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4

主题

其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复制链接] 查看:297290 | 回复:1916
发表于 2020-6-22 09:56 1691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肃省◆


2018.8.3,晴,环华第291天,桥湾-嘉峪关-清水


双彩虹悬于天际,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踏上G312又是荒凉的沙漠,饮马农垦,花海一片连着一片,全部北方常见品种。玉门市远离玉门关,相隔几百公里。沿途是连绵的雅丹地貌,灰色、红色、赭色相间,高低起伏各不相同。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沙土路来到黑山湖畔,淡蓝色的湖面一片洁净,黑山湖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地处黑山而来,是嘉峪关市最大且最早的人工湖。


嘉峪关市,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


关城周长733米。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民国十三年(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保存完好。


关城以内城为主,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回想17年山海关的光景,一头一尾首尾呼应,深感不虚此行。远眺嘉峪关市区,电力烟冲和冷却塔林立,北方重工城市都是大同小异。十车道通向酒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河西走廊沿着祁连山脉,依次分布着六座城市。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所亲自设立命名。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准备赶往张掖市,大货车实在太多,速度起不来。傍晚霞光万道,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的旋涡, 风起云涌温度骤降,避免走夜路,留宿清水镇,清水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是肃州丰乐河东15堡的商贸中心,是丝绸古道上的驿站之一。


▼路书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肃-饮马农场-黑山湖-嘉峪关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双彩虹悬于天际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踏上G312又是荒凉的沙漠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饮马农垦,花海一片连着一片,全部北方常见品种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玉门市远离玉门关,相隔几百公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沿途是连绵的雅丹地貌,灰色、红色、赭色相间,高低起伏各不相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6-22 09:58 1692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沙土路来到黑山湖畔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淡蓝色的湖面一片洁净,黑山湖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地处黑山而来,是嘉峪关市最大且最早的人工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市,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关城导览图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6-22 10:00 1693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关城周长733米。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民国十三年(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保存完好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顶部为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八卦图”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综合反映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关城以内城为主,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6-22 10:04 1694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罗城初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罗城”是应敌的正面,“凸”字形城墙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罗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是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烽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城墙相接,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长城相联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回想17年山海关的光景,一头一尾首尾呼应,深感不虚此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6-22 10:05 1695 显示全部帖子
▼远眺嘉峪关市区,电力烟冲和冷却塔林立,北方重工城市都是大同小异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十车道通向酒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河西走廊沿着祁连山脉,依次分布着六座城市。其中有四座是由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所亲自设立命名。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准备赶往张掖市,大货车实在太多,速度起不来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傍晚霞光万道,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的旋涡, 风起云涌温度骤降,避免走夜路,留宿清水镇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清水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是肃州丰乐河东15堡的商贸中心,是丝绸古道上的驿站之一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END-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6-23 16:33 1696 显示全部帖子
海中帆 发表于 2020-6-22 20:38 不低于半箱油,是我在西部行车的经验之一............ ...

各种事,没电,没油,油站间隔长,一点不省心
发表于 2020-6-23 16:33 1697 显示全部帖子
fdsa1329 发表于 2020-6-23 11:32 留下记号,期待更新。

马上更新
发表于 2020-6-23 16:38 1698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肃省◆


2018.8.4,晴转雨,环华第292天,清水-张掖-青石嘴


蓝天白云,又是阳光明媚的天气,驶离城镇进入戈壁,小垭口放眼望去,荒漠草原和沙漠纵横交错。临泽县,是张掖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坦的走廊平原。


甘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年的历史。因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而得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作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二字从当地百姓口中说出来是极其自豪的。在河西走廊来说,张掖市最为富饶的,当地通称为“金张掖”。明清街仿古牌楼,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明清古风”!作为“甘州五景”之一,这里集合了当地各种特色小吃。牌楼两侧的人文建筑古色古香,斗拱和临街的垂柳相得益彰,古风气息浓郁。


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鼓楼全用青砖包砌,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分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为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钟鼓楼东南角有唐钟一口,铸有图案,无文字,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槐花的清香中告别张掖,随着海拔上升,山清水秀渐入佳境,名乐县,风中带着丝丝寒意,连绵不断的油菜花和青稞进入视野。


