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102

主题

湖北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复制链接] 查看:122212 | 回复:195
发表于 2018-1-11 17:21 97 只看该作者
9月10日 晴

骑行线路:加桑卡(3617米)——吉拉山口(4366米)——类乌齐县城(3799米)
行者记录:骑行里程101公里,骑行时间7:02,总时间8:35,海拔范围3596——4420米,累计爬升1203米,累计下降1169米

       今天一百零一公里的骑行里程,翻越一个垭口,海拔累计爬升一千二百多米,强度远没有昨天的高,但对于有些疲劳的八哥来说,骑得比昨天辛苦得多。
      甲桑卡乡政府食堂的沙发有些硬,没有枕头,没有洗澡,内衣也没换,刚睡不久就有人(或者是狗子)来推门······因为这些因素,导致昨晚没有睡好,今天状态欠佳。
      早上起来,院子里还一片寂静,想找个人表达一下谢意也没能如愿,只好不辞而别。
      街上没有早点,小卖部吃了一桶泡面。八点出发,沿浑黄的昂曲河顺流而下。
      清晨红彤彤的太阳照在昂曲河谷两岸,把山尖染成一片金黄,很美,八哥不时停下拍照。
      才走六七公里,后胎爆了。补胎的时候,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民停下来好奇地看完整个过程,并主动要求帮忙打气,八哥走的时候,他还用生硬的汉语说:慢走!——好纯朴!
       从补胎的位置右转离开昂曲河,进入一个平缓的峡谷开始缓慢地爬升,坡长约24公里,海拔从三千六上升到四千二。峡谷不深,两岸山坡也不陡,如昂曲河河谷一样,主色调是红色:红色的溪流、红色的山体,还有红色的佛塔和陈旧的的寺庙,西藏境内的寺庙远没有青海境内的密集、豪华和高大。峡谷里植被茂盛,森林、草场、青稞地,显示出这里是一片富庶之地。
       爬到吉拉山口,用时三小时四十分,有点慢。
       过吉拉山口后,又进入另一个峡谷,但峡谷的风格完全不同:清澈的溪流、灰色的岩石、密集的牧场和树木。二十公里的缓下坡下到紫曲河岸边,然后以极大的幅度上下起伏、和以极大的弧度随河谷的走向而蜿蜒曲折。
       紫曲河很大气,更像是一条江。河水清澈而湍急,有点像林芝的尼羊曲。河谷很宽广,河套上是平坦的草场,间或有青稞地,还有几处湿地。草场上的羊群、牦牛、木栅栏,山坡上的杉林、藏寨、花海……这就是传说中的瑞士风光?很美,极像鲁朗牧场,但鲁朗牧场没有这么一条宽阔的河流。
      看得出这里的牧民很富裕,比如,村寨里大多是独栋的楼房,小汽车很普遍,连野外牧场的帐篷边,也常常停有一辆小汽车。
      遗憾现在花期已过,路边连绵的“花海”没有花,只剩下枯枝和黄草。
      在紫曲河岸骑行约五十公里到类乌齐县城,期间有四五个坡度极大的起伏,加起来的爬坡长度和强度,不亚于翻一个像样的山口,所以这五十公里骑得很辛苦。
      下午四点半到达类乌齐县城,标志唐蕃古道骑行结束,即兴打油一首:
       单枪匹马走唐蕃,
       茹毛饮血路三千。
       踏寻天门十五重,
       不见文成只见仙。
       ——意为:一个人骑行唐蕃古道,在极其艰苦到条件下骑行三千里路,翻越十五个山口,没有找到现实的文成公主,只见到被当做神仙供奉的文成公主。
      类乌齐县城并没有网上传言的那么漂亮,到处是建筑工地,所以有点凌乱。
      住到“新气象宾馆”——在气象局的院子里,标间——一个人住有点奢侈但很无奈,洗了半个月来第一个淋浴。
       房东得知八哥明天到昌都,用四川话说:路难走哦,要翻一座大山,烂路。
       这八哥有点压力,八哥不怕“大山”,但怕一百多公里全程是烂路。
发表于 2017-12-23 19:08 96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 丰富详尽 楼主很帅
发表于 2017-12-22 09:50 95 只看该作者
食堂内的布置: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今晚这里便是八哥的“宾馆”: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不便洗澡,只好洗一洗脚: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宽大的沙发,很适合当床来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48 94 只看该作者
乌然村外的河套风光: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昂曲河其实是澜沧江的“副源”,二百公里左右后在昌都与扎曲河汇合成澜沧江: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甲桑卡乡,是从G214进入西藏境内的第一个乡镇: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镇外丰收的场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甲桑卡乡政府: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乡政府的食堂: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45 93 只看该作者
既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也有溪水潺潺、绿色满山坡的秀丽: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过谢尕拉垭口后的第一个村庄——穷仲尕村: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西藏小瑞士、魅力类乌齐”——从这里起正式进入西藏境内: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然后继续在曲泽尕峡谷里行进: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曲泽尕峡到乌然村结束,G214从这里进入昂曲河峡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43 92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垭口: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心情不错: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山口另一边的景色: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下山的盘上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路的尽头就是西藏: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曲泽尕峡: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39 91 只看该作者
G214国道在尕布卓尕沟的山梁和峡谷间以极大的幅度和弧度上下起伏、七拐八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前面下起雪来: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尕布卓尕沟裸露风化的山梁: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沟底的巴曲河: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巴曲河边一处宗教圣地——殊胜政教圣地囊谦噶: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一路随处可见的宗教壁画和设施: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36 90 只看该作者
广角全景: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今天的第一个山口: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爬第二个垭口时已近中午,路边吃了半个冷馕,此时天空中正飘着雪花: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今天的第二个垭口: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荒无人烟的尕布卓尕沟: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尕布卓尕沟山坡上的野生动物: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2 09:26 89 只看该作者
9月9日
阵雨——多云——晴
骑行线路:囊谦县城——然代拉垭口(4322米)——俄亚拉垭口(4499米)——尕布卓尕沟——谢尕拉垭口(4496米)——曲泽尕峡——多普玛——加桑卡乡(3617米)
行者记录:骑行里程110公里,骑行时间8:53:17,全程时间10:23:31,海拔范围3587——4515米,累计爬升1744米,累计下降1556米



