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823

主题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10432 | 回复:124
发表于 2015-1-12 21:17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前言:

我们在历经八天惬意、离愁与苦徒之后,终于平安归来!留给自己的或许只有欢愉…..
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按原计划从八邦寺穿到新路海再到阿木拉,只走了一半的路程。

能走就是一种幸福!
但这种幸福带给我们的感悟或多或少有些不同……
两个男人通过他们的视角将这天堂、地狱呈现给你们!
             行走,改变生活
这样的行走,对我的一生而言,已经足够。
我回来了,活着回来了。当我已经忘却自己的时候,我回到我熟悉的生活。
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行走,一直没有答案,总想把自己走得很累,喜欢那种把自己走瘫的感觉。
在路上,看过很多美景。在路上,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在路上,遇到很多麻烦,然后解决掉。
每个人都自己的路,有些在脚下,有些在心里。
而我,喜欢脚下的路。

让我想想,是什么时候知道多瀑沟这样一个神奇地方的。

税晓杰!

记忆深处蓦然蹦出这个名字来。05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他的经历成为我四处漂泊的导火线!那一年我怀着彷徨忐忑又有一丝兴奋的心情第一次背包走近川西,走近藏区。第一次看到牦牛,第一次知道每座雪山,每面湖水都有一个美丽动人或凄艳伤情的故事;第一次仰望飞扬的经幡,第一次聆听恢弘金顶的庙宇里传出的直抵人心的袅袅梵唱;第一次接触虔诚转动经轮的善良的人,第一次品尝到糌粑酥油茶生牛肉。也是那一次,我知道在德格这块神明眷顾的方寸之地,有一处不为世人所知的“香巴拉”!

   她就是多瀑沟,那片诞生在多加木朗神山永恒圣洁光晕里的净土。她是孑然独立与世隔绝的,以至于很多年以后的今天,在我真正扎根德格,经营起属于自己也属于所有在路上旅行的人的一家青年旅舍的时候我才真正的走进她带着虔诚向往之情近距离的欣赏她。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12 21:19 2 显示全部帖子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1:22 3 显示全部帖子

送走,准确地说是赶走最后两名骑友,灌完上次没有用完的汽油,两个不靠谱的老板迫不及待地关上店门,像归山的猛虎亦或说成像出笼的禽兽,开始新一场蓄谋已久的浪荡。

为了尽可能区别于两个月前的线路,并去印证上次载我们的司机师傅的随口所说,这次我们选择历史悠久的八邦寺作为徒步起点,从那边的沟口翻山进入多瀑沟,然后穿越到新路海。没有地图,没有攻略,出发前在谷歌地球上费劲地摸索,在直觉的判断下决定穿越路线以及翻越的垭口,记下经纬度,备作GPS定位。如此这般看似草率地走进深山,也许会迷失、走错,但的确是目前我们有限能做的。也正因如此,更能激发我们开荒的激情,面对未知的冲动。何况一人包里将近二十公斤的食物也不是背出来锻炼身体的。

包车太贵,班车没有,只剩搭车一条路,选择倒也轻松。背着大包走出县城,找了一块能晒太阳的地开始搭车。不少徒步搭车住店的客人反映317上搭车难,我们多少有点不以为然,心想无非要么是你们太害羞、要么是司机太色般老套的理由。火车不是推的,牛逼不是吹的,老子想当年。。。(此处省略十万字)。而时光斗转星移到了今天,当我们真正露出第一张笑脸,竖起大拇指,向过往车辆抛出第一个媚眼,才开始意识到现实的残酷。除了营运客满的小面包和只到附近工地的大货车偶尔呼啸而过,只有高原的烈日在一直热情地回应着。刚才还苦恼着“究竟是拦丰田霸道还是三菱猎豹,或者委屈点干脆面包车也坐吧”的我,现在恨不得有辆拖拉机能停下来就热泪盈眶了。当然,即使出师有点不妙,但至少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拦不到车是因为车太少,而不是因为我不帅。


