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091

主题

鞍山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复制链接] 查看:6198 | 回复:9
发表于 2012-8-22 15:19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引言

秦岭一个神秘并且有着悠久传说的地方,秦岭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华夏大地的重要山脉。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敦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

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为了实现户外爱好者的梦想,相约了两个朋友准备的些户外装备我们上路了。

路上

送别的朋友含着眼泪,开动的火车渐渐远走,我们回到座位上,心情好了许多,知道未来的几天里我们三个将要相互帮助,完成这艰难的历程,一路车站认识了好多朋友,了解了很多口音,长话短说几经周折我们到了宝鸡预定到的酒店修整准备出发。次日无话到达了塘口,面对眼前的山我是能说我看到了山。这里我要插上一句,“因为在经历了鳌太之后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大山,我经历了所以我现在只管我眼前看到的叫山”。面对村民的热情和各地旅游的笑脸我们的心是喜悦的,可他们听到我们是穿越鳌太都是很佩服和不相信再给我们指引道路的同时不断的劝阻我们不行就下撤,我知道这是好意,可我有心中那种不服的劲头。这里我要感谢你们我们身边路过的驴友。三个人最后检查一遍装备,整理好后我们便出发了。在山间的小路行进,感觉装备的沉重,我知道这只是徒步开始的第一个症状,等身体支撑习惯了后背的负重之后,我们的挑战才真正的开始,尽量放慢自己的速度,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这是我一项开始徒步穿越的习惯。慢慢的我们三人走进了原始的大山。

目标2900

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天我们的目标是 2900营地,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中我们向上攀登着,在前后相互照应的情况下我们前进着。山神面对我们这些本不该出现的客人发起了第一项考研,雨飘飘洒洒落了下来。穿上雨衣继续我们的行程,可走着走着发现我们脚下的路竟然不知不觉的消失了,本来上山的时候听当地的驴友说一直都有上山的路,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们走错了,可回去的路也消失在了雨水与草丛交织之中,确定了方向我们准备发扬我们开拓的精神,遇林开路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可惜本次进山为了避免长途坐车的检查,我们没有带刀,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手开路了,定准我们的方向在丛林中我们摸索着前进,这样的登山本来就很艰难,再加上我们的装备,一路下来我们的体力开始透支,我们的毅力开始磨灭,天已经渐渐的黑了下来,可我们还没有找到山间的小路,就在这时潘乐乐竟然一脚踩进了地洞里,当时他夏的不轻直喊快来拉我一把,我知道今天也只能进行到这里了,如果天黑下来我们在丛林里就更找不准方向了,于是小松和我商定我们就在这里找个可以搭建帐篷的地方安顿下来吧。简单的找了一个可以搭建一顶帐篷的地方,我们开始做饭,尽量在黑夜降临气温下降前安顿好睡觉,说实在的这个地方都是很难得的,四周的丛林还是山坡,想在这一夜回复全部体力基本上不可能了,带着潮湿,带着疲惫,简单的进食之后我们便转进帐篷里休息,高海拔的环境想早些入眠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在以往的经验里没有过的,虽然疲惫,但还是无法睡去,三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身体无法躺的舒服一点,心里还想着明天的路要走吗走才可以离开这丛林回归的小路上。就在胡思乱想中我隐约的听到了帐篷外面有动静,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在鳌山里有着各种动物的传说,羚牛,黄羊还好说,熊和豹子我们怎么应付。不过现在如果遇到了我也只能凭借以往的户外经验来对应了。国家的法律为什么制定成人伤害动物就要判刑,动物伤害人就没事。不过现在我们要是碰面法律也不在我的考虑之中了,保命才是关键。检查了下自己的装备看用什么可以防身,才发现唯一可以使用的就是我的冰镐,这东西的杀伤力基本和木棍差不多,有就比没有好。打定注意我便开始聆听外面的动静,一会在我们帐篷的上面,一会在我们帐篷的左侧,反正从声音判断是在围着我们的帐篷转来转去,可能是在观察这突然出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好多次的冲动我想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在外面乱转,可一想到冲动是魔鬼我只好强按住自己的好奇,做到敌不动我不动的状态,就这样僵持,我慢慢的睡去了。今天的目标是达不到了,希望明天我们能找到小路。没有想到大自然给我们的第一个考研是个连环的。

