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786

主题

南京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2949 | 回复:18
发表于 2014-4-15 16:19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可可西里流沙 于 2014-4-15 16:24 编辑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


——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一、引子

    走向户外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布满阴霾的季节。在那个季节里,整座城市似乎都被不明物体占领,部分街道的路面上每间隔一段就会架起一座铁架,铁架旁趴着一台机器,作业时发出那种柴油机特有的轰鸣声,伴随着轰鸣声的是铁架下有一条钻向地下的钻杆,钻杆从地下带出的是泥浆,流散于铁架四周。有的街道的路面已经被挖出一条沟,工人们正在埋设粗细不等的管道。还有的街道中间部分被两堵墙围挡,深挖达数十米,埋设着地下铁轨。。城市的上空随处可见城市建设产生的扬尘,他们与穿行于其间的机动车及水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出一种叫霾的气体,人们捂着嘴、戴上口罩出行成为了常态,当自由呼气成了奢侈的享受的时候,城市能够提供给人类纵欲的各种享受已经难以带给人幸福的愉悦感。在那个季节里,我还走进了职场的迷宫中,总是在其中打转,摸不到出口,内心的天空也是灰暗的。能否找到一条跳出这布满尘埃的世界的路径呢?有人说,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奇迹,是的,摆脱这阴霾的小小冲动似乎瞬间激发出了内心中探索未知的本能,真有点出乎意料!我的内心提醒着自己,走出去,先出去看看自然本来的面貌!

    远足、爬山慢慢成了习惯,每次走进山野,身心的疲惫感全无,是啊,世事再变,自然还在,身边的自然没了,远方的自然还在,远方的自然没了,远方的山还在,慢慢觉得山在自己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了,有时走在大山中的亲切感让我觉得前世就是一个山民。在这远足、爬山的过程中,慢慢有了目标,特别是去年登顶太白山主峰拔仙台后,内心中沉寂多年的梦想似乎被唤醒了。多年前在藏地游历时,面对一座座不知名的雪山,曾经默默地向往过,有生之年一定要登上一座雪山,可那时候窘迫的生活又让自己觉得这个想法非常的遥远,记得那时候布达拉宫广场尚未改造,立于布宫西侧的文化宫旁有一家户外用品商店,里面陈列着各色户外登山用品,每次经过门前,从未有过进去一探究竟的勇气,大体知道商品的价格与登上一座雪山一样高不可攀,对于自己来说,感觉那扇登山的门永远不会向自己打开。但玩上户外后,逐步从各路大侠处了解到登山的路径,朦胧的梦境开始清晰起来。太白山、哈巴雪山、四姑娘山、珠峰启孜峰雀儿山。。这些登山入门级的大山总在梦境中向自己招手,太白回来,攀登一座雪山成了我的下一个目标。


    攀登一座雪山是我内心中沉睡多年的梦想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5 10:37 19 只看该作者
七、后记

  Z124回南京的列车上,梧桐很兴奋地回味着她的四姑娘山之旅,平时几乎连紫金山都很少去的她,本次登顶大峰、长坪沟全程徒步对于她来说将具有里程牌的意义,她已经开始计划着下一个目标,而我们呢?四姑娘山之旅带给了我们久违的平静,我们好像已经不再想制定什么计划,也没有了什么目标,只要一直行走在路上,那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发表于 2014-5-5 10:37 18 只看该作者
六、我的攀登

