耗时11小时。 这段峡谷近4年走过3次,两次正穿,一次反穿,每次都会让我不禁想起老马!四年前他一直心心念念要带我们走联布丛林版,说走完就知道船底顶的五谷五山走向,我们会对船底顶的地形地貌更加清晰,最终没走成!在他离开后的同年底,我们探线成功,感慨万分。 2天船底顶金矿寻宝联山环线的第二天选择了反穿三天联布丛林版的第一天,虽然正穿走过2次,但头一回走反穿,这条安静的沟很多绕断崖位都设计得很精彩,怀念老马船线,这才是走山精髓! 这一段线路设计两条山沟一个垭口,因为走的3次都属于秋冬季节,没尝试过春夏走,因此这两条山沟在雨季是怎样的路况不太清楚,秋冬季节是没有太多地面水源,不需要湿鞋,但秋冬季节山沟的岩石也有许多青苔,雨季应该路滑。从落日往联山方向垭口攀爬,有4处断崖需要巧妙绕行,其中2处较难,因为少有人走,路迹不清晰,需要仔细观察前人的印记,如断枝、碎叶、泥印等,不建议夜行,看不清楚路,基本走不通,风险较大。 这两段山沟上下行合计耗时4小时。 第二天行程从落日下游营地出发,沿着落日大峡谷往下游溯溪2公里,到达联布丛林版(第一天)反穿起点,翻过垭口,到达东坑河,沿着东坑河往下游溯溪约2公里,到达一线天环线路口,这两段溯溪耗时3小时。 因为是冬季溯溪,因此落日大峡谷河东坑河的水量都较春夏雨季少很多,但本线路有几个水潭无法从山路绕行,必须蹚过去。个别水潭水深1米以上,过大腿,春夏雨季这里会涉及泅渡了。 Day2 翻越两个垭口,经过2条峡谷,耗时8小时。 ![]() 这一条线路是2024年规划的,但因为去年S磕船底顶5天重装环线,所以一直都没有排出时间,12月在海哥覠哥的协助下,终于完成5天重装环线,就把这条线路列入行程中了。 1月,刚过冬至,夜长日短,除了山路不滑之外,白天时间太短,不太适合探线,即使部分线路都已经走过,但始终有未曾涉足的路段,不好估计行程时间,因此保险起见,天没亮就出发了。 第一天行程会翻越三个垭口,经过3条峡谷,其中金矿4坑5坑往落日的那段线路约5公里没走过,未知因素较多,因此天没亮6:30联山出发,前段路况太熟悉,基本没太多休息,争取留更多的时间在西坑窝A垭口下落日那段路。 第一天前半段基本在我们的估计之内,中午12点到达西坑窝A垭口,后半段就失算了,没想到在垭口往金矿4坑5坑段,单纯找路都花了1小时,接近2点才到达第四第五矿坑,然后沿着山沟又花了近4小时才到达落日峡谷,刚扎营就已经天黑了。 ![]() ![]() ![]() ![]() 耗时2小时,8:30到达西坑窝河前垭口,路上我还念叨,这回经过垭口,把上回环船收集整理的垭口垃圾给带走吧,上回覠哥现场整理了2袋,这回我们负重少,就一人一袋把垃圾背走,不然一直在那里。我记得有红牛罐子、矿泉水瓶、功能饮料瓶等,估计有4、5斤。 可等我爬上垭口,太意外了,两袋垃圾没有了,也不知道是我上回发的朋友圈希望山友经过此垭口能接力环保的建议起作用了,还是山友山民经过顺带背走了,总之垭口干干净净,没有遗留垃圾。 这比看到美丽的景色更兴奋更愉悦! |
![]() 讨厌的碎石坡开始了,但这一次走比五年前好了很多,五年前碎石坡上覆盖很多粉尘,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都会粉尘滚滚,鞋子裤腿脏得不行,估计这几年也被来往的山友把粉尘给踩没了,又或许这些年的雨水给冲刷干净了,只剩下碎石块。 西坑窝A垭口后的拱林子 中午12点,在计划时间内到达西坑窝A垭口,传统线是转右往矿洞工棚方向走,一段山脊线后就会与西坑窝B接在一起,这回我们是往左边方向,寻找金矿剩余的2个矿坑,以及沿着山沟下落日大峡谷。 目前遗留下来的金矿有五矿坑,三个矿坑在西坑窝A上,两个矿坑在翻过西坑窝A垭口下行路线上。