再寻出路

清晨的山里空气永远是那么清新,无论你在什么环境,大自然总会慷慨的展示给你它的美丽,悦耳的鸟声,清新的空气。天亮了,我们钻出帐篷,发现外面不是很冷,简单的吃过早饭收拾好装备,我们要完成昨天没有到达的目标。2900定好了方向我们开始前进,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我们就找不到上山的小路或者到达不了指定的营地吗,信心满满的我们出发了,可没有想到多久山神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考验又开始了,湿滑的山路,时停时下的雨水,还有一眼往不到头的丛林,每一种考研都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确定自己的目标前进。为目标做出的行动是要有代价的,在丛林里穿越,体力的消耗,雨水的浸泡,为了不迷失方向不丢失队员,我们保持好队形,确保每一步都很稳妥不至于掉进洞里,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翻越,在杂草重生的森林里穿行。每个小时的过去都只能代表我们走过了一段山路,可我们的目标却不知道是近了还是远了。但我们这个简单的队伍坚持着,努力着不放弃的继续攀登着。中午我们也顾不得吃饭,抓紧时间寻找我们的出路面对山神给我们的考验。人的毅力真的可以战胜一切,就在我们期盼阳光,期盼山顶,期盼那条山间小路的时候,我穿过了密林,看到了小路,第一脚踩在上面的时候,我发誓,再也不会离开路了。我的两个兄弟见到路的时候也笑了,简单的在小路上前进了一段后我们找到了休息的地方,此时的阳光明,媚碧蓝的天空一下扫去了前两天的阴霾,打开包袱让所有潮湿的东西晒晒太阳,就这样我们懒散的享受上天的恩赐,浑身干爽的感觉回复体力就是特别快,上山的时候小松说我们的运气都在小五台用光了,可我觉得不是这样一直都觉得我在福气就会一直在。看着这一地的装备真难想象我们要带这么多装备登山,沐浴阳光固然是幸福的,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很简单就可以得到,可就在幸福中的人们永远看不到什么是幸福。话说回来路在我们脚下现在我们才走了7分之一不到,要按时间穿越完成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因为它关注着我们的食品和体能消耗,抓紧时间在晒完所有装备后整装出发。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确要不在丛林里乱转好的多行程也快了很多,讨论着我们是不是越过了2900,幻想着前面面临的困难,脚下不停的赶着路,越过草地,越过树林,越过山脊,就在傍晚的时候我们抵达了2900.回想这一天的路程,今天我们是上山的第二天了,在营地可以好好的修整,真的很幸福。上山以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好好的做顿饭吃,各自忙着各自该做的事情很快夜幕就降临了,好在今天我们这是正经儿的营地,宽敞平坦的地势做什么都很方便,就在这时我闻到了久别的米饭香,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进入陕西就没有我们东北的大米了,大部分是面食,我们都很开心的凑到小松的身边等待着米饭出国的那一刻,闻着炖菜的香味,这一刻我们是幸福的。可我们要面临高山地区的第二种考研了,在这种高度米饭是不会完全熟的只有在高原生活的朋友才能知道这里的沸点很低,所以米饭永远是只表面熟了而心还是硬的,为了不浪费这进山后的第一顿大米,我们觉得就这样吃也算不错了,其实在这种环境下幸福真的唾手可得,虽然这顿饭不如在家里或酒店里的可口,可现在这种情况那简直是美味。三个大小伙子一顿风卷残云,只有一个个感觉香,还有就是终于吃饱了。收拾妥当回到帐篷里,我看着外面的夜空,一片漆黑,看来今夜会是一个连雨夜,还好我们的帐篷都是经过考验的。夜风袭来有了丝丝凉意,关好帐门,好好的休息一晚吧,白天已经很疲惫了可在该海拔还是无法在图半夜入睡,就这样听着外面的雨声,风声,尽量让自己不去乱想,时醒时迷的睡着。