    行前一周从媒体上得知,四川西部下雪了,与扎西网上联系,他觉得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2013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早了一些。“山上如果下雪,大峰、二峰、三峰登顶的概率分别有多大?”“大峰90,二峰50,三峰30。”90%的登顶概率看来难度不大,30%难度不小,算了,“还是既定的二峰吧,但也不一定,到时候看情况,如果状态不行,我们就登大峰”与月光同行,一定得选择同一座山峰,坚持一起攀登,同上同下,以此纪念我们共同走过的20年的时光,一次户外活动被寄予了某种神秘的意义,有如将原本的目标分叉,又如在内心深处的另一头加了一个平衡的砝码,在面临某种选择时,多了一份权衡,最终如何选择,也就多了一个给自己满意评价的理由。只要在路上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而这似乎又成了放纵自己的理由,体能储备的不足加上对月光应付高反能力的不确定,让我一直到长坪村都无法确定到底选择哪座山峰。   
    翻越夹金山时高原天气晴朗状态下展示出的清澈的天空 让我们对未来的几天充满期待,同行的几位年轻人已经憧憬着当天晚上到长坪村后可以看到璀璨的星空,“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银河了”“我结婚后带老婆回我老家,我老婆说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银河”“现在的上海只能看到一两颗星星了,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在上海看到过一次银河”,三位小伙子都在上海工作,但小时候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对银河对星空有着不同的记忆,我此时想到的是童年故乡的天空,满天的星星、皎洁的月光、如一条洁白哈达的银河,还有肆无忌惮划破天空的闪电,苍天以她最真实最直白的方式与人类交流,而现在的城市已经被一层面纱覆盖,堵塞了与上苍对话的通道,我们已经看不清自然本来的面貌,少有了対上苍的敬畏,自然界仅仅成了我们索取的对象,从此山河破碎。。。。浮想联翩,想多了!还是回到现实中的长坪吧,看看这里的自然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约会四姑娘的人们。
     扎西的家坐落在半山腰上,从村前平坦的公路上经过,这处建筑物并不显眼,从公路拐进一段砂石路铺成的山坡路就进入了这片由村民自发建设,未经政府统一规划的老村落,相比那条客栈一条街,我更喜欢这样的村庄,根据山势,依山而建,人的家园与大山显得更融洽。8264接待站嘎兴初之家就是扎西的家,一楼的客厅与二楼的露台正对着一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溪流边有一座硕大的转经筒,溪流的对面是漫山的森林。家门朝向进村道路的一侧是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客人进出的终点和起点,每日清晨登山者和马匹进山前的准备地,还是登三峰前的技术培训场所。家的另一侧是一块菜园,这个季节正生长着一片卷心菜,菜的球状体已经成形,快到了收获的时候。走进家门,被各色户外俱乐部的版旗和墙体上绚丽的彩绘吸引,这热情奔放的氛围瞬间感染了我,这地方显得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彷佛走进了一所老朋友的家。这感觉让我无法安静下来,屋里屋外乱转着,但又不想走得太远,目之所及的一切已如我所愿,蓝天、白云、远方高耸的雪山、成片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还有着温暖的嘎兴初之家。就等着和扎西聊聊了,明天的计划,如果有可能还有3个月前老蔡那次出了意外的下撤。。
    不过今天要请扎西安静地坐下来单独聊聊显然是不可能的,多路驴行云集,扎西如风一般内外穿梭着,不仅要手握手机应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咨询,接听远到全国各地近到本村的各类电话,还要接待正如约而至的驴友安排明天的行程,联系进山的协作,还有住在嘎兴初之家人员的食宿,再到家里家外的卫生,扎西自称是长坪村有名的洁癖。。现在我理解了,与扎西网络聊天为何总是时断时续。可以看出来:扎西是雪山之巅协作队的老板,虽然他介绍说,投资人不是他,他不是老板;扎西是一位客栈老板,经营着他的嘎兴初之家;扎西是一位登山高手,登顶过婆缈峰;扎西是一位登山协作,帮助过很多登山爱好者攀登过雪山;扎西是一位好丈夫,好爸爸,每天晚上还要辅导孩子的功课;扎西还是一位有洁癖的家庭妇男。。。总之他对他在生活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着热情。与扎西聊天只能是等他在眼前经过,赶紧提问。
