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北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复制链接] 查看:70278 | 回复:118
发表于 2022-1-21 15:00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1 15:03 编辑

 
      今年的夏天像个无赖一样,炎热持续到秋后很久还不消停,直到十月初才有了一丝秋凉。寒露之后的山林终于有了些许斑斓的色彩,迟到的秋色怒放怕是要到霜降之后才会在北方开始蔓延,接着自北向南蔓过太行,蔓过秦岭,蔓过伏牛山,然后在巴山蜀水间达到高潮。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此时是家乡最美丽的季节,天气正好不太冷也不很热,昼夜长短的划分才刚刚过了平均线——白昼略微长过黑夜,但还没有隆冬季节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不用出门——站在自家的露台,便可看到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从夏眠中醒来的北风乍寒还暖,在窗缝中或者树梢上恣意地吹着响哨,把街两边徐娘半老却丰润未现的银杏叶撩拨得一地缤纷。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八哥(作者自称)满脑子尽想着“红叶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像是进入了更年期的高潮,连日来总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每每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或者电脑,漫无目标地一会儿去京东逛户外服装鞋帽,一会儿去今日头条浏览东海、台海、南海的最新动态,一会儿去微信群、QQ群里家长里短……却总是心不在焉、心猿意马,连股市行情的大起大落也漠不关心。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以往遇到这种情形,只要坐在阳台上看半天书,心情便会平静下来。而这次不同,拿起读过的、没读过的,或者读过一半便晾在旮旯里很久——然后蒙上了一层灰的小说、散文或者历史,装模作样死命地往里钻,却怎么也入不了情节,除了潘金莲做了五房之后与西门庆的那点事勉强让八哥有身临其境的想入非非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提不起八哥的兴趣。
      难道八哥对书或者写书的人也喜新厌旧了?于是以病急乱投医的节奏一口气网购了几本文风另类的新书。因为好奇于“刘以鬯”——这个遐迩闻名但八哥却是第一次“如雷贯耳”的陌生名字,便首先选择从《酒徒》下手。
“现实仍是残酷的东西,我愿意走入幻想的天地。如果酒可以教我忘掉忧郁,又何妨多喝几杯。理智不良于行,迷失于深山的浓雾中,莫知所从。有人借不到春天,竟投入感情的湖泊。
      “一杯,两杯。
      “魔鬼窃去了灯笼,当心房忘记上锁时。何处有噬默的冷疑,智者遂梦见明日的笑容。
      “一杯,两杯。”
        ……读着读着,八哥竟感觉到了酒徒对困兽的同病相怜,不同的是“酒徒”是用麻醉来躲避和调侃现实,“困兽”是用焦躁与愤怒来迎接破茧重生。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一年,两年,三年,八哥梳理着渐渐远去的流浪往事——八哥太长时间没有远行了,“千里走单骑”的记忆变得模糊却愈加怀念。
      南京张家界成都……秋后不期而至的德尔塔在各地此起彼伏地游荡,迫使八哥在临出门的前两天无奈地放弃了备战了大半年的“山之南,藏之北,错上九天去揽月”,沮丧的心情,就像2018年的太湖之伤腰斩了“骑行一带一路”,以及2020年的新冠疫情扼杀了“骑行南亚”的计划一样糟糕。
       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八哥倒计着“最后一个”远行日子的临近。
       太行山的黄栌与天路,大巴山的草甸与森林,长江三峡的高峡平湖与满山红叶,八哥遥想着远方的诗和诗的远方。
       秋分,寒露,霜降;三天,两天,一天。
       终于,八哥在“本土新增病例两例,均在西安”的最新形势下,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上了路。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2 10:46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2 10:47 编辑