雾迷鳌山

清晨的空气依旧那么灿烂,我们萎缩在帐篷里等着山上的气温回升,大约到了8点左右太阳光才完全的冲破雾气,气温回升了我们也可以出来走动下了,顺便把昨夜临时的东西再晒一下,大家又开始忙各自的事情,时间飞逝转眼十点多了,整装出发,越过一段树林我们来到了盆景园,亲眼看到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现在虽然不是花开的季节,但我们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花海洋的迹象,很多叫不上来名字的花,虽然现在不是盛开的季节,但看着风干后的花冠一样很简单的就可以想象得到盛开时的情景,好大的一片,心中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路是漫长的,但有美丽的景色就不会枯燥,按计划今天我们应该抵达药王庙或者是水窝营地,我们还需要加紧脚步。回想前两天的路现在我们真的好轻松,看着鳌山大梁上的风景,感受那种无人区的空旷自由和放纵,自然的神奇,天地间万物的变化。你的心会有种被超脱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户外。早饭吃的很晚,中午我们就没有好好的吃什么只是谁饿了就自己简单的在休息的时候吃点,我们走过了一望无际的山顶草原,没走到达这里亲身体会是永远不可能想象山顶草原是什么样子,我们翻越没有路迹的石阵,我们在被这美丽不成见过的风景所感染的时候,第三种考研悄悄的降临到我们身边,鳌山的大梁真的好大,因为起了雾我们只能按着小路前进,可是当我们发觉迷路的时候已经晚了,可又下起了雨,雾好大,雨水不断的侵蚀我们的装备,没有寻觅到导航架,我们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样只能按着脚下的路盲目的前进,只要不离开路,我想总不会迷失吧。可走着走着,我发现我们开始下山了,根据我的经验判断这是不对的,至少到达大梁后我们还要翻越两个山头才会到达水窝营地,而且没有看到药王庙就开始下降了。于是我们停下来修整,修整的地方还是不错的看起来是片营地,因为起雾下雨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电话和GPS都没有办法拿出来使用,一旦坏了我们的方位保障就没有了。选了一块适合的地方我们简单的休息等待着雨停下来,回想前三天的路程,现在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这条路可能是鳌山南北穿越的线路,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离开困境,不过我们将带着遗憾等待下次的穿越,我也不甘心这样。另一条就是按原路返回到大梁上面,从新找到鳌太东西穿越的路线,不过走这条路我们面临的考验还有多少不说,考虑队员的体力消耗,未来将多走几天才能下山,还有要离开现在的这条路,要记得我在重回道路上的时候知道路没了将面临什么,没有路的恐惧还没有消失可又要面对了,渐渐的思考中雨小了许多,看好时机我从包里拿出定位地图,了解了我们的位置,有询问了下大家的建议,我们三个人中最首先是小松他上山是就面临感冒发烧,一直在用药控制着,再下来就是潘乐乐,这两天的行程下来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树懒,还有个别名叫永不掉队,还有个新的网名叫阴魂不散,因为他一直在我们后面,每次说话的第一句就是等等我,我快不行了,可我们都感觉的到就算我们都倒下他还是会一直这样走下去。综合以上所有的情况最后我们大家决定继续我们的行程,这种选择表明了我们这个队伍穿越鳌太的信念,也是这种信念让我们在未来的四天里通过了各种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考验。

