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置身于鳌山山难的“风口浪尖”————“四揭”11.25鳌山山难“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67911 | 回复:145
发表于 2012-11-30 11:31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戈壁青石 于 2012-12-14 09:49 编辑

陕西一套采访鳌山山难组织者鳌山太保视频

https://www.sxtvs.com/content/2012-11/30/content_7776093.htm




活动发起者讲述遇难经过:天冷人心更冷

鳌山三名遇难驴友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可以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三个人的离去也给三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那么这样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驴友出现身体不适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在太白县公安局,记者见到了脸上被冻伤的董杰,他说他不愿意面对镜头,但是说起这次穿越活动,他依然显得很自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专爬鳌山,爬了三年多了。

记者:一年能爬多少次?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七八十次,每一年都爬,尤其是冬季。



虽然有着丰富的户外穿越经验,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气预报上说的阴天远比董杰想象的恶劣,在暴风雪面前,驴友“和尚”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崔建斌不慎将右腿肌肉拉伤。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行动立马缓慢了很多,这也导致整个穿越队伍行动放缓。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暴风雪,不是雪大,是风很大,我们脸上冻伤,就是因为风很大,暴风雪,突如其来的。到这的时候,我们走了两个半小时。

记者:平常走多长时间?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平常就是二十分钟。



同伴受伤加上暴风雪这让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压力,两名队员也就是后来遇难的刘卫芳和杨林军,脸色变白,身体出现不适。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和尚(崔建斌)实在走不动了,我说前边找个避风港,每个人把自己照顾好,该加衣服的加衣服,我就这样说的,我就拉着和尚(崔建斌)使劲往过推、拖,实在拽不动,我说前边来几个人,把他拽过去跟咱呆在一块,没人过来。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人都想活,就这么简单,我相信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跑的都比别人快。我最后拿对讲机叫了两次,没人过来,我亲自跑过去叫也没人过来,我当时心理特别伤心,但是这个时候你自己伤心是没有用的。



无奈之下,董杰自己拿了绳子,过来拴在崔建斌的身上,拉不动,就叫崔建斌爬着过去,但此时的崔建斌已经体力不支,爬都爬不动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第二次跑过去,我是带着强制威胁性的口气,我说如果你们再不帮助我,对不起,今天我就不走了,我不走,谁也走不了,我这么说,过来了三个人,跟我一起把崔建斌一起往前推,四个人都弄不动一个人。



在这次活动中,有一名女性驴友,是崔建斌的朋友,崔建斌刚受伤的时候,这名女性朋友坚持要扶他,但是董杰后面两次的呼唤,她都没有回头帮忙。



记者:那时候她不是要求和他(崔建斌)在一起吗?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那时候她在前边。

记者:她有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回来。

记者:没有回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没有,她不可能过来。

记者:为啥?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她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她怎么能救别人。



此时,三名队员身体严重虚脱,山上没有信号,必须要有人下山寻找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求救,但是这次董杰的团队又发生了矛盾。谁下去寻求救助,成为争吵的焦点。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我给另外五个人强制留下来照顾受伤的三个,我说你们必须照顾,我说你们不照顾,我就留下来照顾,这个时候,我说最严重一句话,要死咱十个人一起死,这是我说出来的话,因为那个时候谁都不愿意在这呆,但是他们又不敢走。

记者:因为只有你认识路线?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董杰说,他不愿意再回忆这些东西,因为他理解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每个人为了生存所作出的决定。



记者:你再回想下那一幕。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你叫别人,我不想回忆这个东西,真的。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回忆,我不想把这个事放在记忆里。对我给你们说了你们肯定要写出来,写出来无形中对其他人是一种伤害,我已经失去了三个队友,我不想再去失去六个朋友的心,让他们心寒。



董洁说,以后他会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救援中去。但回顾组织这次活动,他要好好思考。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结果可能不是今天的这种结局。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按照真正的专业的登山队伍来说的话,我当时就可以放弃一个人。

