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46

主题

其它

让我们回到久违的精神家园(转贴)

[复制链接] 查看:2827 | 回复:1
发表于 2007-8-10 15:2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转自格桑花, 感谢!

“公益是什么?”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可能很多人会回答:“公益就是捐钱”,“公益就是做好事”,“公益就是突然良心发现”……很少有人会把“公益”这两个字和自己的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只要你仔细体会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如果不允许你对任何人表示任何同情,那种感觉会比生理上的饥饿、疲倦甚至疼痛还要糟糕得多。

  崔乃夫:  每个人都是公益的主角  崔乃夫,原民政部部长,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老退休以后,一度不愿意再接受媒体采访,但是当我们提到“公益活动最重要的参加者是老百姓而非富豪”的时候,崔老的话匣子打开了。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您曾经提到过,老百姓才是公益活动的主体,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崔乃夫:公益的核心是“泛爱”。我们提倡大家参与公益活动,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有困难的人募捐钱财。现在大家对“公益”这个词的理解往往有些偏颇,认为非要把钱捐出来,才算是参加了公益活动,才算是公益的行为。其实“公益”的本意不在于出钱,而在于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送一个迷路的小孩回家是公益行为,帮一位老人过马路是公益行为,甚至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公益行为。公益最重要的目的是倡导爱,倡导一个互相帮助的和谐社会。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大都很善良,很有爱心,但这种爱心只潜藏于民众的心灵深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激发民众的爱心。怎么唤起呢?就是通过宣传现代公益理念,培育一种公益精神。


  星期日:您谈到“公益精神”这个词语,它是什么意思?  崔乃夫:公益精神是一种回馈社会的理念,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营养。公益精神是公益事业的文化基因,它需要长期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认为至少需要通过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培育这样一种公益的基因,公益的理念。最重要的是从现代开始,需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播下去的是公益的种子,将来收获的就是公益事业的庞大后备军和热心支持者。  星期日: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公益事业的热心支持者,有富人,也有不富裕的人,可是他们的公益行为很难按照他们的愿望坚持下来。


  崔乃夫:是的。凭借个人的力量去搞公益事业,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公益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是一种个人行为,某个人有钱了,或者是有这个善心,要做点善事,慢慢地就想把钱委托给某个组织来代理他行善,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形成公益组织。现在我们国家的公益组织还处在幼年阶段,很多方面不完善。许多人自己去搞公益活动,这只是公益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在邢台有一个年轻人,自己办企业挣了钱,想回报社会,就收留了几十个孤儿。后来他的企业经营不善,可是孩子们要上学,要吃的穿的,他就养不起了。为了让这些孩子继续生活,这个小伙子竟然要去卖肾!慈善会曾经帮助过他,民政部门也曾经帮助过他,可是我们也没有能力一直帮下去。他的事情让我们很痛心。  星期日:那么我们是否不应该过多鼓励这样的公益行为?  崔乃夫:那倒不是。公益的主体是老百姓,不管中国还是外国都是这样。我们希望老百姓能够通过公益组织来实现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只凭借自己的力量。许多国家的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NPO,发展是相当完善的。他们的民众要参与公益活动或者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NPO。但是我们国家的NPO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关的法规政策还不尽完善。当年中华慈善总会为山西捐献1万口井,每口井的募集资金是800元人民币。慈善总会负责筹备善款,再由地方民政部门实施。这是天大的好事。但钱一到了下面,到了基层,就无法控制。往往有被挪用的情况发生。是不是真正打了这么多井,因为当地环境交通不方便,你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检查。这样,我们在上面就无法落实,也无法向捐助者交代。做公益事业需要募集资金。但当财富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难保证不会出问题。因为人类对财富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欲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法律上,从制度上去规范。


  保罗·鲍曼:  公益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保罗·鲍曼,美国《公益杂志》主编。他从公益的视角看待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现象。“公众利益无处不在,从十几岁的社区小义工,到70岁住在老人之家接受志愿者帮助的老人,我们的一生都会和公益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星期日新闻晨报:我们常常在一些美国影片里看到,社区里有许多老老少少志愿者快快乐乐地帮助别人。在现实中,情况是这样的吗?  保罗·鲍曼:是的,各个社区的情况可能会有不同,但我们的确拥有一支志愿者大军。当孩子们还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就被要求去做义工,这是规定。大概每个孩子在上大学之前都必须要有六十个小时的义工工作经历,但通常的情况是,很多孩子会工作到两三百个小时。他们在社区里帮助别人修房子,陪老人聊天,在幼儿园里照顾小孩等等。有些孩子甚至会自费去南美、非洲等地的一些贫困地区做志愿者。这些工作对他们的一生意义重大。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可以学习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明白,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会获得内心的快乐和安宁。这也正是很多孩子乐此不疲的原因。