     今天是八哥骑行生涯中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天。
      一、骑行强度。
       110公里的路程不算长,但其强度不仅是此次行程中最大的,也是八哥五次进藏骑行中少有的,不过今天并不感到很累,原因很简单,一是没有高反,二是半年多的体能训练起了关键作用。
       今天的骑行强度主要体现在爬三个像样的垭口,不同的垭口有不同的心里和身体感受,用一段古文来概括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个垭口刚刚好,如果再有第四个,八哥怕是要扳命了。
       第一个垭口——然代拉垭口:出囊谦县城四五公里后开始爬升,长度约30公里,先缓后急,最后的十公里陡坡,如果不是停下来拍照一次,基本可以一口气完成,从囊谦县城到然代拉垭口,用时3:25分。
       第二个垭口——俄亚拉垭口:六公里陡坡,用时约一个小时,其间下过小雨和雪,很冷。爬到中间,已近中午,路边吃了干粮和喝了一瓶牛奶,。
        第三个垭口——谢尕拉垭口:爬坡长度约16公里,3公里缓上坡,13公里急上坡,中途停过两次,也就是约五公里才小憩一次,而不是像一周前那样每爬两公里就要休息一次,甚至到最后根本骑不动不得徒步不推车。
       下午四点前后翻过最后一个山口,此时体力还绵绵不绝,网上看过很多骑友,在翻完第三个垭口后,天已黑了,而八哥骑完全程到达加桑卡乡时,才只傍晚六点钟。
       二、风景:今天一路的风景是上路以来最壮观、最美丽和最丰富的。
       出囊谦县城沿扎曲河下行六七公里后,右拐进入一个峡谷。峡谷平坦宽阔,两岸山坡上是绿草如茵的牧场,河谷平畈上是绵延不绝的青稞,此时都已经成熟,一片黄色;白墙平顶的藏寨、红墙金顶的寺庙、白色的佛塔,以及迎风招展的经幡阵点缀其间,呈现出一片藏式田园风光。
       过然代拉垭口后,进入尕布卓尕沟,这里完全是另一副景象:山高谷深、坡陡弯急、峰回路转;谷底是森林,半山腰时而是草甸,时而是奇峰异石,山顶则寸草不生,裸露风化如外星球一般苍凉和科幻。
       G214国道像鸡肠一样,在尕布卓尕沟的山梁和峡谷间以极大的幅度和弧度上下起伏、蜿蜒曲折。
       尕布卓尕沟非常荒僻,除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极少看到人烟。如果说一个人的进藏骑行有什么不妥,那么尕布卓尕沟是最应该感到孤独、恐惧和危险的地方,尤其当看到一群野羊(或者是野鹿?)的时候,八哥就想:这里会不会还有其他猛兽——比如棕熊(青藏高原是有棕熊的)?不过八哥真的一点也不害怕,也许事后回忆起来或许会后怕。
       而今天最让八哥震撼的风景,则是最后四十公里的下坡路段,即曲泽尕峡谷。其深、其险、其丰富多彩的颜色,足可与喜马拉雅五沟之一的吉隆沟相媲美:谷底是红色的河水,一路奔腾咆哮;两岸红色的山体如刀削斧劈般陡峭且千姿百态、怪石嶙峋,八哥有时真担心崖壁上会不会掉下落石,后来居然真的路过一处山体垮塌后修建的临时便道;偶尔一片黄绿的草甸或者一簇树林,使荒无人烟的曲泽尕峡充满生机。
       总之,曲泽尕峡很美,以至于八哥一个人也忍不住连连发出惊叹声,不断停下用两部相机轮番拍照。
       三、天气。
       今天路上遇到四次下雨,只有第一次即出囊谦县城的那次穿了雨衣,之后的三次基本都是在爬垭口的时候与雨遭遇,雨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八哥都懒得再穿雨衣。
      四、吃饭。
      早上本想早点上路,可是街上没有一家早点摊开门营业,只有一家“宁夏馍馍铺”,进去买了两个花卷,站在街边花了二十多分钟才嚼完,又回头进去打算再买几个路上当午餐,店家说花卷冷了就不好吃了,建议买了一个硕大的馕,包括昨晚准备的饼干、饮料,今天带的补给是此次行程中最充分的一次,但后来证明,这些都是多余的,因为像平常一样,路上并没有消耗多少,午餐只吃了半个馕和几块饼干、两瓶牛奶。
       晚餐在甲桑卡乡唯一的一家川菜馆,点了一个回锅肉,收了八哥38元,好贵!
       五、住宿。
       这是今天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件事。
       甲桑卡是进入西藏境内后的第一个乡。乡入口有一个类似边防检查站的关卡,所有从此进入西藏的汽车和行人必须接受检查和登记,八哥也不例外。
      登记的时候,八哥问登记的女警:这是甲桑卡吗?里面有没有住的地方?
      藏族女警回答:没有住的。
      八哥心一沉,立刻陷入绝望。不过女警用生硬的汉语又说:外面那两个警察中有一个是汉族,你去找他给你想办法吧。
     “有困难找警察”——八哥怎么就没想到呢?
      于是八哥按女警所说,找到那个汉族警察说明来意,那警察很客气地问八哥带被子没有。八哥说只带了睡袋。
      警察说:那好,院里有个帐篷,你就睡帐篷吧。
      八哥欣喜万分,总算能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度过今晚了,不过一床薄睡袋能抵挡得了夜晚的寒冷吗?
      警察又问:你吃饭了没有?前面有餐馆,你把车子推到去吃饭,吃完饭再过来。
      于是八哥推着车进了村子,只有一家餐馆,老板四川人。
      等饭的时候,八哥又找餐馆老板和门口的几个藏民打听哪里有可以借宿的,都说没有,但有人给八哥提了个建议:去找乡政府。
       这主意貌似不错,餐馆隔壁就是乡政府大门。
       八哥迫不及待地走进乡政府,门房里有几个年轻人,八哥说明来意,其中一个藏族女子说:领导正在开会,等会再说吧。——这么说就是有戏了?八哥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返回餐馆吃完饭后,索性直接推着车子和行李进入政府大门,那几个年轻人说:去找乡长。
      谁是乡长?其中一个年轻人向八哥使眼色,示意门口那个正在打电话的藏族妇女就是乡长。那妇女一边打电话,一边往院后走去,八哥跟在她后面,一直跟到最后面的食堂。
      食堂里有上十人正在吃晚饭。八哥问谁是乡长,有人指着一位正在扒饭的平头中年人说:他,书记。
      八哥走过去诚惶诚恐地说:书记你好!我是骑单车路过这里的,天黑了没地方住,看能不能……
      话还没说完,书记就说:我们招待所今天住不了,你就住这儿(食堂)吧。
      八哥一看,宽敞的食堂里
干净而明亮,依次摆放着六七张藏式沙发(像榻榻米)、茶几、巨大的电视等等,住这里绝对比睡边检站的帐篷温暖,甚至不比住藏民家庭旅馆差,八哥心里窃喜!

