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0

主题

西北

在路上-墨脱行记 

[复制链接] 查看:32735 | 回复:35
发表于 2009-10-15 10:47 21 显示全部帖子
52# 简单是美

第一脚踏上墨脱县城的水泥马路,反倒没有原本想像中那样的激动,只是感觉昏浑身轻松了许多。是啊,连日的艰辛跋涉,我们终于来了、终于到了,离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我们注定只是匆匆的过客。
小小的墨脱县城,坐落在被四周的群山环抱的一个小山包上,还有点布达拉宫的味道,风水倒是甚好。据说从空中俯瞰,县城的主要街道环绕一周,就像一个大脚印,而县委、县政府就在脚印里面。想像中的莲花盛开之地,正在被现代文明迅速的改变着,内地援建的房子越来越多,移动公司、K歌房一应俱全。
如今,惟一不通公路的县城不存在了,没有汽车进来的县城不存在了。其实想想,对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而言,也许那隐秘的莲花圣地的感觉消散了,可祖辈生活在那片看似风光绝美,却仍然极端闭塞、贫穷、缺医少药的的万余祖国大家庭的子民们,难道不需要共享祖国发展的成果吗?不然的话,你住个三五年试试?有的时候,还是应该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所以,请不要把墨脱诗意化,因为她并不诗意;也不要把墨脱妖魔化,因为墨脱也很美丽;惟有真实的墨脱永存!
发表于 2009-10-15 10:51 22 显示全部帖子
53# 简单是美

64.jpg

65.jpg

66.jpg

67.jpg

68.jpg

发表于 2009-10-15 10:56 23 显示全部帖子
55# 简单是美

69.jpg

70.jpg

71.jpg

72.jpg

73.jpg

75.jpg

发表于 2009-10-15 14:13 24 显示全部帖子
59# 放马南山

从派镇到墨脱,想都别想啊老大!从波密到墨脱,140多公里倒是可以地···,不过一定要检查好啊,哪个路,太费家具!
发表于 2009-10-19 21:33 25 显示全部帖子
77# 傻二
你指的哪张PP?
发表于 2009-10-21 11:47 26 显示全部帖子
81# rongrongbear


(由于小蓉、小鞠、小郑想在墨脱停留1天,经过昨晚晚饭时的商议,我们决定其余4人不在墨脱休整,先行赶赴波密,去看看米堆冰川和然乌湖。餐馆的老板随即帮我们联系好了车子,司机旺杰反复要求我们,路况复杂,尽早出发。最终我们还是遇到了塌方,墨脱到波密146公里的简易路竟也用了2天才到。一路颠簸、一路观景,车子于第2天下午6点前到达波密,我们一致认为旺杰是个很好的人,驾驶技术一流,秉性豪爽、热心。在此向各位驴子隆重推荐。)
一早醒来,洗漱吃饭,小蓉他们也早早的爬起来送行,虽然是暂时的分别,还是有些许的伤感。

该是离开的日子了,用复杂怀恋的目光回首渐渐远逝的佛国胜境──白马岗最后一眼悲欣交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再来,也不知道藏南那块让人手足无措的唯美和壮丽河山,何时能回来,但可以确定,此行是我心里刻骨铭心的隽永回忆。

别了,墨脱!别了,多雄拉、蚂蟥坡、老虎嘴!别了,拉格、汗密、背崩!别了,墨脱的小路!别了,驻守边疆的兵人!

刚出县城,车子就需涉水过河,让人对一路的颠簸和危险有了些许的担心。刚过河后由于前方有车,我们不得不把车停在了可以下脚的半坡上,下车登记证件。

76.jpg

77.jpg

78.jpg

发表于 2009-10-21 15:13 27 显示全部帖子
82# 简单是美
中午行至80K,前方9KM处果然遇到塌方,恰好有政府官员的车队返回80K,询问后得知今天无法修通,我们只能在80K住一宿。于是赶紧把衣服拿出来晾洗,这一路衣服就没干过,都是洗了干不了,湿着装包的。下午我们4人在80K附近溜达溜达,继续喝酒FB,直到喝高睡觉。
第二天上午9点多,前方传来消息,小车勉强可以通过,眼疾手快的旺杰师傅拉上我们,紧跟政府官员车辆,一路疾驰,终于通过了塌方区。

79.jpg

80.jpg

80a.jpg

80b.jpg

81.jpg

82.jpg

发表于 2009-10-21 15:15 28 显示全部帖子
83# 简单是美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发表于 2009-10-21 15:20 29 显示全部帖子
84# 简单是美

92.jpg

93.jpg

发表于 2009-10-21 16:10 30 显示全部帖子
30# 简单是美
二、沿途风光:
所有有机会进出一次墨脱县城的人,在数天的步行中都会强烈体验到一次从冬天滑入夏天,或从夏天爬进冬天的艰辛却奇异的感受。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开始,随着急速下降的山势,在这里几乎可以发现北半球湿润地区的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顺序更替。换言之,从严寒的北极到我国海南岛的植被类型,几乎全部被压缩于这个局促的弹丸之地。
多雄拉雪山的北坡属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由于高山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空气相对干燥、少雨,而南坡属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北漂移,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冷热交汇,使南北两地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景观。
北坡景象:

201.jpg

202.jpg

203.jpg

204.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