   “ 明后天天气还会像今天这么好吗”“这个真的说不准的,山上的天气真的不好说,如果像今天这样,登顶应该没问题的”扎西说的当然是影响登顶的天气因素,各人的体能等其他因素真的更不好说。但当天这迷人的好天气,给人以乐观的预期,天气变化总不至于那么快吧,大峰就算了,二峰应该没问题的!此时忘却了月光可能的高反 ,忘却了这几天扎西太忙,他并不会亲自带我们上山。
    兴奋地在家里家外乱转,这时候看到门外有人在进行技术培训。过去看看,虽然我们这次不打算登三峰,也就不需要技术培训,能有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也不错。 参加培训的是一位都市丽人,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她叫云上,5月份登顶了二峰,两天前与扎西联系,雪停了,现在的天气可以登三峰了,立马定了第二天的机票,赶了过来,目标明确就是三峰。培训师是刚才给我们献哈达的协作,上身套着一件圆领的红色T恤,短发,面部表情平和中带点喜气,很像一位常年研究佛法的僧侣,给人以信赖感,他叫泽郎仁布,扎西团队登顶婆缈峰的队友。我在一旁观看,这一套东西好像并不难,等云上联系完成,我也上去试了试,貌似简单的技术动作在自己手里还是掉三拉四,有的还是至关重要的安全要领,“我们现在教你们的是基本的认识,具体的技术运用到时候都是协作来帮你们完成的”看着貌似柔弱的云上,看着认真严谨的泽郎,还有在一旁不断鼓励的扎西,这时候的我似乎突然神经短路,掉头进屋,“我要上三峰,你感觉怎么样,有反应吗”“好像还好,头好像有点儿疼”“严重吗?”“还好,你不要管我,我反正跟着你,大不了不冲顶就是了”,扎西的反应似乎是没有啥反应,“你们也要上三峰?好吗!"
    早上起来,月光的头还是有点不舒服,她再也不坚持跟我和云上一起徒步上山了,从长坪村经长坪沟到大本营这一段,骑马上山好还是徒步上山好,这一点上扎西的回答还是不好说“这个不好说,骑马上山与徒步上山有利有弊,骑马可以节省体力,徒步有利于适应”,“到三峰大本营的路线比二峰短,但是拔高快,很耗费体能。”单独的解释与晚上行前会议上扎西都没法给每一个人很具体的建议,刚来,他没法知道每个人的体能状况。甚至他都没有询问每个人的户外史,是的,即便是最顶尖的登山高手,行前连续喝上几天大酒,也会中途趴窝,自己的状态自己最清楚,选择权只有交给自己。
    开始徒步,我的随身包里装着一顿丰盛的路餐:饼干(扎西说户外带饼干作路餐耗费水,已经过时了,可我已经带了,没文化可怕啊)、巧克力、糖果、小金苹果,2.5升水,还有雨衣等杂物, 扎西很关切,用手拖了拖我的包,“重不重?如果背不动就让我们的协作背,千万不要客气啊”“如果嫂子上不去,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上去啊!”这时候的我好像一下子没了自信,“不一定,尽力就行了,不一定要登顶的”嫂子上不去,我会陪她一起下撤吗?好像也不确定。
    徒步到四姑娘山户外管理中心 签字画押后,进入长坪沟景区,搭观光车来到了7公里外的喇嘛寺,这里是徒步的起点。这里经扎西介绍我见到了老蔡的协作小杨,小杨是老蔡出险当晚我在电话里对他的称呼,眼前的小杨应该叫老杨才对,也不像或者说也不可能是我原本以为的老蔡联系的那家协作队老板的所谓徒弟,他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长坪村村民,一位当地无数次登顶过四姑娘山的协作,很实在的老杨,“上山后有机会的话我会把那天的情况复原给你听”“好的好的”。
    过长坪沟,陡升的上山路很快展现在我们眼前,开始领教高原徒步登山 的累,云上也是气喘吁吁,但她总是走在我的前面,她比我耐驼!要么怎么说人不可貌相呢,这么个弱女子不知哪来这么多能量,甚至连个驴都不像!
   驼装备的马队不时从我们身边经过,两位协作会不时上马 骑行一段,“你们不骑马?后面的路还很长的”“我们慢慢走,不急”上山的路很累,但这很慢节奏的攀登我还能坚持。午餐时间到了,这里是一片处于半山腰的开阔地,旁边有一处用石头垒成的房屋,房屋旁用木头砌成了一个牛圈,看来这一带是放牧的好地方。等我和云上到达这里的时候,骑马上山的登山者和协作们已经到了有一会了,马匹已经被协作们放到了四周树林中吃草,协作们挤坐在一起抽烟聊天。我找到一块石块坐下,吃吧,把携带的实物都吃了,就轻松点了,一边吃着业余的饼干,一边欣赏着四周的美景,这里还可以见到喇嘛寺、长坪村,沟斜对面的婆缈峰清晰可见,陡峭的婆缈峰更加显得险不可攀,据说目前为止只有十几人登顶过此山峰。