2021年10月19日
安陆——孝感——安阳

      从孝感到安阳,天一直阴着,六七百公里的乌云没有一点变化,气温也没有变化。
已几年没有一个人出远门了,以至于对在踏上火车之前的一切准备过程都感到生疏,尤其已七年没带着自行车上火车了,这次因本地的中铁快运业务取消而不得已冒着被拒绝进站的风险,提着被拆卸得七零八落的座驾,硬着头皮挤进候车室,并侥幸地上了火车,着实让八哥他老人家受惊了。好在是虚惊一场。八哥感觉像是尝到了甜头,因为一是节约了托运的费用,二是避免了托运过程中对自行车的损坏。为此,八哥窃喜了半天,并计划以后出行也如法炮制,没想到接下来的负重前行让八哥吃尽了苦头。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与以往每一次的“单飞”一样,从火车启动的那一刻开始,八哥的生活和心情便瞬间切换到了另一种状态:从心系着全家,心系着团队,以及以“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嘴脸心系着时事风云,到每天只为自己一个人的温饱住行而操心成为生活的全部,这种切换其实是从复杂到简单,因而算是一种幸运。
而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常,到孤身上路后忙碌而辛苦地骑行、拍照和写作的转变,这种切换则又是从简单到复杂,因而又是一种不幸。
      正如十年前认识了骑行而改变了八哥的人生一样:八哥在结缘户外运动之前的生活其实是很平静的,“灶台有汤,窗前有灯,阳台有花”——八哥便很满足,最高的境界也莫过如“雪夜里,生暖炉,促足相依偎,静闻雪落无痕”,这样的人生,在八哥的眼里也算得上是“岁月静好”了,如果不是偶然读到一篇《千里骑行大香格里拉》的游记,八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该是如此,也安心如此,到死也不会想到有一个词语叫“户外”,有一种旅行方式叫“骑行”……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不知不觉,八哥“误入歧途”已经第十一个年头了。户外运动改变了八哥的生活态度,当然也就改变了八哥的生活方式。八哥一直在为这种转换感到庆幸,庆幸的原因,八哥可以列出好多好多高大上的种类,比如丰富了人生、创造了经历、强健了体魄、开拓了视野、结交了朋友……,却从来没有反省过户外运动和旅行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幸,而这些天在为“减肥去了——五千里秋叶为哥开”(本次长途骑行游记最初的标题)的行程计划而纠结的过程中才知道有一种不幸真实地存在,那种不幸就是把平静而单一的生活复杂化了——原本简单的八哥,自“入坑”之后便总是在不断地“负重前行”!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2 10:50 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2 10:50 编辑


       说到“负重前行”,不得不说这次的行装是最重的一次,因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辛苦的状态从乘火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右肩用绳子挂着三十余斤的“挑战者300”(自行车),左手提着近三十斤的驼包,背上背着单反相机和无人机。

      先是在孝感从进站到上车,然后到安阳站后,又从下车到出站,再到预订的旅馆,总共不到一公里的距离,硬是把骨瘦如柴的八哥累得大汗淋漓,肩上被绳子勒了一条红印。更要命的是在宾馆房间组装被自己拆得七零八落的自行车,非常麻烦和耽误时间。
      八哥乘坐的是K22次列车,“K”字打头的显然是快车,但这趟快车并不快,而且经停沿途所有的县级车站,这对急性子的八哥来说实在有点慢,早上八点半上车,傍晚五点才到安阳,六百多公里的里程,八哥承受了八九个小时的煎熬,不禁再一次感叹:乘车比骑车还累!
       风尘仆仆到达安阳后,找到预订的旅馆,组装完自行车后,决定找一家精致的馆子,幻想着来一份那种比脸盆还大的大碗油泼面,以此给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舟车劳顿了一天的自己接风洗尘。
      经宾馆大堂服务生的指点,八哥竟真的找到一家精致的面馆,面馆里的顾客也真的都是在捧着那种脸盆大小的大碗面,吧啦吧啦地大快朵颐的姿态甚是过瘾,让八哥看着眼馋嘴也馋。不过当看到墙壁招牌上的各种盖饭和煲饭时,还是忍不住点了一份黄焖鸡米饭,就着一瓶啤酒,不一会便把辘辘饥肠打发得服服贴贴、畅快淋漓。
       饭后本想看看安阳的夜景,意外的是大街上非常冷清,还没有安陆的繁华,于是打消了逛街念头,回到旅馆洗澡、写日志,以及与猴哥约好明天会合的事宜,草草结束了太行之行的第一天。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2 10:51 4 显示全部帖子
lbyga 发表于 2022-1-21 19:19 坐等大片!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22-1-22 10:52 5 显示全部帖子
zhb001 发表于 2022-1-21 17:35 等待楼主更新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22-1-23 10:28 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3 10:32 编辑

