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北

新疆日记附北疆攻略2010年9月美图、美景加娓娓道来的文字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查看:56790 | 回复:215
发表于 2010-10-16 13:59 61 显示全部帖子
古老而神秘的吐峪沟麻扎村

_DSC0256.jpg

_DSC0259.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1 62 显示全部帖子
高昌古城离吐峪沟很近,开车的师傅比较熟悉路线,出发后不久我们就来到了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离吐鲁番45公里。据了解高昌古城在很久很久之前的战乱后被废弃,此时看到的都是些夯土的残垣,建筑物基本消失已经看不到了,充斥眼中的景象是光秃秃、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显得很扎眼的夯土城墙。

_DSC0262.jpg

_DSC0265.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1 63 显示全部帖子
黑白高昌古城

_DSC0270.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2 64 显示全部帖子
西部牛仔

_DSC02~1.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3 65 显示全部帖子
马车是当地人在景区内拉着游客出入,赚钱的一个工具,它行驶在古城间,给拍摄照片的人们提供了一些元素。

_DSC0275.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5 66 显示全部帖子
高昌古城真的也很土,不了解此地文化和历史的游客,进到此地真的不知道该看些啥,哪儿都是土~~~
地上的小草,俯瞰时显得那么无助和渺小,像似不久就会枯竭......
趴在地上,让小草帮我在画面中做了个小小的前景,远处恰巧有马车通过,竖起相机,按动快门,于是拍下了这张看着还算有点生机的片子。

_DSC02~1.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6 67 显示全部帖子
离开高昌古城前往火焰山的路上,我们渐渐地感受到了热,那种无法表述的热。
盛夏的吐鲁番地区据说热的人无法忍受,是我国最热的地区之一。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以北,它就是由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所呈现出的“红色山脉”而得名。
进到景区停车场,第一眼看到的居然是“悟空的塑像”,西游记不是神话小说吗?难道老孙是真人真事儿啊???我等均诧异......
经过大家商量,这个景区我们不进去了,站在景区门口望一眼便能看清楚里面,不大的一块地方,围起来收费呗!
火焰山景区能有点说道的就是,里面耸立着一支巨大的温度计,咖啡说,当时温度计显示温度为:52℃。
我的娘啊!迅速逃离此地!
发表于 2010-10-16 14:06 68 显示全部帖子
“逃离”火焰山,目标直指吐鲁番。
临近吐鲁番必须要经过那著名的“葡萄沟”景区,但是我们去的季节也不对,葡萄架上早没有葡萄了,于是明哥、老李决定不进去看了,倒不是心疼那120元的门票钱,只是觉得进去光看些葡萄叶子、葡萄架子实在没劲!于是,径直奔向“苏公塔”。
咖啡大姐好像想去看看葡萄沟,来一次新疆也确实不太容易,不看看似乎心理上不舒服,可着实无奈,只好服从大家了。
苏公塔景区好荒凉,几乎没什么游人,加之天气太热,搞得人很倦怠,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吧!
苏公塔又称“额敏塔”,额敏和卓原本是清朝的一位名将,吐鲁番的郡王,当时吐鲁番地区维族人的领袖。由于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被清王朝册封为郡王。
在200多年前的1777年他出于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的目的,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
当时的额敏和卓已经83岁高龄了。


维护国家统一,此老人可敬!
苏公塔于公元1778年建成!属于典型的典型的伊斯兰教古塔,塔的旁边是一座可以容纳千人做礼拜的清真寺,我们到达的时候,清真寺正好开放,有幸进去浏览一下正品的清真寺建筑风格!
据说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建筑元素就是取自苏公塔。

P1080816.jpg

发表于 2010-10-16 14:08 69 显示全部帖子
9月17日的主题词是“奔波”。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自早晨五点多起床,出发至越野赛团体组出发现场,一直到入住吐鲁番交通宾馆,其间的十几小时里不停地在景点之间出着、入着。。。。。
这样,算是把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地区的景点都看了看,事后才发现,有两个地方被我们擦肩而过了,有点遗憾......

一个是紧挨着苏公塔的“中国内陆海拔零点”,它位于吐鲁番亚尔乡巴村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11分,北纬42度56分,“零点”西至交河故城13公里,东至高昌故城50公里,北至 苏公塔2公里,南至艾丁湖最低点30公里。“零点”属特殊地理位置。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低于海平面的面积4050平方 公里,由零点等高线圈定,最低点海拔-154.43米。  

玩户外的人对海拔和地理有特殊的敏感,到了却没去看看,是不是有点抓挠啊?
查遗补漏,今后再去的驴友们不要错过就行----如果愿意看的话!


第二个地点是“坎儿井”。
为啥遗憾呢?
就因为她是和长城以及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西域的吐鲁番地区自古就是我国极端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坎儿井就是通过地下水渠的星罗分布,灌溉着几十万亩的田园。
这样的工程是我国古人的智慧工程,与我们擦肩而过了......


当晚吐鲁番广场小吃夜市小聚一番,各自休息!
发表于 2010-10-16 14:09 70 显示全部帖子

2010年9月18日  

今日主题词:消费

第四日

行程:吐鲁番--乌鲁木齐

任务:休整,联系明天出行的包车司机并与之见面。

      18号的早晨,我和明哥基本睡到自然醒,去吃早餐时,老犁说有桑塔纳包车可以直接送我们到乌鲁木齐的住地,省去了我们大包小包地挤大巴车了。也好!

      十点左右老犁联系的两辆小车等在了吐鲁番交通宾馆的停车场,大家起包装车出发,直奔乌鲁木齐。

      行程中要路过柴窝堡盐湖和亚洲最大的柴窝堡风力发电站。

      号称中国死海的柴窝堡盐湖的含盐量比海水要高出6倍,据说当地人常在此游泳,完全可以漂浮其上,我们只是匆匆路过,没机会体验。

      达坂城这个地理名词,内地人耳熟能详的主要原因恐怕是那首《达坂城的姑娘》了吧,我们途径达坂城风力发电站的时候,没见着姑娘,倒是实实在在地被那里的风吓了一跳,真的好大!

    据说,把火车吹翻的事故就发生在此地......

    实在了不得......又一次快速逃离。

      到达乌市,简单擦抹了一下,大家一同去喂肚子。

      懒得走得太远,就近去了一家湘菜馆,坐定点罢菜,才觉得这家店食客寥寥,都中午一点多钟了这般人气怎么维持生计呢?我们都爱瞎替别人操心.....

      吃着吃着,呜央呜央的食客们来了一大推,一看表,下午3点钟,顿悟,新疆人就这钟点才吃中午饭的......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各自分开,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有的是逛街,有的是睡觉,我呢,要等包车的小王师傅约定明天的出行细节。

      与大家再见面时,已是晚餐的时间了,奇迹发生了,3个女同志采买回一堆“玉饰品”,消费金额略去,反正能买我好几个镜头.....

      看来旅游经济确实管用啊......深度佩服!

      喜欢就好!

当晚无故事,准备明天路程上的简单物资,睡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