      书记又问八哥吃饭了没有,没有的话一起吃。好人啊!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毛主席——毛主席就不用感谢吧,这与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后来聊天得知,书记是援藏干部,山东人——难怪那么豪爽和直接的。有几个年轻人好像也是来援藏的,其中居然有一个湖北老乡,荆门人。
      饭后大家各自离开了。食堂女工作人员给八哥烧好开水后也下班走了,走之前对八哥说:这里交给你了。
      ——诺大一个食堂兼会议室,里面各种食品、办公设施等等,就放心交给一个过路人住宿,连身份证也没看一下。
       看来,“有困难找警察”或“有困难找政府”不仅仅是句口号,而是能够兑现的承诺,八哥该重新审视和相信“社会主义好”这句话了。



昨夜下了雨,早晨还没有停,囊谦县城周围的山尖上覆盖着一层薄雪: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浑浊的扎曲河宽阔而凌乱,在这样的天气里,更让人找不到美感: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六七公里后离开扎曲河进入另一个比较平缓的峡谷: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河谷平畈上是绵延不绝的青稞地,此时青稞都已经成熟,正在收割: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两岸山坡上绿草如茵的牧场: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山坡上的草甸和青稞地环抱着一个小村庄: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爬到然代拉山半山腰再俯瞰刚才的那片村庄:
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发表于 2017-12-20 19:57 88 只看该作者
sjsw91@qq.com 发表于 2017-12-15 18:59 又一精品贴!楼主神勇,独行侠!大赞!

谢谢关注和支持!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