实力用不上,运气就得有。糟糕的是,将近两个小时,陆续两辆工地皮卡将我们载到德格县城10公里外的龚垭乡,人品似乎也耗尽了。正午的国道边,坐在老板不知去向连泡面也吃不上的小卖部门口,一次次被运沙石的卡车扬起的灰尘笼罩,也考验着我们仅剩的乐观。“今天能搭到20公里外的岗托就不错了”。就在我和米狼看见车也不如起初那么兴奋,都开始士气低落地玩起手机的时候,一个载满喇嘛的面包车队从面前开过,似乎是被某个寺庙包下去参加什么法会活动。当然,看见每辆车都坐得满满,我们都没抱希望,正如他们也没有任何停下的理由。却偏偏其中一辆并未坐满的自己停了下来,司机下车径直走向小卖部窗边的功德箱,往里面塞了点钱,奇怪地看着表情有些颓丧的我们,准备返回点火开车。
“请问你们是去哪?”
“八邦寺。”
“哪儿???”
“八---邦---寺。”
“真的假的?!”
“。。。”
搭车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辆车会在何时出现,会不会停,能载你多远,车上的人都有怎样的故事,这大概就是搭车的魅力所在吧。和车上一个普通话竟然都说得很标准的喇嘛谈好价格,将将把背包塞进车里,就这样一步到位了。虽然以前偏执地认为花钱搭顺风车好似游戏里的人民币玩家,但现在看来没有比赶紧离开这鬼地方更重要的了。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3 4 显示全部帖子


继续沿着色曲河一路向西,大约半个多小时,便到了四川和西藏的界河---金沙江的入口。对岸巨石上的“西藏”两个大字鲜红醒目,不待心里尘封的记忆开始动容,我们就拐上白玉方向的省道顺江而行。隔窗俯瞰,下午的烈日打在浑浊不堪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真有些恍如滚滚金沙在心头汹涌。曲径通幽,而当车再次钻进崎岖山路,身旁雀儿山脉里流淌千年的白曲河又是那么从容而清澈。

川西德格境内汇入金沙江的河有色曲、白曲、麦曲。藏语色曲的意思是金色的河流,其意象并非玩味水流的颜色,而是珍视其灌溉肥沃河谷的价值。色曲河谷本来是林葱土司家的。15世纪中叶,噶尔家族的博塔·扎西生根把女儿折登嫁给土司的条件是:聘礼应是一对牛耕一天的土地。土司求婚心切,一口答应。于是扎西生根亲自驱赶犏牛,早上从柯洛洞出发,天黑前到达龚垭北面的年达,行程35公里,一举取得土壤肥沃的色曲谷地。其后不久,扎西生根将他的头人府治,迁往河谷中心地带的更庆,改他的家族名号噶尔为德格,自封第一代德格王。至第七代德格王拉青·祥巴彭措时期,德格家族已经取代林葱土司在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强势地位。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兼六世德格法王的登巴泽仁,于1732年被清代朝廷封为“德尔格忒宣慰司”,其辖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因此,当地藏民有“朗德格,沙德格”(汉语意思是“天德格,地德格”)之说。登巴泽仁土司为人称道的至少有两件事:其一是修建德格印经院,其二是修建八邦寺。


2、3个小时车程的路况时好时坏,除了司机,车上的每个人也都是东倒西歪半梦半醒了一路。“你们看,八邦寺到了。”当坐在副驾的喇嘛师兄善意提醒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在四面环山的峡谷中摸不清方向。探着头找了半天也没见寺庙的影踪,以为是喇嘛也因久坐无聊拿我们逗趣。此时车突然拐出一个山口,赫然抬头,只见一座宏伟肃穆的红色建筑在无数民居簇拥下高高屹立山头,紧紧攥住了我们目光,毫无疑问,那便是了。下午的太阳还悬在天空摇摇欲坠,时候尚早,于是和喇嘛们一起随车坐到了山顶。