记者:为什么?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

记者:你的意思大家把那一个人抛弃了的话,其他人就可以活了。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

记者:至少可以挽回两条生命。

穿越鳌山活动发起者董杰:对,不管是冻伤但是跟命比起来,哪怕是截肢呢和命是两回事。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真有可能这么做。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3人点评 收起
  • 键盘侠 前几天看过一篇什么太保的自述,只能说处置不当。 那个身材魁梧受伤的走不动的赶紧紧急露营,等待救援一个也死不了。。。。。集体下撤,整个队伍拖垮了,那位副队长也累的精疲力尽,那还有力气照顾别人,结果造成后 ... 2017-5-23 08:37
  • qingpingguo1 如果早点决定原路返回就没事了 2017-5-22 20:41
  • 跳动的云 如果早点决定原路返回就没事了 2013-6-20 08:43
  • 火龙lyh 恶劣天气穿越这样的地方,居然不让队员带应急保温毯,安全知识匮乏! 2012-12-22 14:22
  • 流浪!水手 一年七八十次的穿越。人没知识没关系,可怕的是还没常识啊! 2012-12-18 00:07
  • 鲁滨逊123 回复 流浪!水手 意思就是他一直在山上住着 2012-12-29 21:36
  • chenli780104 要么是董杰撒谎,要么是记者2B 2012-12-13 09:54
  • G乐山 标题与正文不符啊?者强子、湖北驴友祝某及救援队员的讲述呢?求楼主答疑! 2012-12-9 17:35
  • 阳光脚步 每年五十四个周日,每周组织一次也就五十来次…… 鳌山穿越每次收费大约350元/人,而真正的车费及保险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从此项活动中是活的经济利益的…… 面对恶劣天气,没有预案…… 作为有商业化 ... 2012-12-3 12:32
  • 深圳宇宙人 什么狗屁安全第一?鹦鹉学舌、痴人说梦!有脑的人都知道,除非龟缩在床上,只要一踏出自家的门槛,任何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成功往往存在于最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失败亦同样如此。 成功与失 ... 2012-12-2 14:43
  • qhxnzln 关注中。 2012-12-1 23:59
发表于 2017-5-23 08:37 146 只看该作者
戈壁青石 发表于 2012-11-30 11:31 陕西一套采访鳌山山难组织者鳌山太保视频

前几天看过一篇什么太保的自述,只能说处置不当。
那个身材魁梧受伤的走不动的赶紧紧急露营,等待救援一个也死不了。。。。。集体下撤,整个队伍拖垮了,那位副队长也累的精疲力尽,那还有力气照顾别人,结果造成后面出状况的人根本没有照顾,才导致三人死亡。
发表于 2017-5-22 20:47 145 只看该作者
这断时间以来也有很多人问我保险的事:为什么3.7元能保30万?关于这一点,顺道一并回复了。一些5元、10元甚至15元的保险,最高也只能15万。我只想提醒说你要对保险的作用以及要去的山野之风险,有了一定的评估之后,根据他去选择你的风险保险。本次活动我通过惠泽保险平台给大家强制购买了太平洋保险开发的一款专对户外运动之含高风险的险种,保费3.7元含意外伤害保额最低30万,医疗最高3万。
发表于 2017-5-22 20:41 144 只看该作者
戈壁青石 发表于 2012-11-30 11:31 陕西一套采访鳌山山难组织者鳌山太保视频https://www.sxtvs.com/content/2012-11 ...

如果早点决定原路返回就没事了
发表于 2013-10-15 01:42 143 只看该作者
做个记号,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3-8-31 01:54 142 只看该作者
戈壁青石 发表于 2013-8-30 23:38 2013年鳌太穿越的故事(截止8月底):【荆州女教师鳌太穿越失踪近3个月 其母欲再次进山搜索】6月9日, ... ...

