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61

主题

石家庄

白石岭上有古驿,庚子长墙拒列强——井陉行之22、走过东天门

[复制链接] 查看:11637 | 回复:120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20:15 编辑

   现存东天门二层楼阁翻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此点有确切记载,但下边的券洞及最初的阁楼究竟始建于何年代,无从稽考。但这条古道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了。2008年,“国际古迹理事会”世界遗产协调官员亨利·克利尔博士,前来考察,认定井陉古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年,这位外国专家是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开始算起的。其实,这条古道的历史比这还要长。

  且不说传说中的早在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西巡过太行,就发现并开辟了井陉通道一事,此事没有文字记录可以佐证。有关井陉古道的最早的文字是历史上的白狄东迁一事。白狄原分布在古雍州北部(今陕西一带),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因受秦国压迫和晋国诱惑,白狄迁徙到太行山一带,分为四支,其中一支仇由氏定居今山西盂县附近,另外三支鲜虞氏、肥氏、鼓氏穿越太行山继续向东,分别定居于今天的石家庄正定、藁城和晋州一带。此事《左传》襄公十八年《经》中有“白狄始来”的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因此可知白狄人至迟是在公元前555年迁往太行山东麓的。过了20多年,晋国借口伐齐而借道鲜虞,“毁车为行”直下太行,最终灭了虞氏、肥氏,此事《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里有详细记载:“夏六月,晋荀吴伪会师齐者,假道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这两段记录中虽并未提到井陉的具体地名,但无论是鲁襄公十八年白狄整族人扶老携幼带着辎重穿越太行,定居石家庄一带,创建鲜虞国,还是晋昭公十二年晋军假伐齐之名出兵灭鲜虞,其所经道路只能选择地势最为平缓、最便于通行的井陉,别无他路。而且从晋军的“毁车为行”中可以推知,至迟到公元前530年,井陉古道已经能够通车,只是崎岖难行罢了。
   如果从白狄东迁过太行算起,井陉古道的开通至少有2570年的历史了。即便从晋灭鲜虞算起,这条古道也开通了2545年了。


东天门的正面(东侧)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18:51 编辑

   选择一条梯路,我登上了东天门,由上而下的俯视下边的古道,更显出东天门地位之重要,它高耸于两山之间,象一把巨大的铁锁,紧紧的锁住了关门下的千年古道,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为地位重要,因为地势险要,东天门一带的井陉古驿道上发生过很多的战争故事,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背水战外,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战事还有:秦将王翦从这里东下攻赵,为秦国拿下了最强大的敌手;隋炀帝派李子雄从这里向西,平定了汉王杨谅的叛乱;唐朝大将李光弼与郭子仪从这里东出井陉追击叛将史思明;明朝大将徐达从这里西追元军,克太原,平山陕,为明王朝开拓了大部分西北领土……


  发生在井陉大地上知名的战争很多,鲜为人知的战事也不算少,其中公元1126年,发生在宋金之间城山寨战役就是一场鲜为人知、却不该被遗忘的战事。公元1126年就是“靖康耻”那一年,早春二月,雨季未到,白石岭北边的城山寨一带浓雾弥漫,咫尺不分。趁着雾色,在此与宋军缠斗了六天的金兵悄然撤退。紧接着,浓雾散去,霞光显现。这件事,被当时在此守卫御敌的滹阳太守刻记在城山寨南坡白虎洞石壁上。刻字的落款时间是与金兵交战50余天之后。


  不仅是滹阳太守,北宋有名的“种家将”也曾在井陉古道上多次抗击金兵。长期以来,因小说、评书的宣传,世人只知北朝有杨家将、南宋有岳家军,却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将门世家首推折家将,其次是种家将。按史书记载,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堪称史上中国第一将门世家。北宋中后期在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战争中崛起的仲家将则延续了五代,终北宋之一朝。种家将的第二代共有哥八个,老大种诂、老二种诊、老五种谔各统领种家军之一部,世称“三种”,其中又以种谔最为有名。《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老八钟谊虽然出道最晚,但好读书,善治军,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由此可风见钟家军的实力。


  钟家军的第三代中以种师道最为有名,人称“小种经略相公”,就是他。种师道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当时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但因得罪了蔡京、童贯,屡遭奸人贬谪。金人南下,宋钦宗急招种师道入京,“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宋史》),成为宋军的最高指挥官。然徽宗、钦宗总是犹豫观望,决策反复无常,种师道有职无权,用兵方略难以实现,终致靖康之难。东京汴梁失守后,宋钦宗捶胸言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致如此!”


