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168

主题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复制链接] 查看:11326 | 回复:24
发表于 2010-6-11 20:27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1:10 编辑

关于移摩道:这是一条古丝绸之路在东天山地区著名的六大古道之一,据《西州图经》记载,移摩道“右道出蒲昌县界移摩谷,西北合柳谷,向庭州七百四十里,足水草,通人马车牛”。在由天山南流鄯善的柯克亚尔河畔,迄今仍保存着一座古堡——柯克亚尔古城。这座古堡,即为唐代的维磨戌。所以移摩道也称为“维磨道”。清末阿古柏叛乱时期,叛军还曾占据古堡,由此也反映出这条古道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移摩道即经由古堡,沿柯克亚尔河北上,翻越天山分水岭——大顶达坂进入木垒县境,直达吉木萨尔(北庭都护府)。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大约是十天前,突然接到老许的短信,说是要和老黄重走移摩道,问我想去吗。这还用说吗,去呗!
    移摩道作为东天山六大古道之一,由于两端交通条件不便,驴友很少涉足。能有机会去一睹这条传说中的古道,对我来说是
件很幸运的事情。之后的一周,仔细查询、研究了这条古道的地图和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总的感觉是,移摩古道的军事战略地位在东天山六大古道中似乎更突出一些。对于驴友来说,徒步距离约40公里,最高大阪--大顶大阪海拔3460米,难度级别4级,是一条中低级别的徒步线路。但是,以下的照片和文字将向你证明,要一睹这条神秘古道的风采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10年5月21日至24日,我们一行十二人,其中两名女队员,一同完成了这条古道探险穿越活动。比计划多用了一天时间。
    移摩古道入口---木垒县照壁山乡,同时也是另外一条著名古道--花谷道的入口。这里的山丘平缓,土地肥沃,和著名的江
布拉克有点相似。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恬静而安逸。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刚刚还是清澈见底的木垒河,到了这里却变成了波涛滚滚的洪水,一种莫名的预感在心头,这趟移摩古道之行可能会有许多未知和凶险等着我们。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我们租用的农用车终于被山体滑坡阻断,离计划营地还有2公里,走吧。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这是我们第一天的宿营地,一个五星级的营地。前方左侧就是察干布特河的源头,也是移摩道的真正入口。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小小的篝火晚会,增加了队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5月22日早晨7:30分,队伍准时出发,沿察干布特河一路向南、再向南。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未完  待续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皮带
发表于 2010-6-12 10:56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0:59 编辑

1# 树00
   这是我们自己搭建的独木桥。下次那位驴友走移摩道,过这座桥,过桥费就不收了,可别忘了回来请我吃饭吆~~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伴随海拔的升高,积雪越来越厚,古道也被覆盖得时隐时现。我们需要在河的两岸跳来跳去,寻找雪浅处落脚。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这座雪墙厚度超过1.5米,阻断了前进的道路,我们不得不跨过河绕行。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1:05 3 显示全部帖子
前面趟雪的小张,徒步历史虽然不长,但有着非常丰富的山区行走经验和超人的体能。标准大帅哥。大家先看看背影,后面给个特写。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坡度越来越陡,山势越来越险。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有一位队友大红驼已经爬不动了,几乎是三步一歇、五步一停。为了加快队伍行进速度,小张、好家乡、虫虫龙、622和我一起瓜分了“大红驼”包里部分有重量的东西。

    虽然如此,由于山路陡峭、积雪很厚,前面趟雪的队友也非常吃力。每十几分钟就得停下来休息会儿。整个队伍仍然像蜗牛一样缓慢向大阪顶运动。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1:14 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1:31 编辑

这里海拔已经三千米了,浓雾时断时续。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必须抓紧时间,尽可能早点翻过前方的大阪。以避过大阪顶午后的“习惯性”浓雾气候。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前面趟雪的小张一不小心陷进了一米多深的积雪中,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当然,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更不是最后一次。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绿的冰川水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美。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已经可以看到大顶大阪了。这是通向大顶大阪的路。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上来才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大阪顶,只是一座指示我们找到大顶大阪的第一座玛尼堆。这里海拔3250米,我把它暂且命名为1号玛尼堆。



2010.5.21-24移摩道 144.jpg

发表于 2010-6-12 11:30 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1:34 编辑

这个一百多米高的山包就是1号玛尼堆所指的方向。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刚刚还清晰可见的山包,瞬间就被浓雾遮盖,这时,还伴有豌豆大小的冰雹。刮起了5到6级的西北风。
    第一个冲上来的我,这时才有机会和时间仔细观察了一下周边的山峰和道路,可我怎么也找不到马道到底在那里?这时,浓
雾已经使得能见度下降为十几米,五级以上的山风夹杂着冰雹砸在脸上、手手上隐隐作痛。空旷的山顶,只有我心爱的大包和手杖陪伴在身边,一种莫名的孤独感突然间涌上心头。恶劣的天气,往往会在瞬间改变人的心智,这种情况我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二十分钟后,队友陆陆续续上来。这里必须收拢队伍,以免队友不小心迷路走失。背向大风方向,要稍稍暖和一些。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又是半个多小时的等待,领队老许还在按着gps点在判定着前进的方向。好不容易看到了后面收队的“622”,队伍马上就向
前方一百多米高的碎石坡爬去,坡度30--45度,隐隐看到“之”型马道通向山顶。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上到山顶,又是一座指示方向的玛尼堆,我把它称为2号玛尼堆。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1:37 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1:46 编辑