    过一段陡坡,看到一位带眼睛的小伙子从上面下来,“怎么样,登顶了?”“是的,下来了。”“山上天气怎么样?”“雪雾大得很,”“那拍照效果不太好吧”我这个时候不知道为啥会想到拍照,“拍啥照啊,差点死在山上!”小伙子一脸崩溃的样子,一点看不到登顶成功后的喜悦。没过几分钟,又下来一位帅哥,“怎么样,登顶了?”“是的!”“用了多长时间?”“早上3点出发,7点多就登顶了。”“这么快!”“不算快,是我拖了他的后腿。”“恭喜你们!”“有啥恭喜的,早上出发时黑漆漆的感觉不到,登顶之后才发现,陡得很,早知道这么陡,打死我也不会上去了,以后再也不会登这样的山了!”后面这位健谈得多,他的一席话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我们的步伐也越来越慢,两位牵马上山的协作再次劝我们骑马,“后面的路还有好长的,还是骑马吧,这样下去,体力跟不上的”3.5小时过去了,我们的体力消耗确实很大,加上刚才两位帅哥的打击,我动摇了,“云上,要不我们还是骑马吧,我开始担心体力消耗过大,会影响明天的登顶”“好吧,那就骑马吧”云上原本想骑马上山,看我决意徒步,她也不想看我一个人独行。就这样,在离大本营还有一个山脊的地方我们上了协作的马,队伍的行进速度也加快了,半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大本营。
    三峰大本营建立在一处山脊的半坡上,三峰、幺妹峰就在背后山脊的后面,翻过山脊就进入了走向三峰主峰的山坳 ,这里依然可以见到喇嘛寺、长坪村。这儿可以找到几块可以搭建帐篷的平地,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水源,有一汪清澈的山泉。据协作说登三峰原来的营地在离三峰垭口不远的山坳中,但是那儿没有水源,在那儿搭建营地需要用马匹背水上山,还有一些豪华登山队会在那儿搭建C2营地,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高反,保证冲顶当天队员的体能。而我们只能像大部分的登山爱好者一样在这4300多的营地适应一晚,第二天冲顶并下撤到长坪村。我们的帐篷已经搭好,实际上一直就没撤,据协作介绍这块平地是他们团队花了好几天时间整出来的 ,其他队伍也会很自觉地留给他们。两顶双人高山帐,一顶基地帐,协作们利索地卸下装备,埋锅做饭,高压锅压鸡汤、做饭,炒锅炒菜,很快三菜一汤完成了,一人一碗鸡汤很给力,我吃了一碗米饭,油腻的炒菜并不下饭,好在我带了最爱的常州萝卜干,这时候想到的是有一碗烂面条该多好!就在此时天空飘起了细雨,雨打在丰盛的菜肴上,更冲淡了我们的胃口。
    月光的 胃口更加不好,喝了一碗鸡汤,只吃了几口米饭就回到了帐篷中,刷牙洗脸没兴趣,“我要休息”月光的高反在加剧,嘴唇、手指有点发乌,坐在帐篷里头埋在冲锋衣的帽子里,低着头,我不断地提醒她不能睡着了,她说只是想休息,我不时地托起她的下巴,看看她的眼睛是否睁开着,她睁着眼睛面对地上发着呆。天黑了,泽朗他们开始他们的晚餐,借助酒精的作用,他们聊得很热烈,迷迷糊糊中感觉他们很晚才睡。
   一场大雨而至,伴随着帐篷上的滴答声,我进入了梦乡,借助上升器,我在吃力点攀登,挂在八字环上,我已经无力下降,又像是在练习,身旁的教练在谈笑风生。。突然听到一声震天响!雷声!外面在打雷!这是四姑娘山诸神在欢迎我们?但有这样迎客的吗?伴随着这么大的雨,这更像是诸神仙对我们的拒绝!好吧,如果雨一直这样下下去,我就撤吧,我们的约会原本就是单相思,来到你的面前,你在拒绝,那就下次再来,这时候听到了泽朗仁布的声音“还在下着,看来农夫山泉了!”看了下表,这时候已是2:30,离既定的出发时间3:00还有半小时,如果天气正常,现在该起床了。既然还在下着,那就继续睡呗,朦胧中,又听到了泽朗的声音“起来了,准备出发了”“泽朗,现在起来还来得及吗?再说可能还会下雨”此时的雨声明显小多了,“我们还是要尝试下”,好吧,尝试下,此时的我,头还是晕乎乎的,穿好衣服,感觉累得慌!身边的月光不可能去尝试了。出帐篷,发现早饭已经神奇地做好了,云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昨晚的剩饭泡的吧”“这是今天才压的!”协作们都是神人啊!我和云上一人喝了两碗稀饭,泽朗在一旁声明“我是从来不吃早饭的”。
    时间不早了,已经4:20,赶紧上路,匆忙中我没有带相机,倒是在泽朗的反复提醒下,我带上了雨披,真的没法确定,这雨到底是下还是不下。泽朗开路,云上随后,我后面跟着老建,戴着头盔、头灯,背着冲锋包我们向三峰挺进。
    从营地横切上山脊,再从山脊横切到山坳中,然后沿山坳,缓慢上坡攀爬到三峰垭口下,这段路程按泽朗的说法,这是今天冲顶旅程的前两个小时,这都是热身,只有横切山脊这一段,旁边就是悬崖,泽朗提醒我们不要向下面看,事实上此时的天还是一片漆黑,我们并不知道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只觉得每走一段,心跳急剧加速,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停下来休息30秒钟左右心跳方能恢复平静,开始的下横切是一段缓下坡,倒没觉得十分吃力,走进山坳,缓慢的上坡感觉像是在翻越一个个山头,每走几步就需要那个平静心跳的30秒,徒步速度明显大幅度下降,后面更迟出发的队伍的灯光由远及近,约莫一个多小时后,部分队伍开始超越,包括那位老杨,带着两位年轻的小伙子,步履轻松地从身旁越过。我已经无法追赶,也没法再听他还原老蔡的出险经过了。“农夫山泉,有点悬”现在我算懂了,泽朗的农夫山泉是啥意思,被后面的队伍不停地超越,让泽朗有点失望,“老建,到前面来,抽支烟”,老建的酒气还在,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我的速度决定了他的速度,这样的徒步节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自在。云上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比我快个十几米的距离,等她到达山下时,我正攀爬着最后一段上坡的十几米,但这十几米的距离显得差距很大,用了两个30秒才到达,