警钟长鸣 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3-8-30 23:38 141 只看该作者

2013年鳌太穿越的故事(截止8月底):

【荆州女教师鳌太穿越失踪近3个月 其母欲再次进山搜索】6月9日,荆州市文星学校地理老师施曼在鳌太穿越时失踪。事发已有2个多月,施曼仍旧没有被找到。近日,施曼的母亲雷女士表示希望能取出施曼银行卡上的18000元,第三次前往陕西寻女儿。


【驴友在陕西山中被困8天 靠吃野果等到救援】6月23日讯,一名江苏籍男驴友穿越鳌太失踪,截至昨日被救,他已在山中被困8天。这8天中,他两次走岔路,给养也不足,火种也被耗尽,靠吃野果等到救援。事后该男子说,他一直努力找正确路线,却两次走上岔路,到了一处连采药人都不去的山沟里。


【辽宁男子买保险留遗书 10天穿越鳌太生死线】 今年47岁的辽宁驴友“舍得”10天幸运成功穿越鳌太“生死线”,其穿越前特意买保险,并告诉同事如果20天后没回来就找妻子办理后事。当谈及穿越鳌太后最大感悟时,他说:"人类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不是我征服了鳌太,而是鳌太宽容了我。"


河南三门峡一行驴友九人24号从塘口上山穿越鳌太,27号走到2800营地,有一38岁男性,早上十点左右自己出去转和队伍失去联系,只带了一根手杖,穿了一件军绿色雨衣。现在己失去联系两天,同队队友于29日晚9点左右向曙光救援队求助。救援队已经开始行动。
......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20 08:43 140 只看该作者
戈壁青石 发表于 2012-11-30 11:31 陕西一套采访鳌山山难组织者鳌山太保视频https://www.sxtvs.com/content/2012-11/30/content_7776093.ht  ...

如果早点决定原路返回就没事了
发表于 2013-6-19 22:30 139 只看该作者
201212月的一天,我和田桥去塘口村看望鳌太向导田乖绪,想顺便就元旦走小鳌太一事征询下他的意见,乖绪给我说了一件事。他说,北京有个曾经登过数个6000米以上雪山的山友,看到鳌太线路几乎每年出事,感觉很诧异,一个3000多米海拔的线路,为何如此凶险!他想亲身感受下,就联系了乖绪做向导,亲自来陕走了一回。走完后,那个山友感慨的说,这路太平常了——

是啊,这本是一条极其平常的徒步线路,但虽然平常,却还没有平常到随便任何一个人都能走的程度,还没有平常到像逛街一样悠闲。因为终究,它和逛街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

逛街,你身体不适,120救护车可以随叫随到;渴了,矿泉水沿街几乎可以信守买来;饿了,随便进个馆子,就可饱餐一顿,累了,你可以挥手出租,立马回家。但是鳌太不行,连续数日都要在人区行走,加上几乎无通讯,飞机梁和大太白梁之间,你若受伤,被救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是近几年,鳌太在商业的炒作下,给很多人一个错觉,视乎只要是两条腿的人,谁都可以去走鳌太,走鳌太似乎如逛街般平常。这也才有了我常常看到的,一身便服,脚蹬旅游鞋,背个小包,无向导无后援,就去走一日鳌山南穿越,自以为是贝爷(殊不知贝爷背后,有个庞大的拍摄和救援体系,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山上,否则你哪能看到那些录像)!鳌山和太白之间,天气千变万化,要是突然遇到天气转劣,我不知道这类人将如何应付(但是山民可以,他们常年在山上挖药,已经有了一套自己成熟的求生自救自保的本领)。

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刚看到,太尉检验体能,3日完成鳌太穿越。但前提是他们已经练就了如山民一般彪悍的体魄和对线路了如指掌,加上有好天气和精良的装备,所以才会成功。

说到这里,该总结一下了:鳌太虽平常,但人和人的体能以及对线路的掌握、对山的认识和求生自救的本领是不同的,无法效仿,否则下一个横尸鳌太路的就将是你!

