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2

主题

华东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24031 | 回复:175
发表于 2014-8-12 15:39 171 显示全部帖子
   
    在王羲之故居“妙墨亭”东侧,普照寺前有一块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立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兰亭集序》全文,气势磅礴,笔力万钧。
    此碑身量颇大,可能是临沂最大的一件王羲之书法的仿刻品了。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发表于 2014-8-12 15:43 172 显示全部帖子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首先是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兰亭集序》,派人四处收集王羲之真迹。有一次得到一件《兰亭集序》墨迹,便叫大臣诸遂良来鉴别,诸遂良看后说,这是件赝品。唐太宗问其故。诸遂良让唐太宗将书卷展开对着太阳光看。他指着一个“外”字的一点和一个“人”字的一捺对唐太宗说,这两处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书法走笔龙蛇,超妙入神,不可能有这样的败笔。唐太宗听后,十分佩服诸遂良的眼力。后来,唐太宗终于得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他在临终时,对太子李治说,要把《兰亭集序》给他随葬。从此,王羲之最佳的书法珍品就消失无影,后世看到的都是唐人临摹本《兰亭集序》。
    另一位是乾隆皇帝,他虽然没看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但对临摹本也爱不择手,先后收集到历代书家名家临摹的《兰亭集序》六帧,可见其喜爱程度!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发表于 2014-8-12 15:45 17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鸿~雁 于 2014-8-12 15:47 编辑



    欣赏完王羲之的旷世佳作,出了普照寺的小门,转过小桥,一座典雅小巧的茶室呈现在眼前,门楣牌匾书“时晴茶室”,茶室楹联为“金瓯梅雪观音髻,玉壶竹露老君眉”,显然取自书圣的另一著名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此书札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尽管茶室大门紧锁,但从周围的荷塘、垂柳和石栏,倒也能看出其室内布置不俗,想见也是静谧优雅的。
    走到茶室背后,只见门匾上题着“快雪斋”,正是书圣的碑帖典故。遥想当年,书圣的成名作是在酒酣之时的急就之作,是何等的畅快!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发表于 2014-8-12 15:49 17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鸿~雁 于 2014-8-12 15:57 编辑



    不知不觉,沿着故居蜿蜒、逸趣的小径绕着园子走了一圈,感受即忐忑又惬意。忐忑在于对“书圣”的那份敬仰与膜拜;惬意在于穿越到了王羲之生活的场景中,体验了一下“书圣”清真、潇洒的生活状态......
    这里的幽静与闲适真让人着迷!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发表于 2014-8-12 15:51 175 显示全部帖子


    在出口不远处的廊下稍坐片刻,望着眼前那一泓碧水,真是舍不得离去。
    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
    这是多么清雅的居所!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发表于 2014-8-12 15:51 176 显示全部帖子


   书法碑刻、曲水流觞、青石板路、白鹅曲颈,随处都能感受到一种透着灵气的宁静、怡然与自在,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深植于传统文化的韵味,就是活着的历史。我愿意一次次为之停下脚步,慢慢感受,慢慢领悟......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品味山东》——(11)书圣故里(更新中......)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