八邦寺,全名八邦圣教法轮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康区的主寺,与西藏楚布寺并称为噶举派两大胜地。八邦寺意为「吉祥寺」。据史书记载,八邦寺创建南床高宗时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八邦寺的前身,是止贡噶举僧人巴登向秋能巴于12世纪末叶修建的兄里寺。噶玛拔希是德格汪布顶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活佛都松钦巴的转世灵童。噶玛拔希云游古蒙古地区时,蒙哥大汗尊他为国师,赐他一顶金边黑帽。因为噶玛拔希曾在兄里寺主持3个月日常寺务,故八邦寺有国师庙之称。16世纪中叶,兄里寺不慎失火被焚毁。1728年,出生于德格龚垭的噶玛噶举僧人,时为昌都嘎玛寺第八世司徒活佛的曲吉迥乃,得到德格土司登巴泽仁的鼎力相助,在兄里寺遗址上主持兴建八邦寺;并因登巴泽仁的恳切挽留,担任八邦寺主持,被尊称为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其后八邦寺被立为德格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历代司徒活佛均有权参加德格土司最高行政会议,土司制定重大政令、大小头人的升迁以至土司嗣位等,均须得到司徒活佛的认可。八邦寺所辖子寺多达108座,是我国藏区噶玛噶举派的主要道场。康巴地区的噶举僧人若要入藏受比丘戒,必须先在德格八邦寺修持3年以上。
寺庙建筑主要由殿堂,转经廊、藏经阁、僧塔等几部分组成,布局空间富于变化,层次井然,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其主殿雄奇壮观、金碧辉煌、傲立苍穹,四周宅院星罗棋布,经幡交织其间,褐红色高大的主建筑,与四周白色宅院,错落参差,显露出一派佛教圣地的肃穆超然。“学藏画,到八邦”---这句流传已久的康巴谚语,无不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八邦寺在藏区艺术绘画界的重要地位。德格县志记载:八邦寺收藏唐卡画10150幅,经书32400部,木刻印版129845块,纯金誊写的《甘珠尔》一套,各个历史时期的诏书、印章等文物5000余件。八邦寺印经院一楼经堂有一套《全知经》,它是女土司降央伯姆授命德格经印院给八邦寺的。后来德格印经院又刻了一套带插图的,其插图是八邦寺驻寺喇嘛画家通拉泽翁画的。八邦寺的绘画传统肇始于曲吉迥乃活佛时期。噶玛噶智画派是中国藏区三大藏画派别之一,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曲吉迥乃是噶玛噶智画派重要画家,他于1737年完成的《如意藤》唐卡组画,历来是画家临摹的范本。脱胎于噶玛噶智画派的噶雪画派,其创始人噶雪·噶玛扎西,早年师从曲吉迥乃。出生于1902年的通拉泽翁,是八邦寺承前启后的著名画家。他一生创作7000余幅壁画、唐卡画,并撰写《诗镜释难》、《西藏医史》、《噶玛噶举源流及八邦寺史》、《藏族绘画史》等藏文著作。或许正是因为这般在各个领域如雷贯耳的声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僧众慕名来此学佛求法。已是颇具规模的佛学院周围也不停地在扩建着。山峦峰回,远离尘嚣的地理环境诚然利于清修,庞大的僧众也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维持日常生活。这又是交通闭塞的带来的不便之处,趁着这次去甘孜开法会,也顺道采购了不少日常所需。喇嘛们七手八脚争先恐后地搬着,一片红色的海洋,好不热闹。逛完此时肃静地出奇的八邦寺,借着最后一缕夕霞,我们也该下山了。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4 5 显示全部帖子

建筑、艺术、高僧, 纵然再多的史料也不足以阐释这座千年古刹的前世今生。而今身临其中,但愿我们能从这匆匆一瞥中,片刻沐浴那般殊胜。

在山上和几位藏民确认过方位,我们决定从八邦寺的后山下到八邦乡,还用问为什么?当然是要近得多。约摸两三百米的海拔下降,蜿蜒小径,百转千回,莫非是藏民或是调皮的山羊牦牛不爱走寻常路,依稀可辨的小路不计其数,走着走着就和米狼分道扬镳。米狼选择更常规好走的线路绕到了右路,偏急于嗅着最直截了当的距离强行左切。就在以为把已经远远甩到身后即将提前下山的时候,山路一个拐头,恨不肯回头,倔着沿依稀可辨的小路直接穿到了藏家的旱厕。鬼鬼祟祟地察看了许久,在民风彪悍的康巴藏区,翻到院子里再出去实在有英年早逝的风险。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从来也是不见棺材不回头,于是果断带一身屎香,绕了半座山头又回到原路下了山,才看到已经哈欠连连的米狼玩着手机蹲在村口。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6 6 显示全部帖子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7 7 显示全部帖子