10月20日
阴天,零星小雨。

骑行线路:安阳—殷墟—红旗渠—石城镇—红旗渠源头—石城镇,104公里。

       昨夜有些疲劳,夜里睡得很沉。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微信,看到猴哥的留言:血压还是降不下来,决定不骑车了,今天叫朋友开车送他过来陪八哥一程。
      八哥过意不去,一再婉拒。
      八点多钟他又打来电话,说邢台出现了新冠病例,马上要做全员核酸检测,他接到“不得外出”的通知。他说他做完核酸检测后晚点赶到石城镇与八哥会合。这让八哥更坚定了自己一个人“单飞”的决心,于是果断告诉他:不用过来了。
       其实在本次行程策划之初,八哥就是按自己一个人骑行而计划的,现在猴哥不能参加,算是又回到了原点,所以八哥对他不能成行并不感到遗憾,倒是为因此而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五千里走单骑”行程而略感欣慰。
      今天九十几公里的路程,硬是骑到下午四点钟才到目的地,14.2的均速,诠释了路况的强度,也诠释了八哥在重负荷状态下的骑行能力也不过如此。不能诠释的是灰蒙蒙的天空还偶尔砸下几滴雨点,不能交代的是豫中平原乌烟瘴气的空气,不能反映的是山西境内的S243省道上首位相接的大货车如滚滚洪流一路把八哥吓得心惊肉跳,不能说明的是初入太行山区便遭遇接连不断的陡坡——爬坡时汗流浃背,放坡时冻得浑身冰凉,却因为坡道并不长——因而不便频繁地加减衣服,还有不能诠释的是尽管进入太行山区后,终于看到预料中的满山红叶,可是灰暗的天气让期待的风景大打了折扣,途中还不幸破过一次胎。这一切致使八哥的心情也一度显得灰暗。
      八哥想象中的石城镇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精致的旅游小镇,可呈现在眼前的石城镇竟然十分凌乱、萧条和落后,连一家正规的宾馆也没有,唯一的一条街道就是穿镇而过的S243省道。八哥在街道上寻了一个来回,最后选择了“石城宾馆”——仅仅因为这名字有点高大上的味道。谁知进院一看,就几间极其简陋的房间,房间里除了一台不能打开的、三十年前那种小尺寸台式电视,以及两张极其简陋的单人床和床上陈旧的铺盖外,再没有其他任何设施,与
“宾馆”二字基本沾不上边。
       八哥满院子东张西望找了半天的厕所,被男主人回来撞见了,他警惕而冷漠地问道:“干什么的?”。

       八哥说“我是房客,在找厕所。”

       他往墙角落里指了指说:“在那里。”

       八哥进去一看,满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唯一的、不分男女的蹲位居高临下——这水平就相当于多年前农村的茅坑。
        好在一个房间才30元钱——便宜是硬道理。本次远行八哥尤其注重控制费用,决心自此以后将努力向“穷游”靠拢。幸运的是北方的消费水平比家乡的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包括在吃的方面。北方以面食为主——这样八哥就不用为点菜吃饭而纠结——点一个菜太单调和显得寒酸,点两个菜太浪费。吃面食就不存在这样的尴尬,今天的早餐是一碗羊杂汤加烧饼,虽然羊杂汤看起来不干不净,但份量十足、味道鲜美,才15元。

      中午路过一个稍微干净整洁的镇子,瞥见街口有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餐馆,招牌上除了大菜外还有“油泼面”“刀削面”等各种面食,便有了底气果断地走进去点了一碗刀削面。与预料的一样,脸盆大小的一碗面,不仅分量大,而且口感好,八哥才吃了约五分之三便饱了,才10元钱。
      与以往一样,八哥一个人旅行途中大多时候都是住的“标间”或者两人间(双床),一张床摆放行李,一张床用来睡觉。今天也是一样。只是今天的吃住条件都太差了,八哥想破费也找不到破费的地方。
      自己找到又脏又乱的厨房烧了两瓶开水,用卫生纸包着油脂巴拉的水瓶把手提进房间。早晨出安阳时在地摊上买了一只塑料脸盆,此时开始派上用场:倒上开水,兑了冷水,用自带的毛巾和洗发液简单地洗了头、擦了澡。
      完成了今天既定的行程,八哥却似乎没有什么收获,连照片也没有拍几张——并不是没有风景可拍,而是八哥没有兴致拍照。哪怕从红旗渠景区门口经过,八哥也懒得停下来多看一眼,原因除了八哥实在是累了外,还有猴哥的建议:游览红旗渠景区不如看红旗渠的源头。于是洗完澡后,八哥赶紧骑了裸车,出镇找了三四公里地,终于找到了红旗渠的源头,并顺着红旗渠的源头,看到的红旗渠的正渠……返回到镇上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了。

