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西北

合肥华山鳌太穿越记录,航迹航点在126楼。

[复制链接] 查看:130559 | 回复:65
发表于 2012-7-30 19:07 6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合肥华山论剑 于 2012-7-30 19:08 编辑

合肥华山鳌太穿越记录,航迹航点在126楼。
合肥华山鳌太穿越记录,航迹航点在126楼。
早晨的秦岭山脉

IMG_4473_副本.jpg

发表于 2012-8-29 16:55 62 显示全部帖子

尘中埃 发表于 2012-8-14 09:36 感谢分享,塔三的水源坐标是不是不对呢。无法定位 ...


塔三的水源坐标是深圳队的汉堡提供的,他们在路上找到了水,应该没有问题的,
你调整一下GPS的《度、分、秒》格式看看可行
发表于 2012-8-29 17:07 6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合肥华山论剑 于 2012-8-29 17:09 编辑

    五、鳌太徒步穿越第五天

    时    间:2012626 天气:晴转中雨

    出发时间:上午830,到达营地时间:14:30

    穿越行程:金字塔垭口2800营地西源营地,

    穿越航迹:航迹在126

    翻越高山:大太白梁、跑马梁。

    早起,天气竟然晴了,昨晚上呼啸的山风竟然也停了,没有一丝的风,没有一丝的雨,远处的山峰之中飘荡在朵朵云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秦岭多变的气候,我往山坡上走了一段,找了个位置,想拍摄太阳日出云海景观。实际上,只有一片朝霞出现在大太白梁的山腰,没有任何风景。之后返回营地整理装备。

        风格早上已经没有再提要下撤的话语,因为死在下撤的途中,还不如走在求生的路上。在去墨脱的督促下,我们穿上湿透了的袜子,再穿上湿透了的鞋子,整装出发。

    通过GPS的路程判断,今天是最重要最艰难的一次考验。先要穿越过太白梁,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九重天的太白梁。然后从东源穿越重重迷雾上到万仙阵,再走40里跑马梁到达美丽迷人的大爷海。

由于我比风格他们后吃早饭,就晚出发半小时,我独自一人开始翻越太白梁,还是满山的石海,没有路径,只有一个劲的往上爬,强度确实很大。

     在石海上行走,要注意正确使用手杖。勿将手杖收紧带缠绕手腕,手杖落点不好或者插入岩石缝中就会出现将人带走或者跌倒,现实中,攀登石海。只要不滑倒,就是成功。

    我四肢并用,左跳右越。翻过了一层又一层的石海,有意思的是,当认为到太白梁顶了,可是上去还是一个平台,再继续爬吧,一共九层石海。直到看见了几根木桩。才是真正到了太白梁顶。

    海拔3450 风格和去墨脱看见我上来了就立即出发,不想给我一点喘息的机会,我想照个像都没有人,不过我听见后面传来了声音,就想好歹要找个相吧,于是还是让他们俩先走,我停下休息一会,掏出我背了5天的可乐,畅饮了一口,那天甜甜的滋味真让人回味,平时很少喝可乐的我此刻感觉可乐是如此的爽口。

    后面上来的是小土,深圳队的强驴,还有淄博队的一位年近60的驴友,我们相互拍了几张照片,就迅速下山。

    下山先走的还是一片片草甸,石海并不是很多,路径也非常明显,没有什么难度,天气这时很给力,太阳慢慢的露了出来,我甚至想着明天登顶拔仙台那晴空万里的景象。然而这只是我的美梦罢了。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到达东源小树林前的一大片草地,远处的跑马梁已经触手可及,这时没有了路,是一片树林,按照轨迹在杂草丛生中胡乱的前进,走了3分钟,一条明显的小径展现在面前,有了方向就没有再看轨迹,不一会就走到了下面的草甸。

    去墨脱和风格已经在下面等着我们,汇合后,路边正好有几个小水坑,我们和淄博队一起补充了水源,然后向万仙阵冲击。一路除了草甸就是石海,只有不停地拔高,不停地朝着顶峰进军,约莫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万仙阵。

    一排排玛尼堆展现在眼前,闲着无聊我也堆了一个,期待上天能给我一些好运。

    这个时候,大雨而至,而且越下越大。反正大家已经习惯了。也没指望天气能够变好了。

    背起背包迅速出发,很快我就看到了雷公庙。破败的雷公庙。天公不是不作美,雷公不是不使坏。好好的庙,偏偏被雷公打坏。

和淄博队一起吃了简单的路餐。就独自出发了。

前面就是四十里跑马梁。意思是可以供马儿奔跑的山梁或山脊,说明此处一定很开阔,而四十里则是这道梁的长度。

        事实上,这道梁并不适合马儿奔跑,它的表面布满了冰川期遗留下来的碎石,如果马儿在上边飞奔,难免会受羁绊而跌倒。因此,跑马梁大概是人们为了凸显它的美丽而臆想的名字罢了。

    跑马梁上我一直在想,鳌太穿越不是能够看到动物吗?什么羚牛、青羊、金鸡、红腹角雉、血雉 林麝等,尤其不是能够能看到无数只羚牛吗?不是能够看到无数种植物药物吗?各种松树、冷杉、红杉、太白米、桃儿七等在那呢;特别是独叶草、紫斑牡丹等稀有种类,还有著名的太白茶呢?奇木怪异、鲜花遍地、杜鹃怒放的盛景如何欣赏呢。

这几天我看到的动物就是一群野鸡及零散的杜鹃

        一切皆不可能了。动物也是有感悟的动物,大雨季节,动物们也在寻找自保,它们早都不知去向,在一个你不可能看到的地方,在寻找自我温暖呢,至于植物,你看到了,你能够欣赏它吗?你还是先考虑你的安全为重要啊!