埋头捂在吊牌都没来得及拆的厚实被子里,一觉睡到九点多。草草塞了大半碗依然不怎么可口的水饺,收拾好行李,告辞后绕出村口,正式开始了这次徒步第一天的行程。

潺潺的清泉灌溉着村庄生生不息,山中的我们向着深沟逆流行走。刚开始的道路宽敞平坦,山腰的藏房还在远处散着炊烟,时不时有藏民骑着摩托才擦身而过。说起藏人骑摩托,正如我真正来到藏地生活之前,或许多数人会认为藏民还停留在喂马劈柴的原始阶段。诚然,可能再过一百年,我们大概也不可能在德格坐地铁从印经院回到风陵渡,再去第56层的酒吧喝一瓶啤酒。但当彪悍的康巴汉子在若干年前跳下马背,第一次见到这种吃油的钢铁怪物的时候,惊奇的眼神里一定有火光闪动。,与生俱来的过人天赋很快驯服了它,人人都是个中高手。街头买菜、上坡放牛、放学接娃、翻山远走。从此,摩托车成了藏民无毛的骏马,轰隆声是高原新时代的嘶吼。如果你在拥挤人群里寸步难行,如果你在陡峭山路间双腿颤抖,嘀嘀嘀!轰隆隆!恍惚间感觉身后有人鸣笛,没错,那不是幻觉,那就是藏民的摩托。科技再进步三十年,五档起步,十档喷火,毫无疑问,将是藏族同胞第一个把摩托骑上太空。


大概一个多小时,到达了之前在卫星地图上看到的山沟岔口。保险起见,一半藏语一半四川话费劲地和可能是最后一户人家的藏民确认了方向,进入左行的沟口。米狼延续了徒步第一天体力差的惯例,也因为感冒状态糟糕,即使偶尔地势上升的也不过是几十米的小土坡,也让我们走不到半小时就得卸下感觉越来越重的背包歇一歇。好在不屑于大材小用,到了山野才肯恢复正常的GPS上显示---今天计划的路程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翻一座山而已。这让我们即使身体再累,至少在心理上没有太大的负担,总有一种胜利就在不远处的鼓舞。这让我们甚至在一个阳光正好的草地上踏实睡了一个午觉。

然而,希望往往是后知后觉前的错觉。当我们休息了将近一个小时,吃饱睡足后再启程,准备来个一蹴而就,事实证明我们显然是过于盲目乐观了。钻进一片低矮的灌木丛,羊肠小道变成了鸡肠小径。茂密的枝叶,不易辨认的道路,行走变得困难吃力的同时,让我们一次次走到无法穿越的树丛里不得不回头。虽然太阳正在头顶烧得火热,也不得不竖起帽沿全副武装,以免被应接不暇的树枝和带刺的植物划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杀出了重围,来不及休息,没有过渡,便要径直开始翻山了。看着GPS显示到山口直线不到3km,心想着牙齿咬一咬,能他妈有多难呢。然而五、六十度的陡坡直上,前进100米海拔也上升100米,走十来步就要原地回血,不到十分钟就得空血倒地。蓝天白云,微风徐徐。身旁低头吃草的野马,远处化作星点的牦牛,这片无人的区域的里,除了我们粗重的喘气声,一切都如此辽阔,那么安静,时间也仿佛浓墨重彩地凝结成幽幽山谷里的一副油画。

“你为什么会爱上如此苦逼的徒步呢?”米狼死狗般的问道
“你难道不觉得这种累到极限时躺倒在地上看风景的感觉很爽吗?”

“爽你妹!”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8 8 显示全部帖子

山后还是山,坡头还有坡。每次咬牙切齿地攀上以为的垭口,屹立在面前又是一座更高的山头,希望、绝望中反复,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停停走走,转眼太阳将落。放下摇摆不定的GPS,翻出临时补充体力的干粮和糖果。是再赌一把翻上右手边的山头试图下山,还是直接切到左边的草原上就地扎营,这是我们必须马上作出的决定。其实米狼,至少在户外这一块上,就像三年前的骑行、徒步,不同于大家独行时的笃定甚至固执,为了让事情变得更轻松和简单,更愿意主动交出决策权和话语权,让作一切决定。哪怕时常觉得这样干并不妥,但细细一想,也不过是看左边还是右边风景的事情,又哪来的对与错呢。可能这样看起来多少有些过于随性,但人往往就是这样,决定一场离别和生死比这时候到底要不要下个毛片还要来得轻松。