发表于 2022-1-23 10:35 7 显示全部帖子
安阳殷墟公园留影: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红旗渠源头的浊漳河: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浊漳河河水奔涌的气势,足可媲美流经太行山脉的黄河: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3 10:39 8 显示全部帖子

红旗渠的源头其实就是浊漳河,二者的水位在此处是一样高的: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从源头开始,红旗渠在浊漳河西岸沿浊漳河弯弯曲曲向南奔流而去。不同的是浊漳河河道落差较大,因而河水一路奔腾咆哮。而红旗渠渠道落差甚微,渠水平静。于是越往南,浊漳河与红旗渠的水位高差越来越大。这是在距红旗渠源头约两公里处的浊漳河大桥上俯拍的红旗渠与浊漳河: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路过红旗渠景区拍下的唯一一张红旗渠景区照片(此处的红旗渠高悬在太行山的绝壁之上,渠道高出浊漳河水面百米以上,造就了红旗渠的“天河”奇观):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发表于 2022-1-24 16:26 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4 16:28 编辑

10月21日,晴
骑行线路:石城镇—岳家寨—天路客栈(佛堂村)—太行天路—十八盘—太行天路—天路客栈,46公里。


       昨晚很疲劳,写完日志后已到夜里九点多钟,懒得修改文字和整理照片,直接将草稿一字不差地上传到QQ空间里。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行程变得简单和轻松一些,因为反复修改文字和整理照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大挤占了睡觉的时间,造成的结果是使每天本就很辛苦的旅行变得越来越劳累、行程变得更加紧凑。
      小镇的夜很宁静——除了穿镇而过的公路上偶尔有汽车驶过外。气温有些低,幸亏八哥带着睡袋,睡袋上面再盖上旅馆又硬又脏的被子,于是很是暖和。不幸的是偌大的窗子竟没有窗帘,一整晚都透着街灯的光亮,加上八哥一直忧虑着接下来的天气——担心遇上连阴或者雨天让好不容易成行的太行骑行变得如去年的古蜀道之行一样,连一张拿得出手的照片也没能拍到一张,所以尽管八哥很疲劳,这一夜还是睡得不是太好。当然也不是太差——至少今天的状态还算不错。
       早上起来,发现天意外地晴了,真应了八哥“五千里秋叶为我红”的愿望——八哥来的正是时候,不仅天晴了,太行山上的秋叶也红了,于是八哥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愉悦起来。
       匆匆找早点摊吃了早餐,问清了去岳家寨的方向,迫不及待地上了路。
        一出镇就拐进了遐迩闻名的“太行天路”。
        百度搜索到的“太行天路”至少有三条:一条是“井陉太行天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贯穿井陉县秀林、于家、南障城、天长4个乡镇17个古村落,全长约60公里。于2018年竣工通车,是“北太行”一条名声鹊起的旅游线路,据说非常适合自驾游。
       第二条“太行天路”是河南的“林州太行天路”,北起桃花谷,南至仙霞谷,全长约30公里。林州太行天路是林州太行大峡谷景区的主要风景线,堪称太行大峡谷的“招牌菜”,成就这条天路名气的自然是沿途的无限风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条“天路”是景区的一部分——据说是不允许自行车和自驾车进入的,只能购买门票乘坐观光车游览。
       第三条“太行天路”便是山西的“平顺太行天路”,位于长治市平顺县境内,起于虹梯关,终止于石城镇,路碑显示全长35公里。这是唯一一条在里程碑上以“太行天路”命名的太行天路,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条“太行天路”。沿途既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堪称是太行山最壮观、最刺激的一条风景公路线,途经虹梯关挂壁公路、通天峡景区、虹霓大瀑布、岳家寨、岳家寨挂壁公路等,可谓是一步一景。与另两条“太行天路”相比,“平顺太行天路”是最适合骑行的一条。正因如此,骑行平顺太行天路成为八哥本次太行山之行收获最大、感觉最好的一段骑行。这得益于猴哥的推荐和“遥控指挥”。