出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油菜花竞相怒放,花景与高山流水、林海草原和独有的民居、蜂农等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令无数游客迷醉其间。进入祁连山的扁都峡,两山夹峙峭壁摩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这条峡内,走过戍边将士,走过商贾驼队,也走过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俄博岭垭口海拔3685米,是俄博岭的最高处,是从张掖到西宁的必经之路。垭口两旁是巍峨的高山,前方看似路的尽头,转弯之后又是一片新景色。在古代,这里曾经是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少数民族通商往来的站口。山下是峨堡镇,峨堡,亦作俄博、敖包等,系蒙古语音译,意为祭神的石垒,其原意为路标,后引申为路神,有祈祷“峨堡”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之意。峨堡镇,地处“青海北大门”,由藏、汉、回、蒙古等民族构成,海拔3400米。峨堡古城,南北城墙各有5个马面,内有建筑基址5处,据考证为宋代所筑。


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祁连山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清水秀景如画,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让祁连山的情怀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间。祁连之美,美在山清水秀,更美在奇峰云雾,“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湿人依“。夏季的祁连多夜雨,次日清晨,这浓云厚雾像一缕缕银丝素绕在山腰间,忽而又变成滚滚青烟,在山际间飘逸。不经意中,它会滑过你的脸颊,落进你的心田,身临其境,恍如梦中。天空放晴和欧普山际间的浓雾消失的无影无踪,深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形态各异,与这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好一派高原独有的草原风光。


在北方,提起油菜花,稍有点儿旅游经验的人都会想起青海省的门源县,百里油菜花景区,门源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小油菜的发源地。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从每年的七月初开始,这里就进入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最佳花期是7、8月之间。一片片油菜花变成了一旅游名牌,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大亮点。过去油菜仅作为农作物,外界称其“门源油,天下流”。这里也是一旅游胜地,除拥有岗什卡雪峰、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等顶级旅游资源外,其中部是祁连山、达坂山皑皑白雪围起来的一个“金盆地”,盆地里东西向的长川是一片极富高原特色的田园风光区。


青石嘴镇是百里油菜花海的所在地,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镇北广场露营,星辰之下入梦。


▼路书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肃-民乐油菜花-扁都口-祁连山草原-景阳岭垭口


▼蓝天白云,又是阳光明媚的天气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驶离城镇进入戈壁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小垭口放眼望去,荒漠草原和沙漠纵横交错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临泽县,是张掖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坦的走廊平原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年的历史。因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而得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明清街仿古牌楼,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明清古风”!牌楼两侧的人文建筑古色古香,斗拱和临街的垂柳相得益彰,古风气息浓郁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作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二字从当地百姓口中说出来是极其自豪的。在河西走廊来说,张掖市最为富饶的,当地通称为“金张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作为“甘州五景”之一,这里集合了当地各种特色小吃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6-23 16:43 1699 显示全部帖子
▼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鼓楼全用青砖包砌,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分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为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钟鼓楼东南角有唐钟一口,铸有图案,无文字,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槐花的清香中告别张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随着海拔上升,山清水秀渐入佳境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民乐县,风中带着丝丝寒意,连绵不断的油菜花和青稞进入视野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出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油菜花竞相怒放,花景与高山流水、林海草原和独有的民居、蜂农等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令无数游客迷醉其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6-23 16:44 1700 显示全部帖子
▼进入祁连山的扁都峡,两山夹峙峭壁摩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在这条峡内,走过戍边将士,走过商贾驼队,也走过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俄博岭垭口海拔3685米,是俄博岭的最高处,是从张掖到西宁的必经之路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垭口两旁是巍峨的高山,前方看似路的尽头,转弯之后又是一片新景色。在古代,这里曾经是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少数民族通商往来的站口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山下是峨堡镇,峨堡,亦作俄博、敖包等,系蒙古语音译,意为祭神的石垒,其原意为路标,后引申为路神,有祈祷“峨堡”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之意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峨堡镇,地处“青海北大门”,由藏、汉、回、蒙古等民族构成,海拔3400米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峨堡古城,南北城墙各有5个马面,内有建筑基址5处,据考证为宋代所筑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祁连山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清水秀景如画,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让祁连山的情怀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祁连山脉景阳岭垭口,海拔3767米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