    从营地出发已经3个多小时,快8点了,天已经大亮,抬头仰望,垭口就在我们面前。从山脚下到垭口是一段50度左右的陡坡,由雪坡和裸露在外的高低起伏的岩壁组成。前面的队伍已经有人走在了第一段相对较缓的雪坡上。云上似乎主意已定,像是征求泽朗的意见又像是通知泽朗,“我把包就丢在这儿,就带一瓶水上去得了!”泽朗并没有正面回答,因为这不符合登山的常规,”我的包有四十多斤重了。“云上的一瓶水塞进了泽朗的包里,泽朗背包上身前又掂了掂包的重量,真不知从不没吃早饭的泽朗哪来的这么大体能?“泽朗,我包里还有两升水和一顿路餐,需要全部带上吗?”3个小时的徒步喝的水并不多,“这个都是需要的啦”,泽朗将云上的包藏到了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径直带上云上出发了,一转眼已经10几米开外,而我还在犹豫,我要不要丢下我的包,空手上山呢?一直沉默的老建开始谈起了他的建议,“前面的那个女的不打算登顶了,10点钟关门,来不及了。”想想刚才来时的艰难,我也感觉2小时内登顶已经不太可能了,“那我们争取攀登到垭口看看。”“来不及了,到垭口也没啥好看的了,这一段需要手脚并用,挺危险的,我们的速度肯定来不及的。”老建的给我的不要上垭口的建议,让我感觉是给了我一个关于登山甚至是关于户外的哲学命题,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为啥要到这儿来,如此劳民伤财究竟目的何在?到垭口没啥好看的,那登顶就有意思?这时的我当然不会坐下来与老建探讨哲学问题,“还是争取上去看看,慢慢走。”我依然背着我的冲顶包,包里装着所有的必需品,缓慢地走向雪坡。
    第一段雪坡,走起来缓慢而轻松,雪山,终于见到了雪,有一点兴奋,多少冲散了一些缺氧的反应,前面的队伍在雪坡上踩出了一条清晰的线路,我就沿着这条前人留下的脚印前进,老建紧跟在身后,他的雪套被泽朗借走了,但没有雪套的他步履轻盈,丝毫没有受到雪的影响。走到第一处岩壁下,“这里开始要手脚并用了,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建不时地提醒着,“好的,慢慢来,我们不急的。”确实需要手脚并用,登山杖有点碍事了,只能挂在手腕上拖着走。翻过一处岩壁后是一段更加陡峭的雪坡,然后又是一处岩壁,不像在雪坡上有前人留下的脚印,岩壁上攀爬需要自己寻找适合的线路,脚部找到支撑点后,双手抓住上方的突兀的岩石,然后将身体拉上去,很是费力!每前进一小段就需要休息一下,老建不时地关心我一下,询问我的状态,”没事,慢慢爬“我感觉很吃力但是脑袋清醒,垭口近在咫尺,慢慢地往上挪,总能到垭口的。但老建不这样认为,也许他感觉我的状态已经到了安全的临界点,是该下撤的时候了,”感觉怎么样?不行我就联系救援队。“救援队!天啊,还没至于到这个地步吧!但老建讲出这样的话来,应该有他的道理吧,协助客户上山,安全是最重要的,“垭口不是快到了吗,还是上去看看吧”“这就相当于到垭口了,登顶来不及了的,下山更恼火。”老建的话开始让我浮想联翩,营地出发时月光的关照,“不行就不要勉强,安全最重要。”是啊,不能勉强的,但我还没有勉强,有人说登山过程中往往在你崩溃时你就登顶了,我真的离崩溃相距甚远,但此时的我内心开始有了恐惧,从脚下向下俯看这陡坡,比从下面向上看要陡峭得多,下山比上山会更艰难,滑坠,救援队、医院。。。“老建,你不要劝我了,你让我想几分钟再做决定。”我背靠崖壁,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我的脚下向上攀登,“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其中一位小伙子,每上一步,就喊一声口号给自己鼓劲,看得出他们已经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靠着一股毅力坚持着,走到我的身旁时,我没有帮他们喊加油,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犹豫了,我不知道一声加油鼓励带给他们的到底是幸福还是灾难,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吧,相信他们会成功到达自己的梦想地。“好吧,我下撤!”作出这样的决定后感觉一身轻松,靠着崖壁和老建又聊了一阵子,老建继续强调着将客户安全送下山是多么的重要和艰难。这时,我的手机响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通过手机找到了我,就在这近5000米的崖壁上,他们向我提出了工作要求,是啊,还要活着回去,生活和工作还要继续。。。