       从出石城镇到踏上“太行天路”的那一刻开始,八哥便感受到“太行天路”和太行山的与众不同,八哥意料中的和意料之外的、熟悉的和陌生的风景都让八哥目不暇接、心花弄放。但骑行强度也超乎八哥的想象,八哥自以为见多识广,可太行天路意外地刷新了八哥对于公路坡度的认知——这是八哥骑过的最陡的长坡,偏偏八哥此次的行李非常多,也非常重,连无人机全套装备也带着,所以今天的爬坡速度非常缓慢。从早晨七点半骑到中午十一点,才骑行了15公里,好在就这15公里便到达了今天的落脚点——猴哥推荐的位于太行山山脊上的“天路人家”(客栈)。可是客栈没有人接待,电话也没有信号,几经周折,终于住到相距百米远的另一家客栈——天路客栈。
       之所以选择在佛堂村落脚,是据猴哥说这里是看太行山日出、日落和云海的最佳位置——仅这一个理由就够了,所以虽然才15公里,八哥决定住下来。选择在此落脚的另一个原因是“天路客栈”所在的小村非常小,也非常宁静,偏僻得让八哥有与世隔绝之感,仿佛就是一处世外桃源。整个村子就几户人家,看不到几个人。太行客栈就老板自己一个人,他即是店主也是大厨,年龄比八哥略年轻一些。今天八哥是他家唯一的客人,也是这个村子唯一的客人。
       两顿饭钱加一晚的住宿费总共才50元,八哥十分惊喜。不过八哥料定会是面食和素菜,便对老板说:“你中午煮米饭,炒两个菜,要有一个荤菜,我另外加钱给你。”因为经过巨大的体力消耗后的八哥正搀着吃肉喝酒。

      老板二话没说,现煮了米饭,做了一个回锅肉和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八哥馋着酒,可店里没有小瓶的,店家便把他喝的散装粮食酒倒了一杯给八哥,大约二两。八哥狼吞虎咽、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菜还没有吃完,酒也没有喝完。
      饭后草草洗了昨天换下的内衣,然后睡了一个珍贵的午觉。
      两点钟醒来,带上卡片相机和无人机(却忘了带单反相机),骑了“裸车”,开始骑行“太行天路”——太行山山脊上的长约15公里的“太行天路”是“太行天路”的精华部分,因为海拔最高,所以也最有资格称为“太行天路”。这段“天路”的确非常美丽,全程在太行山的山梁上起起落落、弯弯曲曲,最大限度地考验着八哥的体力和毅力、刺激着八哥的视角神经,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八哥“千里秋叶为我红”的愿望。
       骑行15.5公里到达“十八盘”。“十八盘”是通往虹梯关的一段长约6公里的盘山公路。猴哥说虹梯关在修路,最好别下去。再说“十八盘”强度极高,此时已到下午四点钟了,骑下去再返回,怕是天就黑了,无论是时间还是体力,八哥都不敢挑战“十八盘”。于是采纳了猴哥的建议:原路返回,重新骑了一次山梁上的太行天路,骑到傍晚五点半才回到客栈。

      客栈所处的位置背靠着一座山峰,目测山峰的高度即使不算“太行之巅”,也与“太行之巅”相差无几,其实这座山峰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天路之巅。傍晚,“天路之巅”遮挡了夕阳,站在客栈门口,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已经不见了阳光,谷地雾气氤氲——就这么日落了?八哥有些余兴未尽!
      入夜后气温骤降,八哥翻出羽绒服穿了——这是本次长途中唯一一次穿羽绒服。吃了简单的晚餐——一个馒头,一盘土豆丝。提了一瓶开水简单地擦个澡,再用冰冷刺骨的自来水洗了衣服,然后坐在床上一边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开水——今天出汗太多了,一边记录今天的行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4 16:33 10 显示全部帖子

太行山独特的山体特征和石墙村落:

千里秦巴走单骑,三山秋叶为哥红——骑行太行山+伏牛山+大巴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