  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奉命由井陉进至山西平定,后还屯真定。五月,完颜宗翰自太原还云中(今山西大同),有一个叫许翰的官员误信金兵将退,强令小种出师。种师中的军队行至寿阳石坑,遭金军袭击,经奋战破敌进达榆次。此时其他援军迟迟不来,宋军陷入金兵重围,小种带伤力战而死,在他之前,胞兄种师闵、堂兄种朴已先后殉国。不久,种师道亦忧愤而死,时年七十六岁。


  此后第四代、第五代种家将如种浩、种溪等人虽任南宋武职,但其武功成就远不及先人,种家将从此湮没无闻。




从东天门上向下看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09:29 编辑


东天门阁北侧的建筑群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17:34 编辑

   东天门的二层建筑是一个关庙,加上不远处的关羽祠,一个不大的关城竟然有两个关庙,由此可见关圣人在井陉人心中的地位。



二层关庙内的关公像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21:17 编辑


   站在东天门的城楼上向南北两侧观望,隐约可见山坡的绿树之中有两道长城般的城墙,其实它不是真正意义的长城,它是东天门景区在原来的庚子长墙基础上修的山寨版的城墙。


   所谓庚子长墙,是115年前中国军民为反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修筑的一条防御工事,它是一道高一米,宽半米的石墙,从青石岭向南,经白东天门,直到割髭岭,如一条苍龙蜿蜒盘踞在山峰之巅,绵延数十里。因故事发生在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历1900年,农历为庚子年,因而人们把这道石墙称为庚子长墙。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6 22:10 编辑

  东天门我来过一次,说起来还是非典那年,一个周末,我和几个事一起骑车子来到东天门,那时,咱还没玩户外,到了的是景区正门,可那个时候全国草木皆兵,各村设卡,景点关闭,到哪儿哪儿不让进。东天门不例外。众人一顿乱磨:“你看我们这么远骑车子来的,能有病么。要是有病还能骑车子跑这么远的路么?”好说歹说,工作人员终于被感动,打电话请求了一下,破例放我们进去了。一人20元的门票。

  那次我本想沿庚子长墙走一走的,但几个同伴无一人有兴趣,他们催着我下山了,于是心中留下了一个遗憾,这个遗憾一留就是十几年。今天,我终于有了弥补遗憾的机会了。


   由东天门城楼子钻过灌木林,循环着人声绕上城墙,我沿城墙向不远的山顶走去。



在庚子长墙基础上修建设的山寨版的城墙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6:55 编辑



   我很快的就来到了白石岭山顶上,下边的山脊上能清楚的分辨出一段人工砌筑的石墙,那一定就是庚子长墙了。再远些,对面的山头上,已经很难分辨出长墙的走向了。

   站在白石岭上,我有些感慨:眼前的山即不高也不险,它与我平时走过的山根本不就不可同日而语。很难想象,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当时是怎么抵御持有洋枪洋炮的侵略军进攻的。但当时的中国军队就是依赖这道简易的石墙顽强的抵档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8:53 编辑



   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光绪26年即1900年,那一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子年。当时,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依仗洋枪洋炮攻陷天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逃往山西,八国联军迅速侵占了保定、定州,正定等地,并企图继续西进,进犯山西。慈禧一边继续向西逃亡,一边调集军队火速赶往山西一线,加强山、陕两省戒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原江宁军次参将刘光才接到升任山西大同总镇,并带忠毅军山西上任的命令。刘光才接命后,取道山东、河北走进赴山西。刘光才行至河北威县时,接到圣命:洋兵如果再西进,要立即选择有利地形驻扎,进行堵御。到达栾城时,又接到山西巡抚来电,说已奏明圣上,让刘光才总领武功营、忠毅军及晋威军,在井陉驻守,以守卫晋东门户。

  几乎与此同时,原驻扎获鹿的湖北武功营,因兵力不足,面对法国人的进逼于九月(农历)底退屯井陉。十月初七,法军兵马携大炮多门,由获鹿西进,企图向井陉进犯,行至井陉平望村时因道路崎岖,两部炮车的车轴断裂,法军认为此为不祥之兆,遂暂时退回获鹿。法军的行动无意中为刘光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十月初十,刘光才所部及其军辅全部到达井陉,大营驻扎在微水镇西的长岗。命所部在岩峰、马村、段庄、石门、青石岭、白塔坡、割瓮岭、珍珠岭、后掌、东方岭等处据险设防,修筑关卡、长墙、炮台、开挖地洞地营,埋设地雷,准备迎击西犯的侵略军。

  一场近代史上少有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白石岭山顶上俯视东天门



发表于 2015-6-23 23:06 7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10:43 编辑



   11月19日,数千名法国侵略军趁雾对东天门发动了进攻。他们先以开花大炮猛攻清兵军营,然后冲向白石岭上的清军阵地。忠毅军全体将士士气高涨,奋起还击,经过激战,打死打伤法军无数,迫使侵略军退回获鹿。侵略军西犯受阻,经常派人到忠毅军防地前窥探。刘光才所部将士坚守阵地,昼夜严防。当地百姓也积极配合,日夜巡逻,捕获法军侦探多名。军民同仇敌忾,使法军企图不能得逞。

   12月9日,法军头目又率领马步大队,从马村卡外的老鸹岩向清军发起攻击。刘光才所部据险堵击,又打死打伤法军多名,并将法军头目的屁股打伤,法军进攻再遭失败,不能西进一步




山顶上疑似的工事遗址




发表于 2015-6-23 23:06 8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5-6-27 09:04 编辑


东天门东侧的地势,当年法军就是从这个方向向东天门的清军防线发起进攻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