    老建主动提出帮我背包,下山的时候,很多地方屁股先要靠着崖壁,然后脚部下去探路,身后有个背包非常麻烦,“你已经有一个包了,也不方便的”“没事,我们习惯了!”刚下撤不久,突然听到老建大喊一身,“小心,有石头!”就在我们决定下撤的方向传来了飞石翻滚的声音,老建惊恐地抬头观察,我们的头顶上方是一块如飞檐般的石壁,如果石壁上方也滚下一块石头,能否砸到我们,我没法判断,但从老建的眼神中,我感觉到危险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加快步伐,一步一步头也不回地下撤至最后一段雪坡下,到这个时候算是安全了,我们都松了口气。
    回营地的路一览无余,来时耗时3个多小时的路好像并不长,慢慢晃吧,云上她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她们登顶了吗?时不时的回头向三峰顶部观望,我看到了从三峰顶部系着路绳下降的人,就一处小黑点在缓慢向下移动着,今天能够登顶的都是强人啊,会是云上吗?不管了,我们先回吧,但愿她能够凯旋。我们漫不经心地走在成片的乱石堆中,冰川作用下的石头,形态各异,本想带一块很中意的作纪念,考虑太重了,换了一块小巧玲珑的塞进包中。前人用碎石堆砌起了引路的石堆,如一个个玛尼堆,为一批批朝觐者指引着方向。漫山的红景天点缀在山谷中,如一个个美丽的刺绣。老建看我时不时地停下来寻找石头,他也就索性收割起他的红景天了。蓦然回首,幺妹峰和三峰同时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个方向看到的幺妹峰好像与我以前从网络上看到的并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他更像一座观音像,双臂环抱着,显得超凡脱俗,难以接近!而眼前的三峰更像一位身居深山从不出行的武林高手,冷峻却从不拒绝你的探访,四姑娘山众姐妹们,我们的到来不是为了征服,也谈不上挑战,我们来到你的身边只是为了一睹你的芳容!也许我们还会再来,那也是为了再看你一眼!因为从你这里我们能够寻找到久违的平静。
     近中午12点,我们返回了营地,我的冲顶之路往返7.5小时,攀登到近5000米的垭口处选择了下撤。