前三个矿坑较容易到达,后两个矿坑的古道是十年前矿工修建的,由于近十年国家禁止私采矿,已无人维护原有崖边栈道,而近两年也少有山友走这两矿坑下落日峡谷,因此由山民开出来的古道已荆棘丛生藤蔓肆长,路迹难寻。两个傻子找不到路了 这一段迷糊了足足一小时,原本我已经走在正确路迹上,但搭档说偏离轨迹了,又把我叫回去了,往山脊上切。无论我们怎么开路,都发现无法顺利跨过山脊一段地裂缝,地裂缝平均都有一米多宽,有些地方深不见底,最浅的地方也有2米深,即使找到树根搭把脚跨过去了,前路也完全找不到路迹。按理说虽然矿洞已经被遗弃,但毕竟是10年前的矿洞工棚,长期住着人,即使古道长草,也不可能完全覆盖路迹,明显我们按照轨迹是走不通的。 找路过程中,我提出几次往我之前看到痕迹那段下行,虽然有点陡峭,但可以往山沟方向走,始终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尝试。如果山脊下去,很有可能孤峰下不去,但由于我建议的方向偏离轨迹方向,搭档不把轨迹周围的山脊蹚平都不愿意偏离轨迹。心里骂了他无数次,太固执,冥顽不化! 我们两人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他属于科学派,走错了就会返回找路口,我是属于通灵派,走不通了就直接开路。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对,即使我开路也能接上轨迹,但花的时间会更长,体能精力也消耗更大。以至于熟悉我们的老朋友只要听到我们在开路,就笑称“丁妈线”,只要群里有人问我们是否安全,总有人搭把嘴,“没事,标哥在”。 这回着实也不怪搭档,毕竟轨迹时间远久,路迹也会变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轨迹原地图发生变更,当前人用的地图版本跟我们地图版本不同的时候,也会让轨迹发生偏移。但说实在话,能让我们两人都同时迷糊1小时,找不到路的情况,真的很少! 这就是我个人相当不赞成一些山友的做法,看了游记喜欢线路,在不进一步了解线路情况下,贸然冲动开走。而且为了求胜心,2天重装走的线路,他要1天速穿干完,这是对自己以及队友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另外,一些断崖需要绕行的轨迹,我们不公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轨迹根本没办法显示20米以内的断崖,绕行角度如果很巧妙,是无法从轨迹、照片或者游记中研读出来的,而像我一样把游记用上万字尽量写清楚的少之又少,那样随便找条轨迹就走,合适吗? 可很无奈,总有人怨恨我们不公开船底顶非传统线轨迹,很认真的回复这类人,请对自己生命负责,别人没义务照顾和理会这样的情绪,尤其是风险较高的线路。终于回到正道上,这条古道应该至少2年没人走了!古道都被厥草藤蔓覆盖了。气急败坏的我当然拍段视频骂一下。 |
![]() 通往4、5矿洞的路段有两个危险点,一个是矿洞工棚上的崖边缺口,原本留有矿工为了方便行走修的栈道,但该木栈道年久失修,需要重新维护并小心通过。在没有新栈道修好之前,尽量不要将全身重量压在上面。 另一个危险点在下行矿洞边上陡崖,原有木质扶手,现也年久失修,木质腐烂。 通行崖壁缺口动作虽然笨拙,但是最安全的走法,由头到尾没有借助人工栈道物,踩的是岩壁,卸包通行。视频记录下这段狼狈的跨越! 必须表扬两步路,之前插入视频都是小小一坨,搞得看得不清晰,版面不好看,现在可以全版显示,很棒。就是不知道视频太多,能否顺利发布,发布之后山友们阅读游记会不会有遗缺或是打不开,先放上去吧,毕竟视频比照片更好说明现场情况。 两步路户外助手在不断进步,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