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70

主题

华东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42413 | 回复:672
发表于 2020-1-16 15:16 61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20:35 编辑

现在,在青果巷里重新建造了一个新的会元坊。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6 61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20:35 编辑

会元坊以崭新的姿态重又挺立在街巷之中。向东观望雕梁画栋的牌坊,横梁上“诗书弦诵”四字,上面是两层飞檐,中间竖着刻了“会元”二字。如果走到牌坊另一侧向西凝视,横梁上则是“文继欧曾”四字。虽然新牌坊同样是按原形制复建,但此坊非彼坊,没有历史印迹的东西总是显得那么单薄。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6 61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46 编辑

虽也雄伟,但无气势。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6 61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0 编辑

在青果巷内,还有一座进士坊。进士坊由清代居住于青果巷的董氏族人为显耀历代家族中人获取进士功名之多而竖立,为单檐二柱式结构,横跨于青果巷的南北两侧,现仅留下南面一根高5米左右的花岗岩石柱。现按原形制复建进士坊,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未在原残端上复建。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7 61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1 编辑

在巷内,有一个特别的老宅,现在称为周有光图书馆。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7 61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3 编辑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2015年1月6日,常州大学以周有光先生名字命名,成立了"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并聘请周有光先生为终身名誉院长。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8 61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7 编辑

1906年113日(清光绪32年),居住在常州青果巷明代建筑“礼和堂”的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的周有光。周有光在这古老的礼和堂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青果巷礼和堂的房屋建筑从小就给周有光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在周有光105岁时的2010年初,尚能凭着儿时的记忆,绘画出礼和堂的建筑平面示意图。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8 61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7 编辑

三岁时开始周有光常常跟祖母在一起,就由祖母教吟古诗词。周有光从小就接受国学诗词的熏陶,祖母就成了周有光的启蒙教师。

百岁后的周有光回忆说:“青果巷有意思,瞿秋白、赵元任、我都住在青果巷,我们三个人都搞文字改革。”一条小巷走出三位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改革者,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在周有光12岁时,周家的经济日益窘迫,入不敷出,周有光母亲徐雯带着所生子女迁居苏州。周有光仍然在常州中学读书,17岁从常州中学毕业,考上上海圣约翰大学,自此离开常州。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8 61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16:59 编辑

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23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语言学。在大学读书时,周有光积极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0-1-16 15:19 62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0-1-16 20:49 编辑

1933年4月30日,与张允和结婚。结婚后夫妇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但河上肇在1933年1月就已经被逮捕入狱,周有光未能如愿作成河上肇的学生。1935年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银行有兼职,参加了反日救国会(章乃器小组)。

龙城访古—2019常州行游影记(2020年1月16日更新完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