                                                       未完待续,我能够穿越鳌太回来要感谢我上山过程中遇到的旅游乐翻天群体、陕西的父子,还有半路遇到的没有告诉我名字的朋友。在此真诚的谢谢你们给我的鳌山信息。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8-22 15:35 2 显示全部帖子
在这里我祈祷21号新闻报道的在鳌山失踪的那五名朋友能够安全的回家。
发表于 2012-8-25 16:31 3 显示全部帖子
感谢各位支持,鞍山的驴友,有机会聚下,打造一个和谐的团队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12-8-25 16:40 4 显示全部帖子
   接前文
艰难的攀登我们回到了鳌山大梁之上,雾还是没有散去,雨小了许多,在大梁之上我感觉到鳌山的磅礴气势,山顶竟然如此的宽广,在迷雾中寻找另一条路线,这种难度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由于起雾我一直感觉天就快要黑下来了,这种山顶虽然看起来一望无际,平坦开阔但地面全是坑坑洼洼,加上雨水我肯定附近是没有办法露营的地方,找到路我们才能继续前进好找到营地,与时间赛跑就这样开始了,大自然再次展示了它的神奇总会给坚定信心的人留下希望,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建筑,巨石搭建错落有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药王庙,说句心里话,如果人道这里为家人祈福平安健康,那可以算是很诚心的了,他的灵验在以后的几天也同样的应验了,三个巨石搭建的建筑中间的那堆巨石上有间很简约的房子,里面就是药王,也有人叫这里药王洞,不过我没有看出来哪里有洞,有了实际的明确方位,心情固然好了许多,放下沉重的装备,让自己的心理和体能都好好的休息下,这时的雨已经停了,雾没有完全的散但也淡了许多,可以看到几百米外的情景了,抬头望着天空透下来的几缕阳光,此地的神圣,我们心中的希望被无形的放大了很多。欢快雀跃的留影,拜别药王,我们继续踏上我们的征程。
夜爬荞麦岭
过了药王庙就代表我们离开的鳌山山顶,路虽然不明显但这对于我们已经算是很好的路了,就这样赶着路,慢慢的发现地势有了变化,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羚牛,前面的山坡上有一群移动的物体顿时我停下了脚步,仔细的观察查我不知道遇到羚牛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牛要对人发起进攻,也不次于遇到熊。好在我安静下来后它们也发现了我的存在开始加速移动转到山后面去了,果真山上有动物,可这就代表着真的有熊和豹子,根据我的经验豹子还算好对付,只要敢于僵持面对,豹子是不会硬碰硬的,因为豹子属于偷猎者,可是熊怎么对付呢,希望熊不会喜欢到高海拔的地方游荡。小松也赶了上来可惜他们慢了一步没有看到羚牛,简单的休息,面对高空的阳光现在才5点往前赶点也许就可以到达营地了,小松已经上路了,我也背好装备跟了上去,没有想到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荞麦另的路程,初进荞麦另的时候就被此地的险峻吸引了,因为一项喜欢攀岩的我面对这种险峻的路段 就有种兴奋。锯齿狼牙般的山岭身在其中,望着两边深不见底的悬崖,小心谨慎通过每一步的稳妥支撑点的平衡控制,掌握这些才是平安度过的王道。我在中间小松在前面探路,我照应着后面的乐乐,我真的很佩服他一直能够阴魂不散的跟随我们,这种毅力对于新驴友那是很大的挑战,要知道很多经验老道,经历丰富的老驴友不不敢轻易的挑战鳌太穿越的。徐徐渐进的前进着路难行天黑的也快,没有想到荞麦岭是那么的长,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山,山的磅礴让你在攀爬的过程中就猛慢慢体会到人的渺小。夜幕降临的前一刻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前面的尽头,就这样我们带上了头灯,黑夜在不熟悉的地带夜爬,再加上这种无人区高海拔的压力,要克服这种恐惧保持体力继续前进,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小松在前面已经看不到身影,他说上去到崖顶看看能不能找到地方露营,不过我知道根据资料荞麦岭不过去是找不到营地的,在他探索之后我们在前进的路上相遇了,可是乐却远远的落在了后面,我们打着灯喊着加油鼓励潘乐乐,他还是那样我快不行了但始终保持一个速度慢慢的在后面攀登,要是平时我可能会过去接他一把,可是这个时候我的体能和负重都不允许了,只有让同伴的声音伴随他前进,当我们聚到一起的时候在黑夜海拔3千多的山顶悬崖上,露营无地,后退无路,我们只能前进,大家简短的修整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决定只有夜爬荞麦岭才可以不在这黑暗的深山中迷失,给了大家简单的鼓励,这可是我们开拓新的记录在海拔3千以上的高度,在这样险峻的地带夜爬。坚定信心前进向上,也不知道们翻越了多少个山顶,绕过了多少山梁,回想着我白天看到的荞麦岭的大致地况,今夜不是我们征服荞麦岭就是荞麦岭把我们捆在这里然后失温冻在这里。加油前进,保持队形,我们的毅力再一次的接受考验和磨练。就这样坚持着,前进着攀爬着,毅力够坚强就可以战胜困难,终于在石阵中我攀登到了山顶,漆黑的山顶我尽然看到了心中的光亮,让激动的心情安稳下来,回身给朋友们标明目标,大家都上来后我在山顶立起了此行的又一个玛尼堆,祈福我们平安翻越荞麦岭,(荞麦梁,麦桔岭)这一路我已经为了家人,群友,还有爱人,以及关心我的朋友们堆起了很多个玛尼堆,这是唯一为我自己平安堆的一个,翻越了这里我们的路程也有了新的开始,等大家都翻越过来找到可以安稳的地方露营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午夜了,队友们熟练的忙各自的事情搭建帐篷埋锅做饭,在漆黑的夜里我们冻得只能钻进帐篷里吃饭。疲劳紧张和翻越过艰辛的心情,让我很快的进入睡眠。
