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9

主题

其他

周庄 | 感受江南水乡最温婉的冬季恋歌

[复制链接] 查看:64824 | 回复:110
发表于 2020-1-17 13:06 31 显示全部帖子


竹制织布机,这个竹制小玩具可以让传承人现场制作的,带娃来,让城市的孩子闻闻清竹飘香的感觉也是蛮好的。

发表于 2020-1-17 13:06 32 显示全部帖子
【砖瓦有故事】
周庄位于古代吴越封地,砖瓦工艺自古流传,宋代时,周庄砖瓦靠家庭作坊或数户合伙烧制砖瓦谋生。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成熟精湛的阶段,砖雕刻镂风靡一时。砖坯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现昔日民间制坯场景,体现周庄农村生活文化的一面。



发表于 2020-1-17 13:07 3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乐玩日志 于 2020-1-17 13:07 编辑

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在 中国 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砖是最传统的砌体材料,俗称砖头,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



前面展厅里展示着各式砖瓦的功用、类别及工艺流程,儿时在农村里经常看到的开砖、筒瓦、滴水瓦等,以及运用简单的砖瓦制作的用于农耕、渔、樵的其它农作工具都可以在这里一一找寻。后面作坊内,制坯工具一应俱全,有泥、坯小玩意现场捏作,看似简单,却富含技巧,常有游人兴致盎然地按照工艺流程现场参与制作,体味其中奥妙。









发表于 2020-1-17 13:07 3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乐玩日志 于 2020-1-17 13:07 编辑

壁画上描述的是古代制瓦的场景,选泥、晒泥、粉碎、筛泥、做坯、装窑、烧制成品等。












发表于 2020-1-17 13:08 3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乐玩日志 于 2020-1-17 13:09 编辑





老匠人在展示周庄古代制瓦技艺。


发表于 2020-1-17 13:09 36 显示全部帖子
【听曲昆腔】
来到这里,可以品茗听一曲 苏州 评弹,也可到 周庄 古戏台听上一段昆曲。

素闻“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诚惶诚恐,如驴灌耳,对其景仰之情有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多年前在 广州 广东 音乐馆欣赏过的“牡丹亭”后,记忆尤深,现在在 周庄 古戏台如此近距离体验,实属第一次。

欣赏到的表演桥段是武松买酒记,转舌调喉之间,都是最有品味的精神享受。

昆曲被授予世界不同地区首批十九个“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中国 最古老的剧种,其源可以追溯到唐宋,“ 昆山 腔”是六百年前元代戏曲家顾坚所创,至明由魏良辅革新成昆曲“水磨腔”,由梁辰鱼著第一部昆剧《浣纱记》。






发表于 2020-1-17 13:09 37 显示全部帖子
古戏台每天上演昆剧折子戏,有《牡丹亭》、《游园》、《寻梦》等经典戏。






发表于 2020-1-17 13:10 38 显示全部帖子
昆曲的脸谱,习惯上指净和丑角。上图挑旦者为丑角,区别标志为小丑在眉与眼中间画一小块白斑,表示滑稽诙诣、灵活等。



大面,又叫大花脸,这个就是红面。,后来的京剧脸谱也是从昆曲发展而来的。



周庄 古戏台是 中国 最有包容度的戏台,国家一级演员、名旦名角或是戏校学子都可以看到,他们为文化传承而努力,晚上古戏台还有 周庄 夜戏可以欣赏。
发表于 2020-1-17 13:11 39 显示全部帖子
古建品鉴

周庄江南 六大古镇中,面积最小的,但只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镇里面竞然保存下来近百座明清时候的古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沈万三后人所建的沈厅和张厅了。

发表于 2020-1-17 13:12 4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乐玩日志 于 2020-1-17 13:14 编辑

【关于沈万三】
周庄不知沈万三基本上等于没来过周庄 ,这个小镇上,家喻户晓,这个词儿就是沈财神度身订制的。

将沈万三归为英雄一类,是因为他是镇上众多捐资为乡的优秀镇民的典型代表。沈万三从 周庄 起步成为明初 江南 第一首富,成为朱元璋开邦建国的第一赞助商,使 周庄 成为辐射周边地区数百年的文化经济中心镇,所以说,没有沈万三,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个经典的 周庄 水乡古镇。

沈万三本名叫沈富,字仲荣,是元末明初 江南 第一富豪。因为他太富有了,又排行老三,所以得了个万三的俗称。万三,是“万户之中三秀”的意思,又称三秀,是巨富的代称。当地一直流传着沈万三的发财、豪奢、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许多故事和传说。

周庄就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为一座大镇,其中沈万三的功劳最大,当时沈万三发家致富后,从至推动了周庄整体的经济发展。

周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利便利,自古就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好地方。沈万三最开始随父亲来这里时,家中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他们挖渠排水,勤于耕作,很快使之成为产量很高的熟地。慢慢家里越来越富有,开始广为购置田宅,积累下大量金玉钱财,号称江南第一富。 周庄八景之一“东庄积雪”,描绘的就是沈家当年的景色。东庄有许多巨大的粮仓,里面储藏着大量的粮食。关于这点,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

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 周庄 ,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 苏州 沈万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进行海外贸易。”沈万三是依靠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积下万贯家财的。他借助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 ,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内地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 中国 ,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也就是“通番”,逐渐使自己成为江南 第一豪富。

沈万三从明代中期起就已经成了年画上的财神,生前把攀附权力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先是资助张士诚守苏州 ,张士诚战败后,沈万三转而向朱元璋献金。修城墙,后又提出犒军,不小心得罪了朱元璋,被借机流放云南 ,最后客死异乡。

周庄古镇“万三冠名”的相关体验非常多,美食最有名的有“万三蹄”、然后“万三面”、“万三糕“,沈厅酒家的”万三家宴不可不尝;酿酒有“万三黄酒”,其中在祁村还有万三酒庄可以体验自制酒酿等活动,下面都会一一介绍。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