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870

主题

伊朗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复制链接] 查看:141777 | 回复:215
发表于 2017-5-3 14:50 91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而这座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绝对与众不同,钻出巴扎里那些迷宫似的小道,远远的就能看见一座灰头土脸的穹顶突出于一个个泥砖火柴盒的上方。光秃秃的,看不见半片耀眼的蓝瓷,这座清真寺融合了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体现了八百多年来建筑风格的演变。泥砖素朴的色彩,无需耀眼的浮贴,美丽终究会褪去,素朴,谦虚的存在,岁月琢磨之后隐隐约约更显其光亮,愈加令人欣赏。
发表于 2017-5-3 14:50 92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93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94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95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有人说除了无穷无尽的清真寺伊斯法罕还有别的好看吗?有呀,这里有一座亚美尼亚人的教堂,19世纪中期,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气数将尽,希腊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等巴尔干国家先后独立。奥斯曼土耳其把国家分裂归咎于亚美尼亚等民族与外部势力勾结,决定“攘外必先安内”。

       一战时任土耳其内政部长的塔拉特·帕夏说:“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亚美尼亚问题,就必须从肉体上消灭亚美尼亚这个种族。”于是一场种族大屠杀开始了,生活在土耳其境内的约有150万的亚美尼亚人遭到迫害。逃难到伊朗的亚美尼亚人来到了伊斯法罕,在这里建起了教堂。

       一座基督徒的教堂竟然有一个伊斯兰风格的穹顶,这是萨法维王朝两种宗教文化共生共荣的最好例证。很可惜我们去的那一天不知道赶上了什么节日连教堂都不开门,我们只能在高大的围墙外面转悠了一会。大家前往伊朗一定要谨记,周五是休息日全部景点和商铺都不开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宗教节日,出发前一定要向当地人打听清楚。
发表于 2017-5-3 14:50 96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97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98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伊朗是世界上法律规定女性在公众场合必须佩戴头巾的少数伊斯兰国家之一,即使外国女性也必须遵守;若是逾矩,就要被伊朗的“道德警察”警告,甚至可能受刑。所以在打包行李上飞机之前,我严格筛选了我的衣物,在这里女人们的上衣长度必须盖过臀部,不能透视,不能紧身,不能裸露肌肤.

       进入清真寺则必须要穿那种长及地面的传统黑袍,伊朗人叫它“chador”,是“帐篷”的意思,在古城卡尚和亚兹德,很是多见,但是,现在德黑兰,伊斯法罕和设拉子这样的大城市,姑娘们的着装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年轻给姑娘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头巾,穿着牛仔裤,高跟鞋,头发也染了颜色,画着欧美范的妆容,长长且卷翘的睫毛下是流转的目光,嘴角的笑意更像一朵朵的玫瑰花.
发表于 2017-5-3 14:50 99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发表于 2017-5-3 14:50 1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眼中的伊朗(半个月的旅行10篇游记 后附伊朗行简明攻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