无人区
清晨的阳光沐浴着我们的帐篷,沐浴着我。昨晚的疲劳已经不见可经历深深的刻在了我们心中,这块不足200平米的露营地是我们方圆几百米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并没有感觉到高海拔的任何症状,可视化我的队友们都多多少少的有了高反,不过好在不影响行动,轻微的高反提醒着我们这是无人区,这里的海拔在不断的升高,第四天的行程了,我们只有三个人的身影,未来的三天会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当然这是我们没有超出计划的七天行程,如果其中再有迷路,丢失道路,或者起雾我们的行程还要被减缓,在山上的时间将继续延长。这简短的沐浴晨光是珍贵的,抓紧时间进食好整装出发,我只所以说进食是因为高海拔地带已经无法再烹饪出熟的米饭,相应的我们的菜也消耗的所剩不多,只有便携的干粮和备用食品,所以现在的饭菜只是能够维持我们体能消耗的需要就不错了。我们有出发了按计划我们昨晚是应该在水窝营地露营的,可我们没有到达,今天夜晚我们应该抵达2800才是按时间按计划的准确露营点,我和大家交代了情况,今天我们要尽量把丢失的路程赶回来,否者我们的装备食品可能要短缺了,那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充分的能量补给。好在一路上我们的水还是比较充足的,每个露营或每段登山的路上你都可以找到水源,当然这需要你的户外 经验和常识,开始的美景我们已经不去欣赏,只顾穿越一个有一个的山梁,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顶,这里最多见的就是石陈,走过这里的人都叫石海,现在我明白为什么这样叫它了,它是没有大海那样一望无际的宽广,但是身在其中,加上时而出现的雾气,你翻越这片石阵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好像没有尽头,在你眼前总是有一段你走了很久都无法脱离的石头,大大小小在你眼前,你走或不走它都在那里,静静的。我知道这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遗址,也唯有这种冰体移动的力量能带动这些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在这里。不过这些才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我们没有遇到的大石河和就成石海,中午已过,我们遇到了攻略里描述的松树林,我们知道穿越这篇树林就可以抵达2800,眼看胜利就在前面,我们又开始兴奋了。二话不说躲开高空的太阳钻进松树林,穿过他们就可以抵达我们今天计划中的营地,在空旷的山梁行走和在树林里行走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眼前的视野不再开阔,而且要小心树枝划伤,不过这和我们第一天的丛林穿越那是差的太多了,反正有路,我们便放开了自己的速度,小松最前面,真难想象他一直是在用药物压制着发烧,可体力还是那么好。我在中间,潘乐乐在最后,还是那样我快不行了可一直在坚持前进,保持永不掉队的作风。就这样我们从将近中午一直走到太阳西坠,松树林还是一望无际,小松说过这不是松树林,这是松树山。不过路在脚下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进,最难的丛林穿越,最险的荞麦岭翻越,我们都坚持走完了,这个松树山,不在话下。努力和毅力在一起真的是无敌,我们在接近天黑的时候出了松树林来到了一片厚厚的草坪,这时我看到了远处有灯光晃动,不会是我们又迷路走下山了到了村子里把,不对村庄的灯光不会只有两个,是两盏闪烁的灯光,看到我们这里有动静灯光也晃动照射过来,我们竟然在无人区里遇到了同伴。这对于我们是属于上天的恩赐还是我们幸运的体现。来到驴友的身边我们相处接触都很融洽,在这种地方遇到同行的伙伴,这是一种什么缘分?慢慢的我们熟识,渐渐的我们信任,未来的三天我们会是一个新的团队,我们将结伴同行。
新的团队
清晨的阳光依旧准时的沐浴着我们,2800营地果然够宽广,因为昨夜我们抵达营地已经黑夜,所以没有打水,新认识的驴友陕西老大哥和他的儿子便带领我们去寻找水源,父子同行穿越鳌太真的让人羡慕。转眼接近十点我们一同上路了。今天我们的路程要面对什么相信熟悉攻略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路上我们补充了水,我还开发的一个新的水源。有了新的伙伴我们的山路也就不再那么枯燥。希望我们能翻越金字塔、塔1、塔2、塔3抵达西塬营地,一路上我和小松交替的带队。带过队伍的朋友知道在前面探路带队有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体能的消耗也就比别人多了许多,就这样慢慢的前行,继续着翻越石海,转山,在石阵中寻找前行的路线,为抵达营地而努力。这时的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山,它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会让你觉得翻越的只是你眼前的山峰,可真正的高山还在你前进的路上。这种路程是值得一个坚强的人去磨练自己的意志的。难怪它很艰辛却吸引着众多的户外爱好者投奔其中,这是一种与大自然融合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极限的挑战。我相信每个穿越过鳌太的朋友都不会再那么的轻浮,藐视大自然给以人的一切。
长话短说,我们按计划顺利的抵达了西塬营地,路上的风光需要有缘人亲身去体会,到了这里山势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这里开始往前就属于太白山了,还有就是气候会下降很多,这八月的天气,我们穿上羽绒服都是正常的。今天没有天黑我们就感到了营地,路虽然是漫长的可我们的心更加有毅力了。露营做饭几天这里是风口,夜晚的风特别的冷,我们还是匆匆的做好饭回到帐篷里吃,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不过现在对于我们是一种享受。一种艰苦磨练的享受。人只有在艰苦中才能磨练自己。