所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体能、认识自己求生能力、认识自己对线路了解的程度、认识自己装备应对恶劣环境的能力、认识自己对队友和领队了解度等等,都是安全鳌太很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要以为别人能走的你就能走,人和人真是不同的。

199151咸阳彩管厂数名职工[url=https://baishan.8264.com/]白山[/url]山难和后来的张小新遇难,还有20128西安6181驴友遇难三起山难都是人为因素,准备不充分,迷路造成。

20086月西安驴友老边鳌太失踪和20101月西安大杨鳌山失踪,也是因为人为原因,独自离队造成。

20114月太白县牧野狼鳌太遇难亦是因为人为原因,身体不适,勉强登山造成。

纵览历年鳌太山难,除了个人因素(准备不充分、装备差、对线路不了解、自身身体疾病因素、AA拼团队员缺乏了解等)外,就是自然安全因素。鳌太最大的自然安全因素就是天气变化快。在鳌太,你永远不要以山下的天气来衡量山上的天气。鳌太一线,天气经常突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突然从山沟里升起一团云,沿山梁缓缓流动,让你走进雾里,不辨东西。有时还会夹杂冰雹或者雪霰,或者大雨如豆。

上述几起人为因素的山难,在人为的同时,皆有因天气突变,云缭雾绕,让人迷路等自然因素。所以当人为因素和自然天气因素偶尔巧合的时候,不发生山难,那只能说你侥幸。

夏季的时候,有时还会打雷闪电,2011717日夜间,拔仙台道观就被雷电击毁,但是鳌太目前还无雷击亡人事故案例。在雪雨雾的环境下,夹着风,气温会突然下降。而且降幅一般会比较大,降幅超过15度在每年9月至次年5月间是常有的事。所以气温骤降是影响鳌太第二个安全因素。200251日华峥嵘太白山遇难和201211月大秦户外3名驴友遇难两起山难皆因天气突变,大幅度降温造成人员失温而亡。

除了天气突变的因素,还有自然地理因素,鳌太路上的复杂的地理和地质现状,常常会造成意外受伤。走过的鳌太的驴友估计都有所了解,在飞机梁和大太白梁之间,若果受伤,救援难度难以想象。

所以从历年鳌太山难来看,基本人祸(人为因素)多于天灾(自然因素)。

我写这个东西,并非要批评谁,而是想提醒大家重视鳌太,真爱生命。

所以不管人祸也好,天灾也好,我们尽量规避。

以下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鳌太的准备:

1、走鳌太,一定要跟着可以信赖的团队,不是常说无兄弟不登山么!且行走前,能对自己的身体做个全面的体检,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也算是对队友的负责,你说呢?

2、鳌太的服装。夏季鳌太,服装按照春秋准备较好;春秋鳌太,服装按照冬季准备较好。冬季鳌太,服装按照冬季4000-5000山峰要求准备较好。有时,你准备了,也许天气好,不一定用得到,但是如果用到,就可能救命。鳌太的食物,一般鳌太在天气正常情况下走4-7天都很正常,所以食物按照7-10天准备最好。冬季走鳌太,千万别带什么水果,因为在那种温度下,水果全成了冰疙瘩,根本无法食用。

3、行走前,最好认真研究一下鳌太的GPS路迹,也可以对照谷歌卫星地图,认真了解每一段需要行进的方向。有可能的话,予以打印,以便在行走时对照。

4、行走前,可以登陆“天气在线”,最好认真了解一下穿越期间太白、眉县、陈仓、佛坪甚至凤县的天气预报,太白县周边的天气,可以作为参考。选择较好的天气出行,是降低风险和规避风险最好办法。“天气在线”是这几年来我们走鳌山和鳌太作为天气参考认为最为精确的天气预报网站。

5、走鳌太要有平常心,走完了,你还是你,并不能怎么样,所以别人走5天,你没必要一定要走4天完成,因为太尉已经走3天完成了,基本接近极限,你要超过他,就等玩命。

6、当自觉背负能力不行的时候,走鳌太可以雇佣背工,雇背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就算为当地农民增收做贡献吧!

