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1 15:03 编辑
此时是家乡最美丽的季节,天气正好不太冷也不很热,昼夜长短的划分才刚刚过了平均线——白昼略微长过黑夜,但还没有隆冬季节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不用出门——站在自家的露台,便可看到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从夏眠中醒来的北风乍寒还暖,在窗缝中或者树梢上恣意地吹着响哨,把街两边徐娘半老却丰润未现的银杏叶撩拨得一地缤纷。 ![]() 八哥(作者自称)满脑子尽想着“红叶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像是进入了更年期的高潮,连日来总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每每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或者电脑,漫无目标地一会儿去京东逛户外服装鞋帽,一会儿去今日头条浏览东海、台海、南海的最新动态,一会儿去微信群、QQ群里家长里短……却总是心不在焉、心猿意马,连股市行情的大起大落也漠不关心。 ![]() 以往遇到这种情形,只要坐在阳台上看半天书,心情便会平静下来。而这次不同,拿起读过的、没读过的,或者读过一半便晾在旮旯里很久——然后蒙上了一层灰的小说、散文或者历史,装模作样死命地往里钻,却怎么也入不了情节,除了潘金莲做了五房之后与西门庆的那点事勉强让八哥有身临其境的想入非非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提不起八哥的兴趣。 ![]() 一年,两年,三年,八哥梳理着渐渐远去的流浪往事——八哥太长时间没有远行了,“千里走单骑”的记忆变得模糊却愈加怀念。 ![]()
|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2 10:47 编辑 2021年10月19日 ![]() 与以往每一次的“单飞”一样,从火车启动的那一刻开始,八哥的生活和心情便瞬间切换到了另一种状态:从心系着全家,心系着团队,以及以“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嘴脸心系着时事风云,到每天只为自己一个人的温饱住行而操心成为生活的全部,这种切换其实是从复杂到简单,因而算是一种幸运。 ![]() 不知不觉,八哥“误入歧途”已经第十一个年头了。户外运动改变了八哥的生活态度,当然也就改变了八哥的生活方式。八哥一直在为这种转换感到庆幸,庆幸的原因,八哥可以列出好多好多高大上的种类,比如丰富了人生、创造了经历、强健了体魄、开拓了视野、结交了朋友……,却从来没有反省过户外运动和旅行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幸,而这些天在为“减肥去了——五千里秋叶为哥开”(本次长途骑行游记最初的标题)的行程计划而纠结的过程中才知道有一种不幸真实地存在,那种不幸就是把平静而单一的生活复杂化了——原本简单的八哥,自“入坑”之后便总是在不断地“负重前行”! ![]() |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2 10:50 编辑
先是在孝感从进站到上车,然后到安阳站后,又从下车到出站,再到预订的旅馆,总共不到一公里的距离,硬是把骨瘦如柴的八哥累得大汗淋漓,肩上被绳子勒了一条红印。更要命的是在宾馆房间组装被自己拆得七零八落的自行车,非常麻烦和耽误时间。 ![]() |
本帖最后由 时速60码 于 2022-1-23 10:32 编辑 10月20日 八哥说“我是房客,在找厕所。” 他往墙角落里指了指说:“在那里。” 八哥进去一看,满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唯一的、不分男女的蹲位居高临下——这水平就相当于多年前农村的茅坑。 与以往一样,八哥一个人旅行途中大多时候都是住的“标间”或者两人间(双床),一张床摆放行李,一张床用来睡觉。今天也是一样。只是今天的吃住条件都太差了,八哥想破费也找不到破费的地方。 自己找到又脏又乱的厨房烧了两瓶开水,用卫生纸包着油脂巴拉的水瓶把手提进房间。早晨出安阳时在地摊上买了一只塑料脸盆,此时开始派上用场:倒上开水,兑了冷水,用自带的毛巾和洗发液简单地洗了头、擦了澡。 完成了今天既定的行程,八哥却似乎没有什么收获,连照片也没有拍几张——并不是没有风景可拍,而是八哥没有兴致拍照。哪怕从红旗渠景区门口经过,八哥也懒得停下来多看一眼,原因除了八哥实在是累了外,还有猴哥的建议:游览红旗渠景区不如看红旗渠的源头。于是洗完澡后,八哥赶紧骑了裸车,出镇找了三四公里地,终于找到了红旗渠的源头,并顺着红旗渠的源头,看到的红旗渠的正渠……返回到镇上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