加油向上
今天是我们面临最大挑战的一天,传说中的大石河,传说中的九成石海。它会是什么样子呢?打点好装备上路出发。此时的天气只穿速干衣裤已经不行了。中国的南北分界岭,这里的天气真的可以说和天气预报没有关系,刚刚晴天转眼就下雨,一望无际的山梁转眼就大雾弥漫。天气是变幻莫测,气温是忽高忽低。
离开了西塬钻进树立开始我们未知的旅程,很快我们就见到了什么是石河,它就在两山的哑口之间,横向拦截在我们下一个目的地的中间,远看它真的好像一条大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却是由石头组成的,那种气势让你感觉不次于度过一条河的难度,脚步徐徐向前,石河也越发清晰的展现了它真实的一幕,投身其中他就会让你感觉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我们错开路线寻找到一段比较狭窄的地段,还是那样保持队形慢慢的翻越它,要知道在这种地势上前进,每一步都要确定你的落脚点稳妥,一旦划伤,这里是没有办法救治的。细心大胆稳固的前进每个石头都是有潜在的危险,例如石头松动翻滚,或受到重力后滑动,或有些干脆遇到振动就开始晃动。不过我们的意志和能力在前些天的锻炼中得到提高。随着前进的步伐时间的流逝,我们来到了九层石海,山顶的云雾遮盖了它真实的面目,上吧,无论上面有什么我们都只能前进,心理明白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层。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向上,加油攀登,加油。潘乐乐依旧是那样,“我快要不行了,”并保持永不掉队的精神在后面跟随。一步步的向上,我们渐渐的拔高,当翻越到第三层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后面还有6层,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了否者天黑的时候我们抵达不了目的地,简短的修整继续进发,为了加快速度我们拉开了距离,这样有落石的时候方便于闪避,也给每个人的攀爬路线无形的拓宽,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和登山技巧选者自己适应的路线,我们相约在山顶汇合。小松和我前后没有相差多少,我们唱着歌调节自己的状态,音乐始终是心灵的一种调节剂,渐渐的雾小了很多,抬头望去山顶还是高高在上,加油努力向上吧,自要不放弃我们就会抵达。每一层的翻越都留下我们的汗水都在磨练我们的意志。还有5层,还有4层还有三层我们心里默默的数着,让自己的意志随着向上的步伐一点一点的增加。后面的人已经不知道被落下多远了,还好雾里声音传的很远,这样我们在相互的呼喊中保持联系,让队友知道自己的存在好给对方一点心理的安抚,阳光还是不肯出来照射我们潮湿的衣服,不过好在只要我们不断的运动身体就不会感觉寒冷。心里继续给自己打气,身后的装备越加沉重,已经不知道休息调整几次了,山顶应不见踪影,喊话中的联络让每个队员都抓紧向上。此时的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山,什么叫高不可攀,什么是自然给人类认识自己渺小的过程,慢慢的我们大家终于在山顶汇合了,看着每个队友安全的抵达山顶,心放下了许多,要知道在这里直接威胁生命的就是你负伤后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救治,之后会慢慢的消耗你的体能和意志让你自己放弃生存的欲望。大家都恢复的差不多了,我们的心情也都因为征服了这九层石海而感到欣慰。我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都有了新的认识。但我知道我们还需要面对最后一个挑战,就是最后的一段闷坡,它的长度没有3公里,但是因为在九层石海人的体力基本都消耗殆尽达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在上最后这段闷坡那就是达到极限体力后的挑战。在修整的期间我把我们的开拓大旗固定在了这山顶之上,它代表着我们有了新的至高点,也代表我们的足迹留在了这鳌太的路程上。还是简短的留影整装出发。最后的这段少了石海,我们选择迂回方式向上前进,这样可以节省体力还可以选择安全的路线,上山的过程让我再一次体会到,“翻过了一座山,还有那一座山”。这好像是首歌里的歌词。多想无用向上前进吧。在不懈的努力中我们登上了山顶。此时我们已经没有了以往登顶的兴奋,读者朋友们知道我们抵达了什么地方吗,《万仙阵》应该是这样叫吧!初入眼帘的时候我感到惊奇,也很纳闷,谁那么有心情这这种地方堆起这么多的直立石堆,好像一个个小人树立在那里每一个小“人”在那里站着看起来就像有人手工砌起来的,可这里有不计其数的这种石堆。相信看到这一幕的朋友都会震惊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在这么高海拔的小人形石堆组成的万仙阵真是名副其实,它的神奇还不只这些,在这段地势中你会不只觉得迷失方向,使你携带的指北针也失去效用,没有GPS你必定迷失在万仙之中,真难设想我们的户外前辈在没有高科技的情况下是如何穿越这里寻找到回家的路的。简短的留恋短暂的思考我们继续上路了。一边寻找着地上的路标,一边欣赏身在万仙之中的奇景。迷雾、石人堆、望不到头的山梁。让传奇中的万仙阵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和诡异的气氛,可就是这种感觉让每个到这里的朋友都会沉醉其中,感叹它存在的神奇,无形的想探知它的形成,让人久久不肯离去。但时间不允许我们久留。很快我们在GPS的指引下寻找到了出路,有了出路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这里我要感谢那些做出路标的朋友,回想一路上我们靠前者留下的路标为我们指引方向已经不知道多少回了。有了路标我们的速度自然加快了很多,下一个目标雷公庙。

