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659

主题

焦作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复制链接] 查看:4953 | 回复:61
发表于 2015-10-8 12:07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远山情深 于 2015-10-8 12:11 编辑

      长假如果不出趟远门,似乎对不起高速免费,可是谁都怕拥挤不堪的人流和车堵。我们选择的路线既享受了高速优惠,又远离了尘世喧嚣,不仅欣赏太行自然美景,而且品味当地人文景观,真的不虚此行。
      书归正传,十月二号早上七点,猎人户外九名驴友,从市城管局出发,两辆自驾车走高速前往山西平顺。
      D1,到达石城镇,游览红旗渠渠首,赏浊漳河美景。沿渠车行,到红旗渠景区门口,看停车场爆满,公路上挤满了车,因此没有进景区游览络丝潭和青年洞。任村镇走过空心坝,虹霓村看明慧大师塔,碑滩村看虹梯关铭,晚上住宿虹梯关村。
      D2,芣堂凹开始徒步,下到吊桥,过垭口到龙曲水村,村后拔高过小创脑,大葛秧凹,下里登梯到梯后村。梯后村午餐之后,走五十四盘到虹梯关,关后左手平切到南背阳村,村后继续拔高到山顶,然后下到臭水峧村。晚上仍然住宿虹梯关村。
      D3,车行太行天路,徒步岳家寨,中午车行画了个大圆圈,回到虹梯关村,然后直奔东寺头村,该村午餐。该村后上山游览三晋第一碑,村内观看八路军办事处遗址。下午徒步,本打算徒步吊桥下边的沟,也就是通天峡景区上游。从起始处入沟,无路可走,徒步山中间的平切路,悬崖断壁,无处下沟,于是平切到去吊桥的垭口,即三岔口处,和头一天徒步的路接住了。晚上住宿天脊山景区门口。
      D4,秉着不入景区看人流的原则,山上看了附近的溶洞,然后车行井底,看挂壁公路,月亮桥,走林州石板岩,著名的林州太行大峡谷,车多人多景区多,什么桃花谷,太行屋脊,太行平湖等等,几十公里的行程景区一个接一个。然后上高速,傍晚六点返回市里。

      谢谢执手哥策划线路,谢谢土哥组织,谢谢队友一路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10-16 11:15 62 只看该作者
远山情深 发表于 2015-10-8 12:54 看着这一流碧水,往昔的诗意竟然荡然无存,心底油然升起一种沉重之感。这水,生命之源,林县百姓的获取需要 ... ...

支持精彩活动
发表于 2015-10-14 11:33 61 只看该作者
远山情深 发表于 2015-10-8 12:44 山水之间,不仅仅赏心悦目,而且让人感慨万千

支持好活动
发表于 2015-10-12 18:39 6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山情深 于 2015-10-12 18:53 编辑

这条挂壁公路裸露出来的不多,洞长一些,虽然没有能拍出全景,但还是惊艳于她的雄伟壮观,巧夺天宫的智慧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剩余的路程全部都在车上了,车行石板岩,属于林州境内,林州大峡谷就在眼前,几十公里的画轴铺展开来,景区一个接一个,著名的王相岩和桃花谷就在此,还有太行屋脊,太行平湖等等,车子成群结队,人流爆满,也富裕了一个个小山村。开饭店,宾馆,超市的比比皆是,吃喝玩乐特方便。只是,不知道,山中可有驴道否?
     带着满满的收获,也带着种种的感慨,高速飞驰,傍晚时分回到焦作,结束四天的行程。


psb (21).jpg

发表于 2015-10-12 18:37 59 只看该作者
井底挂壁公路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想要拍全貌得从月亮桥上过去,上到对面的山上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发表于 2015-10-12 18:32 58 只看该作者
洞内部一漂亮的钟乳石出现眼前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此处往下看,一个大的斜坡,下边好像有水,石头湿漉漉的,我们因为事先没有准备,都没有拿自己的强光手电,只是手机灯照亮,看不清楚最下边究竟有路没有,因此错过了一次探险的机会。

提前没有做功课,回来百度才知道,五龙洞总共五个洞呢,我们只是看了第一个最大的。

走到一洞的尽头,当看到耸立着两根钟乳石门柱,有游龙盘绕,这便是二洞洞口。从中间乱石丛中爬下去就进了二洞。两壁山石,黑森似龙嘴,龙牙突起,像是把们的将军传说是黑龙的洞穴。黑龙被龙王任命为黑龙洞龙神,管辖着天脊山东北部的降雨责任。三、四、五洞内钟乳石涂满四壁,石柱林立,水晶莹莹,碧波荡漾,似水晶龙宫。三洞传说三洞是黄龙的洞天,黄龙被龙王任命为黄龙洞龙神,管辖着天脊山西北部的降雨责任。从三洞进入四洞的洞口很小,仅容一人进出,且是向下走,游人一般倒爬进入。传说四洞是青龙的洞天,青龙被龙王任命为青龙洞龙神,管辖着天脊山东南部的降雨责任。从四洞进入五洞就变成向上走了,稍弯一下腰就可以进去,五洞空间不大,举手可触摸洞顶,可同时站立四五个人。传说五洞是白龙的洞天,白龙常驻五龙洞,管辖着天脊山中部的降雨责任。如果你是在严寒的冬天到了五洞,会感到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湿润气息,还可听见汩汩流水,特别舒适惬意,真是别有洞天。听说有人研究出岩洞疗法,可治疗气管炎、高血压、中风等疾病,这五洞就是最佳去处。