理智战胜冲动,或者是装逼劲败给肚子饿,还是决定赶紧扎营。跨过面前的峡谷再爬上坝子,压着坡地小径一路疾行,总算在天完全黑透前赶到计划露营点。好消息是草原中央意外发现一处高山湖泊,坏消息是湖是死水,水上漂着藻类和各种不明生物,不太敢喝,水瓶里的水也早就空空。疲惫失望之余,我果断迅速搭起湖景帐篷,钻进去准备塞两块饼干就几口唾沫草草休息。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米狼发现一个血气方刚年纪的男人枕头下藏的不是硬盘黄书而是一本《野外生存手册》惊奇表情。此时的已是贝爷附体,操起套锅,用头巾开始在湖边过滤水喝。看着似乎很享受的咕噜咕噜着,半天也没有中毒身亡的迹象,同样口渴难耐的也终于忍不住抢过来喝。只是抹完嘴再定睛看着过滤后还混得像一缸洗脚水的套锅,突然觉得走了一天的脚更臭了。

又就着这水煮了泡面,享受这退而求其次的心满意足,拉肚子什么的留给明天再说吧。火红的晚霞在平静湖面上渐渐熄灭,调皮的星星已经迫不及待地眨巴眼睛,开始唱歌。躺在海拔五千米的帐篷里,想着只带了个450克超薄睡袋的米狼,我心里默默的念叨只希望不要太冷、今夜无风,能在明晨早早晒到太阳,好让第一天早疲惫不堪的身体能够满血复活。只是睡在这方圆几公里唯一的水源旁,祝这深山里的狼啊熊啊的一夜好梦、不要太饥渴,至少今晚。

愿望总是美好,现实往往残酷。

犹记得11年和米狼孤独地在丙察察线上骑行,不知是天降大任还是造化弄人,连续好几天、每每苦逼地翻上山头都恰好日落,来不及下山。那种高原初冬在垭口冷风霜冻里彻夜难眠的感觉现在都有些心有余悸。即使欣赏完璀璨星空关上帐篷,在睡袋里哼起小曲心情不错。但当夜幕真正降临,气温开始持续下降,我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冻成了狗。

第一次被冻醒,我听见无言的冷风。
第二次被冻醒,我想起德格的电热毯。
第三次被冻醒,我开始怀念城市的暖气和空调。
第四次、第五次。。。我心里只剩一个念头---熬到天亮,收拾好行囊,马上结束这一切。为了避免失温,我一再蜷缩身体,反复地翻身,把MP3听到没电,想些龌龊的事并抚摸胸口。但这些尝试却丝毫没有驱走弥漫在空气里每一个分子内的寒意,睡不着起不了,我被这沉重的黑夜死死压着。把头埋在胸前,一股蛋蛋的忧桑涌上心头,正如我始终不得要领的前三十年,此刻的境遇就像一只被扔进冰柜任人宰割的鸵鸟。

清晨,米狼像个没人要的小媳妇儿委屈的跟我说起他昨夜的惨痛!忽然让我觉得睡着比他厚了不止三倍的睡袋,而且一夜好梦,真真的太过罪恶了!
晒一会太阳,煮一杯咖啡,刚才已经奄奄一息的米狼精神顿时好了许多。几个小时前还咬牙切齿说什么都得闪人,现在又立马顺理成章地好了伤疤忘了痛。蹦蹦跳跳收拾好行李,迫不及待地要出发。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没出息。明知道苦逼得要命,却又总忍不住要去找那块糖,甜的酸的都要尝一尝,哪怕片刻也好啊。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49 9 显示全部帖子

整装出发已近十二点,用GPS再次确认方向,沿着右前方山腰依稀可见的小道走了一半才恍然大悟。原来昨天花了大半天屁滚尿流翻过那座山再下到湖边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圈,身后便有沟口可以直接上来。转念一想,也大可不必后知后觉地捶胸顿足。即使带了GPS,做了功课,但当你真正深处这片荒芜,所有的所有也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小路绕着山腰缓缓向右游走,左边沟底的草原一路生长到云朵中。没多久,就豁然开朗地走到昨天苦苦寻找的垭口,如期看到五彩的经幡迎风涌动。经幡又称为风马旗,或音译为为隆达,是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风马旗亦称为“风马经幡”。“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藏民族认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岭、大江莽原的守护神是天上的赞神和地上的年神,他们经常骑着风马在雪山、森林、草原、峡谷中巡视,保护雪域部落的安宁祥和,抵御魔怪和邪恶的入侵。这种意识是用经幡上印有一匹背驮象征福禄寿财兴旺的“诺布末巴”(圆锥形火焰图案)行走的马,以及印在经幡上的咒语、经文或祈愿文的图像来表达的。在藏地,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成为藏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一种独有而鲜明的象征。经幡经由风吹的功德难以估量,以挂经幡来忏悔消业是极为殊胜的。将经幡置于山的最高处,是令山上的生灵业障清净、得以往生西方净土的方法。所以,穿行在藏区的重山峻岭,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这股苍茫感即将吞噬你的时候,一大片鲜艳的经幡映入眼帘,那便是垭口了。