                                                                                                    待续---
       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PP会在文稿发完后上传的。躲了大哥在客栈里我们遇到了两个陕西的驴友知道我们是鞍山来的就提起了你。你的脚好了没。早日康复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8-31 23:29 5 显示全部帖子
怎么没人看呢
发表于 2012-8-31 23:46 6 显示全部帖子

穿越万仙抵达雷公庙一路上我们的脚步轻盈敏捷,好像我们在翻越了九层石海之后已经飞升成神仙一般,雷公庙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破败的遗址,让我感觉到古人曾经在这里修建庙宇,那种那种执着真的让我钦佩,虽然现在只留下残垣断壁,但可以从这遗址中联想到当初修建完好时的壮观景象,要知道在这里修建是要到海拔低很多的地方才可以运送上来这些粗壮的木材。就是当今,我们使用的那些机械工具都无法抵达这里,基本这座庙宇的修建都是要人工才可以完成的。古人的毅力和智慧真的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为了抓紧时间,简短的留影修整出发,我们前面的目标大爷海营地。在抵达大爷海之间我们还要穿越跑马梁,听名字就可以体会到,它会有多么辽阔,能跑马的山顶,够大吧。他还有个美丽的传说,“马蹄窝和点兵场——据民间传说:东汉光武帝在刘家崖演练兵马之地。刘秀骑马登临太白山顶,见山脊平缓,纵马奔驰,留下无数马蹄所踏的蹄窝,自此将东西太白之间的夷平面称为跑马梁。好家伙,古人可以自在逍遥放纵到这种程度,在这里遛马,我想就算中国的首富都做不到。不管是真是假,现实中我们好要用双脚穿越这跑马之地,一个字走。我此时可以体会到古人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是多么的艰辛,那些驰骋南北的大将是如何壮志雄心。一个目标,一个心思,一种速度,一颗坚韧的心。破开迷雾翻越山梁。