    月光的状态看上去还不错,中午还到山脊上溜达了一阵子,雨后的高原展示出的风采让人着迷,她的高反在慢慢消失。
    拉瓦安静地坐在那儿抽烟。

     云上成功了,我们祝贺她,不过她并没有一丝的兴奋。
    泽朗从清晨出发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云上说他连水都没喝过。。。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发表于 2014-4-17 10:37 17 只看该作者
南京武冰 发表于 2014-4-15 23:16 今年,我们再战四姑娘山不?

今年还没有计划
发表于 2014-4-17 09:24 16 只看该作者
回到过山车的起点,与老同学,老朋友再次相聚,小腐败加上大腐败,还有三星堆的文化盛宴。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发表于 2014-4-17 09:20 15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路上依然可见孤独的骑行者。

这段隧道已经面目全非。


不变的是永不停歇的河流,无论河道如何改变,水流总能找到一条向下的路。


发表于 2014-4-17 09:17 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可可西里流沙 于 2014-4-17 09:19 编辑

耿达到映秀段,进入了地震遗迹区,沿河依山而修建的道路在几次地震及没完没了的泥石流作用下已经面目全非,6个多小时的路程在这一段几十公里的路段耗费了大部分的时间。

山谷中奔流而下的泥石流

在黑咕隆咚的隧道中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受阻于洞口。



发表于 2014-4-17 09:14 13 只看该作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高处短暂的停留后俯冲而下,转眼已经到达汉人区,耿达乡,早餐是一人一碗川式面条,这家餐馆还兼卖酥油茶,但这酥油酒是第一次见到,以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发表于 2014-4-17 09:10 12 只看该作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而梦寐以求的雪山攀登,如至过山车的顶点,稍纵即逝而又印象极深,需要慢慢回味,另记入《我的攀登》,暂请这妖娆多姿的幺妹峰代表下我那从未有过的感受。

回平原的路走在过山车的另一条线路上,长坪村-卧龙-映秀-成都。出长坪村不久后,我们走在了翻越巴郎山的盘山路上,至哑口,天方大亮,久违的云海,在脚下、在身边,然后穿行其中,如入仙境。神仙为何居于高山之上,因为这里离天最近。


发表于 2014-4-17 09:02 11 只看该作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最美好的时光在路上-记我的2013四姑娘山之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