跑马梁的雾越来越浓,雨也越来越大,甚至还下起了冰雹,拍打着让你睁不开眼睛。根本没有任何风景所言,这时我们能够做的只有艰苦前行,摆脱险境。

    幸好,跑马梁的路上用很多红漆画了红箭头作为路标,并且把不平整的地方进行了堆砌。所以就没有了找路之苦,这也是我们一路感觉最温馨的红箭头。

    河南三门峡队的一个驴友说了一句很好的话,我记住了

    感动的红雨披,温暖的红箭头。。。。。

      浑身湿透。还是浑身湿透。特别劳累过度,还是特别劳累过度。因为是看到了希望,也绝无任何后退的可能,所以咬着牙在坚持着。

    终于看见了大爷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冰水雪三重天。原野里突然出现这片海,如同在沙漠里突然看见一片湖水。

       太冷了。我们迅速钻进大爷海接待站。穿越鳌太到这里的人,再也没人愿意再在外面扎帐篷。一晚上七十元的住宿费,没有人不愿意掏了。毕竟,再也没有人经得起温暖的诱惑,全部住进了房屋。

    我脱下湿透了的衣服。我用体温在烘烤着自己。大家都在庆祝自己穿越成功。虽然还有一天的行程,才能够下到汤峪,下到山脚下。

    本来,原计划今天还要登上太白山主峰拔仙台的,大家没有一个愿意再动弹了。只能够明天早上去登顶了。

不过今天这天气想看看拔仙台,估计什么也看不清,只因雨下得太大了。

     

发表于 2012-10-8 15:50 64 显示全部帖子
近期果果在快到2800营地的山坡上独自扎营五天的事件被驴友们吵的沸沸扬扬,
根据网上所说的情况:
个人认为,如果当时队友能回去找果果一下,走到她扎营的地方只要40分钟左右,
或者果果自己再往前走一点,那个叉路口的两条路走下去都是到2800营地。
就会避免果果独自扎营事件的发生。
所以说户外穿越团队精神、自我能力二者都缺一不可。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20 12:25 6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合肥华山论剑 于 2013-4-11 18:01 编辑

      六、鳌太徒步穿越第六天
      时    间:2012年6月27日  天气:中雨
      出发时间:上午7:30,到达汤峪时间:12:00
     穿越行程:登顶拔仙台---大爷海—大小文公庙—汤峪
     穿越航迹:航迹在126楼
     夜已深,住宿在房间的驴友都在诉说着各种艰辛,各种苦难,各种风雨,河南三门峡的几位大哥在推杯换盏期间甚至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没有人愿意去自虐,没有人愿意做苦逼,没有人愿意放弃生命,虽然我们的鳌太穿越不需要攀登珠峰的技术和力量,不需要穿越大羌塘的艰辛和耐力,但是男子汉的勇气和决心却必不可少。
      一盏忽明忽暗的灯在房间里闪耀着,伴随着太白山的风雨呼啸声,屋内此起彼伏的鼾声,我们都甜蜜的进入了梦乡。
      天亮,外面风雨依旧,暖暖的被窝,大家都赖在床上不愿动弹,似乎没有人想去登顶拔仙台。
      不登顶,就不是完美的穿越。我心里默默的念着。
      我迅速的穿上冲锋衣,然而当温暖的双脚踏进冰冷的鞋里时,我感觉整个骨头都被冻麻木了,这才是整正的冰火两重天。
      舀水把最后的面条,香肠都一锅煮进去,吃一顿香喷喷的山野早餐。
      去墨脱,风格和父子兵都已经准备好,我们五人轻装上阵,推开寒风呼啸的大门,消失在雨雾之中。
      尽管坡很陡,路很窄,雾很浓,雨很大,但是我们已经早已习惯,早已将一切不利因素置之度外,现在只有一个目的---登顶拔仙台
      出发前接待站的老板说,你们上去估计要一个小时,然而在去墨脱和我的带动下,部队训练出来的速度再一次显现,仅仅20分钟,我们就飞奔到了太白之巅。
      山顶一座倒塌废弃的破庙矗立在高山之巅,仰望着整个中华大地,3767的高度,是中国中东部最高山峰。

      山高人为峰,虽然大雾和风雨掩盖了一切风景,但成功登顶的喜悦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去,只要出发了就是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合影后,回到大爷海接待站,在上厕所的间隙,我看到了后面满山坡的垃圾,我的心瞬间被震动,在大自然面前,所有的人只是匆匆过客,虽然最终我们都无处可逃,但善待自然中的一切,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善待我们的后人。
      “不留痕迹”是国际登山家们通用的法则。
      我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怎么做,我只能管好我自己。
       环保从你我做起,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的山野。
      继续背上沉重的背包,走向那曲折的下山路。太白山任然刮着八级以上的狂风,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但归家之路却让我们忘掉了这一切。
      终于到达汤峪,终于告别无人区,终于重返人间烟火。
      当去墨脱打通爱人电话时,我听见那边传来了一个妻子抽泣的哭声,此刻,家人的关爱才是人生最大幸福。
      坐上大巴,到达西安,入住七贤庄国际青年旅社,我的鳌太穿越终于圆满完成。
      但这只是开始,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更多的雪山等着我去攀登。(完)

发表于 2013-5-13 17:29 66 显示全部帖子
航迹在126楼。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