神奇的海

入夜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山顶客栈,这里终于有了人气。终于让自己感觉到回到了有人类文明的地球。有的朋友说你不是一直在地球吗,是的但我想说的是地球和外星球最大的区别就是就生命迹象,可我们这个队伍除了队员我已经6天没有见到人的影子了,就好象被放逐了一样,我觉得惩罚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放逐到一个无人的岛上,很快就会明白尊重和爱护身边所有的东西。进入客栈,虽然它简陋破旧,但我还是原始置身其中的,我说过有客栈住好幸福,可有的朋友不相信的质疑我,我只能说,你不是我体会不到我的感受,面对那些来拜山的信徒,我知道这样的大山他们心中是多么的神圣,明天我会好好的欣赏它的美丽,有了避风的港湾我们也可以安稳的做起饭来,小松的厨艺被这些天的环境磨练的是大有长进,不信吗,你可以来穿越一回试试,开个玩笑,人就是这样负担没了心情放松了人自然后诙谐起来。没有对自然的热爱,没有对户外的爱好没有做好挑战的准备不要尝试这样的穿越,每年鳌太都有生命流逝,就在我回家后21号还看到新闻有五个人在鳌山穿越失踪了3天了希望他们能平安的归来。话转回来,躲进简陋的客栈听着外面狼嚎似的风声,闻着烹饪的菜香,我的幸福真的很简单。而且很珍惜。这是几天来我们唯一的一顿可以吃的很饱而且很悠闲的饭菜,应该是面条和菜。进入我温暖的睡袋,这一夜睡的很香很安逸。

大爷海有着一个很美丽的传说,“净水童子——在大爷海等冰川湖边、大太白池,有一种黑背、红腹、白顶的小鸟、名叫白顶溪鸲,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停立石间,啄起水面的小草细枝,不让湖水有半点污染,人们喜欢它尽力保护湖水的美德,称诵它是:净水童子净水鸟 我在故事中体会到鸟都有爱护环境的本能,可我们人类自己却因为自私而去破坏身边的环境。清晨的阳光赶走了昨夜狼嚎般的风声带给我们温暖。走出客栈的门依然觉得天气有些寒冷,但已经没有了夜里那种刺骨的感觉,晒晒这3千米的一缕阳光吧。它是纯净的(要小心皮肤哦)。映入眼帘的是昨夜朦胧的大爷海,我不明白为什么淡水要叫海,它就像一颗碧蓝的宝石镶嵌在这高高的山上,那么的清澈神圣,让人不得不惊奇它的存在。时间尚早我以各人回复好的体力从各个角度欣赏着美丽的高山海洋,如果不是风景区我真的想投入它的怀抱去感受它的孤傲和神秘,想感受我的体会吗,还是那句话有机会你可以自己来看看,宁静的湖面幽深的潭水,它的纯净让你觉得自己都会被洗礼的干净透彻。他的上面就是神奇的拔仙台。同样也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拔仙台——太白山顶最高点,相传殷周之战结束之后,是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三面凌空,一面高圹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拔仙台四周悬崖峭壁,南北气流翻越之时,足下白云飘浮,头顶霞光万道,夜间狂风怒吼,推门敲窗,雪飞云涌,使拔仙台更加神奇壮观。庙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座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拔仙台四周相距约15里,分布有雷布正神庙、闻太师庙、三太白庙、玉皇殿、灵官殿,遗址有三官殿、大爷海殿等。铁瓦上铸有明万历九年、万历十三年、乾隆九年等字样。简短的 介绍,神奇的传说,没有想到千年之后我一个凡人凭借自己的毅力也可以站在这里,虽然我不封神,但我可以体会《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神奇的地方,神奇的旅程,神奇的大自然。




                                                                   至此完结,稍后把图片传上来,一直没有后上山那五个失踪的人的消失不知道怎么样了。再次感谢路上遇到和给予过帮助的朋友      

发表于 2012-8-31 23:52 7 显示全部帖子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发表于 2012-8-31 23:55 8 显示全部帖子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发表于 2012-8-31 23:59 9 显示全部帖子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鳌太我走过你的脊梁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0-24 15:28 1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有机会我们一起去穿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