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147590 | 回复:2391
发表于 2017-6-20 11:16 101 显示全部帖子
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1:16 102 显示全部帖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1:17 103 显示全部帖子
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1:20 10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4:33 编辑

邹氏家祠,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邹氏原藉江西南丰,公元1694年,邹元老带着他的儿子们入闽,来到下梅村择居创业。经历了艰苦创业,发展为闽北有名的商贾。取得成功后,建豪宅七十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传教化,重教育。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4 10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4:35 编辑

祠堂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也表明了邹氏一族从江西而来的渊源。青砖门楼是体现徽派砖雕艺术的集大成者,邹氏家祠,自然也在门罩的雕刻上下了一番功夫。五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出将入相,彰显着入仕腾达的想法。蔓藤葡萄,则体现着多子多福的传统。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5 10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4:35 编辑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6 107 显示全部帖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6 108 显示全部帖子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7 10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4:38 编辑

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征意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的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叫门当(或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7-6-20 14:37 11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7-6-20 14:39 编辑

邹氏家祠是下梅村一个重要的看点,砖雕尤其精致。


2016寒假闽西南古村行游影记(2017年12月24日更新完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