沿着2号玛尼堆所指示的方向,我隐隐约约看到前方200米开外的3号玛尼堆。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继而找到4号、5号、6号、7号、8号、9号玛尼堆......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2010.5.21-24移摩道 176.jpg

2010.5.21-24移摩道 195.jpg

发表于 2010-6-12 11:50 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3:16 编辑

这些玛尼堆有的相距几百米,有的相距达一公里以上。老许、好家乡和我的任务就是寻找玛尼堆,有时我们会分头向不同的方向搜寻。
    只有找到下一个玛尼堆,才带领队伍继续前行。
    感谢曾经路过这条古道的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玛尼堆,它们就向一座座指路的灯塔,每当到了拐湾处,都会给我们指明前行的方
向。如果不是这些玛尼堆,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翻过大顶大阪。
    所以,每到一处玛尼堆,我都很虔诚地加上一块石头,留给后来走这条路的行人。
    这时,冰雹夹杂着雪花越来越大,加上浓浓的大雾,能见度不足十米。

    眼前的大阪顶是白茫茫的一片。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十度左右。五级以上的大风还在呼呼地吹。
    全队十二名队友已经收缩为十米长的队形,同时,还将几位女队友和体力较弱的队友安插到了队伍的中部。队友们相互提醒
着,前呼后应着保持着队形。
    感谢冰雹、大雾和大风,使我们全队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也从来没有这么生死相依过。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1:55 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3:08 编辑

   这道雪墙有五、六米高,可以直接滑下来。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虽然我们拥有最有经验的领队,和最团结互助的队友,但人定终究很难胜天。我们最终还是迷路了。

       这次迷路使我们增加了一座500米的大阪,多耗时近两个小时。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迷路经验,我会好好记得这次迷路的经历的。
    这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队伍已经在大顶大阪转了两个多小时了。加之为了赶路我们连午饭都没有吃,满肚子的小零食
已经使我那比较挑剔的胃开始翻酸水,我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找个平地扎营了。
    好在老天终于开眼,天晴了、雾消了、冰雹也没有了!
    路就在前方,回望我们走过路,就是绕了大圆圈。我们离正确的道路相差不足三百米。这三百米的错误,几乎让我们走崩溃
,这是我们移摩道的第一次接近崩溃。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2:20 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树00 于 2010-6-12 13:08 编辑

接下来,我们还不能休息,我们必须赶在天黑前翻过大顶大阪3460米的最高点。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一边继续赶路,一边回望大顶大阪,这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大阪。一般的大阪就是指山口或叫垭口,只要上到最高点就开始一路下坡。而这座大阪从3250米开始,到达3460米的最高点,南北长有五、六公里长,宽也差不多有四五公里,就是一个大平台。难怪叫大顶大阪!这顶可真够大的。
    我们走过的那些玛尼堆其实就是在指示我们绕过一个个的小山峰和悬崖峭壁。只是当时雾太大,我们没有办法看清楚要绕行的山峰和悬崖峭壁的真面目而已。
    刚刚上到大顶大阪3460米最高点,太阳就快落山了,虽然已经连续走了14个小时了,但也忍不住被这落日美景所吸引,懒懒
地掏出相机拍了一张大顶大阪的落日。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继续下降200米,就是我们第二天的营地了,这里离我们计划中的营地还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没有办法了,今天欠下路明天再赶回来吧。3200米的营地,除了五度左右的斜坡和石子有点埂以外,气温也就零下五度左右,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我喜欢睡的软一点,就干脆将帐篷扎在了雪地上,感觉非常不错。
    只是一天没有正经吃饭,老翻酸水。不想吃任何油腻的东西,简简单单煮了一锅白面条吃过就睡了。

    eleven说,我应该像她走狼c时那样吐出来,这样,就和她扯平了。这样,回去后她可以免费给我宣传一下。
    最终我还是忍着没有吐出来。
    这吐酸水事小、面子事大,我可不能因小失大。
    5月23日,早6:00点不到,黄哥就开始吹起床号了。

    嗨!我可是刚刚找到睡在3200米的感觉,有点舍不得起来呀。
    7:10分,队伍准时出发,沿着柯克亚尔河的一条主要支流的源头,顺着琼克什拉克河谷横切雪坡、趟沼泽、跳石头一路下坡向南。
    随着海拔降低,积雪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高、石头却越来越大。

    下山的路其实跟没有路差不多。这就是移摩道山南的道路。
    这路一是很费鞋,二是特别费脚,三是还费时间,总之就是费人。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移摩道——最“费人”的丝路古道穿越记



发表于 2010-6-12 12:45 10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一张一张发  太累人了  先到这里吧  静待后续......O(∩_∩)O谢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