  星期日:那么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成为公益事业的主力军了。  保罗:是的。美国有很多基金会,他们接受各界的捐赠,招募志愿者,用来从事某个或者某几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以及专业帮助,比如癌症基金会、帕金森氏综合症基金会等,他们用募捐的资金支持相关的科研项目,招募志愿者接受临床药物实验,给一些有经济困难的人提供一些免费医疗等等。再比如环境保护基金会,他们也会支持相关的科研,请志愿者进行环境考察、环保宣传等等。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益项目,为之出钱或者出力。你知道,成年人的工作环境是充满竞争和压力的,这些东西会使人情冷漠。一整天的忙碌之后,人们往往感到空虚。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休闲放松,更需要精神上的补给。参加公益活动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之一。经常听到外国人说美国人很热情,呵呵,这是因为在美国有互相帮助的氛围。我们向别人微笑,向别人提供帮助,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星期日:这么说公益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外,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不是也会和公益密切相关?  保罗:公益并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慰藉,它无处不在。我举个常见的例子。美国政府如果要做一项决策,不管是政治决策、经济决策还是军事决策,公众利益都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项政策有可能损害到公众利益———这里的“公众”不仅指美国公民,有时候也涉及到其他国家的公民———那么这项政策就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如果政府要增加一项税收,那么我们就要看这个税向哪些人征集,它是否会让本来就不富裕的人更加穷困,我们还要看它的使用是否对民众有利。再比如,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公益性杂志和网站都撰文批评政府的做法,因为他们伤害到了伊拉克平民,同时也伤害到了善良的美国民众。这和我们倡导的和平互助是相悖的。每件事情都可以从公益的角度加以诠释,而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从精神上给人以方向。


  盛邦和:  用公益滋养我们的灵魂  盛邦和,上海财经大学历史和文化哲学教授、博导,研究儒家思想演进的资深学者。“我们的灵魂很饥饿,我们的内心常常感到空虚和彷徨,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些荒芜。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些支撑,而这些精神上的支撑,往往来自古老中国文化传统,来自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爱。”   


星期日新闻晨报:我们在参与这些公益活动的时候,总想给它寻找一个根源。您对这个怎么看?  


盛邦和:中国公益的根源当然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儒家思想应该说是中国的道德根基。不管你是否懂得它、是否认可它,只要你在中国成长,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公益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思想之间是有联系的。  


星期日:说到儒家思想,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字就是“仁”。“仁”这个字什么意思呢?  


盛邦和:“仁”,“人”旁边一个“二”,也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这个字是告诫统治者,要把人看作人,对人施仁政。把这个字放大一点,就是人和人之间要有“仁爱之心”,人对人要有博爱,从而使社会和谐。这个字再发展演进,就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现代的阐释:“仁”就是要以普遍之心看人,它蕴含了平等的意思。  


星期日:我们的交谈中出现了“博爱”和“平等”这两个词,它和公益之间显然是有联系的。  


盛邦和:“博爱”和公益的关系无需解释。心怀平等的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会产生同情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群体之中。从单个的“人”,到两个人的“仁”,再到一群人的“众”,这其中存在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一个人的时候,你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两个人的时候,要对别人有仁爱之心,而在群体之中,则要融入“众”,关心公众的利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在他的“新民”思想里提到,人,既要有“私德”,又要有“公德”;既要有“私益”,又要有“公益”。这样的人是“新民”,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文明和精神的社会,也是安定的社会。


  星期日: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公益有什么意义呢?  盛邦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经济世界,一个是义理世界。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种快乐、两种痛苦,两种富有、两种贫困。很多人在自己的经济世界里达到小康了,在义理世界里可能还在温饱线以下,还感到困惑和贫困。他们很少有义理世界的快乐,而这却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不能缺少的。公益活动在我看来就是义理世界的事,它和有钱无钱、钱多钱少无关,它带给人们的是内心的快乐。公益就像一个无声的号召,它告诉人们,这里还有另一个世界,在这里可以找到内心的充实和富裕。

发表于 2007-8-11 16:17 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船 于 2007-8-10 15:25 发表 转自格桑花, 感谢!如果不允许你对任何人表示任何同情,那种感觉会比生理上的饥饿、疲倦甚至疼痛还要糟糕得多 ...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