站在山头,一览众山小。远处连绵的雀儿山脉已经覆雪,清晰可见的多瀑沟宛如银蛇游走。昨天一整天在草原峡谷苦苦穿行,现在一眼便可尽收这一切,心情也跟着辽阔起来。明媚的冷风呼啸而过,继续沿山脊行走。突然感叹起这风景像极了照片上珠峰以南那片神秘国度的经典徒步路线,开始如数家珍地把各式攻略倒背如流。曾经我以为快乐是那初生的嫩苗,总会自己慢慢长大。后来我觉得风景是那树上的苹果,需要自己亲手一颗一颗摘进篮中。现在我才发现,树后又是一整片森林,它的后面还会有无穷无尽的山川、河流。一直走、一直走,可能我只是想找个安静的角落盖一所木头房子,又或者,我只是在等待自己疲惫倒下的那一刻。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发表于 2015-1-12 22:50 10 显示全部帖子

看着落差近一千米的谷底,再想想步履蹒跚的昨天。心情就像是好不容易打怪到满级的账号要换个服务器从头再练。是留恋这般壮丽,是回避下刻艰辛,本该从垭口右侧直接下到通往绒达村的沟口,硬是在左边山脊找了条小道继续穿行。恨不得沿着一座座山头直接走到绒麦昂扎脚下、玉隆拉措面前,终于直到没有路了才一步三回头地从另一个沟口开始下降。


如果说昨天陡坡登山的苦楚来自负重攀爬时双腿的无氧极限,那么今天的垂直下降便是考验膝盖肌肉的有氧耐力。唯一本应相对轻松的呼吸系统却因为缺水问题也好不到哪儿去。白云躲进了树梢,水声忽近忽远。花了近三个小时从山顶走到树林、石坡,再下到河谷草原。当滚滚清泉终于淌在眼前,早已口干舌燥的我们扒在岸边接连灌了好几瓶才肯罢休。

骏马、牦牛、奔跑的小孩,破旧的羊圈。走出深沟穿过村庄,回到熟悉的公路上,步行三公里到卡萨村。卡萨村位于德格县麦宿工委普马乡境内,是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一个藏族村庄,这里是进入美丽而神秘的多瀑沟的起点。即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开始独自背包走进大自然。但至少目前为止,因为群山阻隔交通不便,名声渐起的多瀑沟仍像是一个长在深闺里的漂亮姑娘,并没有太多人真正掀开面纱来一睹芳容。说来奇怪,愈是这样的深僻之壤,第一个将其开辟并分享于世的不是某位国内游走的独行侠客,却往往是远渡重洋金发碧眼的西洋骑士。如果归因于千年的传统思想潜移默化了我们骨子里尊师、重道、行孝、持家的本能,那么为什么民歌、历史、礼仪、国学等东方精神早已在年轻人身上失了烙印。如果说百年穷苦受难的岁月压抑了我们血液里的开拓冒险精神,那又如何解释仅仅新闻里就那么多的人性丧失铤而走险。当然,我并无意做个愤怒呼喊的道德卫士,我只是在走过藏房窗前时,听到那些咿呀学舌年纪的小孩看着背大包的我们,好奇、热情又害羞打招呼喊的是“Hello”“ByeBye”“八嘎”,而不是“你好”“再见”时,心里有点五味杂陈而已。哎呀,好吧,被你们看穿了。我只是个赔钱的忧伤老板,使些伎俩忽悠你们过来照顾一下生意罢了。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八邦寺-多瀑沟-新路海八天徒步穿越,两个男人的寻秋之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