7、不管几个人走,当大家都未走过得时候,不要太相信GPS或者你打印的地图,雇个向导,也不算啥丢人的事情。因为雇佣背工和向导,会让自身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向导和背工还有个好处,就是在你们缺水的时候帮你找水源,这种本领,只有他们有。

鳌太行走中:

8、遇到大雾,掉队迷路,别怕麻烦,找个避风的地方扎营,钻进睡袋,保持体力,等待天气好转,辨清路或者碰到后续队伍再跟着走。

9、身体不适时,也尽量扎营,烧热水,按症状服药,等待身体适应后迅速原路下撤,终究山在那里,以后还可以再爬,但命只一条(前提是得认识原路,或者有人陪伴)。

10、走失的时候,不要下降太多,尽量返回路上,在显眼处的高梁侧面避风处扎营等待被发现。

11、遇到大雨,尽量避免雨中行走,可以找个石峰,用雨衣或者地席支撑避雨,因为雨中湿滑,可能造成你受伤。

12、鳌太线路,基本位于鳌山和太白山之间的主梁上,所以只要天气晴好,用心判断,主梁较容易寻找。因为主梁沿途一般有若干制高点(山头),线路一般不会翻山,在山梁两侧。若果越走越低,观察后边没有较高的山头(海拔低于2800米),那你一定是走到了支梁了,赶快原路返回找路。

13、若中途下撤,不要想当然,觉得有沟就有路,因为水可以走的,人有时并不能走。

14、若中途下撤,尽量找路,一定要走在路上,一旦无路,细心寻找,有时因为滑坡或者枯树倒塌挡住了路。因为鳌太一线南北两侧,下撤线路线很多,只要用心,先沿支梁行最后再下沟,基本都能走出去。

15、一旦起风降温,且有浓雾时,就离降雪或者下雨不远了,尽量早点扎营,进入帐篷钻进睡袋才是最安全的。

16、在天气正常情况下,鳌太每日最佳行走时间冬季是早89点至下午56点,夏季为早67点至下午67点,如果不是想挑战自己体能,尽量别加班走夜路。

17、当你在行走时候腿抽筋,说明你腿部肌肉已经疲劳了,赶快停下来,用热毛巾敷敷,或者自己揉揉,让肌肉疲劳得以缓解,休息休息再走。

18、爬山不要太倔强,不要不服输——输赢皆浮云,生死一念间。

鳌太的营地

19、鳌太线路全程虽长,但理想营地并不多。理想的营地,第一避风、第二防雷、第三利水(排水较好,不会因为大雨帐篷被淹)、第四平坦、第五有水源。按照上述原则,鳌太全线营地有:a2900营地、b鳌山大梁和药王殿大梁衔接处营地、c药王殿营地、d水窝子营地、e2800垭口营地、f九层石海下西原营地、g大石河营地、h大爷海营地、i平安寺以下十里一庙,基本都可扎营。

鳌太水源

20、鳌太一线,在营地附近,基本都有水源。水源分活水和死水。活水水源一般位于梁侧面褶皱处,活水不用过滤,即可烧开饮用,有时着急,甚至不用烧开即可饮用。死水一般位于草甸低洼处,基本都是雨水积水,用丝袜过滤后烧开就能饮用。随着季节和天气变化,水源有时会有变化,和原GPS水源点有不同。但是只要用心去找,营地附近基本都可以找到。


安全鳌太,大家都来说说
https://bbs.8264.com/thread-1773414-1-1.html

发表于 2013-1-10 22:20 138 只看该作者
关注了in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