看看这些文字,不免遗憾多多啊!每次去哪里都会留下遗憾,吸引你下次再去呢!
发表于 2015-10-12 18:25 57 只看该作者
乌龙洞位于平顺县东寺头乡羊老岩、管洞水、谷恋铺三村交界处的山顶绝壁悬崖下。公路旁侧一小路上山几十米,树林茂盛,松涛阵阵。
洞口挺大,里边供奉有龙像,洞口立有几块石碑,碑的年代为光绪十年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进入里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必须得用灯照路。好大好高的空间,足足有三间屋子那么大吧,只是地面乱石林立,还得上上下下,走路必须得小心。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地面有些湿润,没有任何异味,旁侧还有小洞口,好像窗子一样可以出去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发表于 2015-10-12 18:02 56 只看该作者
   随后驱车前往通天峡的那条沟,也就是徒步时吊桥下边的那条沟。沟的入口处很难走,旁侧小路居然一路拔高,根本没有下到沟底的路,一直走到昨天拔高上来的那个垭口,也就是通往龙曲水的那个三岔口。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沟壑深深,水迹明显,但是现在干枯着,望不见有路径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看着斑驳的水痕,想着水大时一定比现在美很多。看这样的环形,以为中间的山是个孤山,等走近垭口时发现,有一睹类似墙似的山与大山相连。我们走的山对面也有平切路,看得见人,听得见人声。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虽然未入沟底,高处的风景还是比沟底让人开怀的,而且疾行,走得挺过瘾。




发表于 2015-10-12 17:52 55 只看该作者
回到村子看八路军办事处,荒草淹没的旧房子湮没不了战火纷飞的历史,也湮没不了国人永不能忘记那一页的沉重。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门上边有小字通讯连旧址,另外还有个门口是炊事班旧址
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发表于 2015-10-12 17:42 54 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因为面积大,第一,还是因为碑的年代最早,算第一。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个子最高的土哥站在碑跟前,让人目测一下碑的高度,我当时笑着说碑高是他身高的四倍。亦驴亦游,为美折腰----猎人户外平顺画圈圈

碑上边字迹模糊,依稀辨认几个字“山贼已息”。虽然我不愿百度文字入我的帖子,但是知其然得知其所以然,对于不了解的常识,还是得求教百度。


这块巨大的山碑位于平顺县东寺头乡寺头村西五龙垴的山顶上,石碑临崖而造,山碑一体。碑螭首方额,附崖而凿,碑高9.57米,宽 4.35米,这便是三晋第一碑。

关于这块石碑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此碑体之高大,在山西属第一;一种是说在石碑上,找不到原始文字,,因在后世续刻铭文中有“三晋属中第一碑”语,而得名“三晋第一碑”。虽然都有得名第一的原因,但意义不同,前者是说因为碑的高大为第一,后者是强调碑的古老为第一。

关于这块石碑的锻造年代不详,碑体上文字漫灭,看不出曾经有过的字迹,也许从来就没有雕刻什么,就像武则天当时的无字碑,也许石碑开凿后还没来得及刻上文字,就遇到了大的变故而停工,实未可知。

据当地人考证,在石碑的北面有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佛像和妙伦寺遗址,那里的碑刻风格和此处相似,故而推断三晋第一碑为北朝时期雕凿。

这么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这里,被各朝各代当成了随意涂鸦的小黑板,只是这黑板太大,书写者只是在碑的下部题词。

目前这些题词为五篇不同年代的铭文。

最早的是北宋大观丁亥季夏二十日(1107年)济南朱进以尉事受檄到此留言。
    北宋大观丁亥,公元1107年的铭文,距今902年。是石碑上涂鸦最早的文字。

第二篇铭文是平灭陈卿起义的简要记载,也是最为有价值的文字,记录了当年陈卿造反,官军平定叛乱后,创建平顺县的事实。其铭文如下:“山贼既平,民患乃息,创一县治,建四巡司”。

其他三篇为游记和诗词。

第一篇:  

万紫千山远潇複,山人迎我入山嵯,登险愈望工囗巧,三晋属中第一碑。

嘉靖庚寅知平顺县事井陉高崇武书

第二篇:

山贼既平   民患乃息   创一县治   远四巡同   陈囗一囗
   嘉靖七年,山西按察司分巡冀南道庆阳陈大纲平陈卿叛乱后的题词

第三篇:

陈卿造反,累岁靡宁,两败官兵,人心耸惧。余以新任,即委分巡,出尚抚捕,继协同级。乃率师共剿,火牛火箭,用效田单之能;神弓神枪(钅仓),每窥诸葛之巧。况建楼于四角,威乃彰闻,又鸣更鼓于中央,军民胥悦,是以撄锋者(少),投降者多。陈卿委命而来,我一师全胜而返,欲记岁功,敢勒丰碑。

嘉靖七年十月十二日奉钦依督兵山西按察司佥事分巡冀南道庆阳陈大纲提

第四篇(北宋):大观丁亥季廿日书     径观大石  迟留累刻  檄届此命  义僧踏曲



这些文字来自百度梅子的博客,未经许可,转载了,谢谢梅子提供这么详细的资料。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