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1

主题

西南

秋风万里赴东坡——2020国庆徒步嘎玛沟(上)(中)

[复制链接] 查看:14184 | 回复:73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1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个角度的上晓乌错像个眼睛,黑沉沉的,明亮而静谧。

双错同框,像不像外星人的两个眼睛?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2 显示全部帖子
站在外星人的鼻梁上回望昨晚的晓乌错营地

晓乌拉垭口虽然只有250米的爬升,但因为海拔比较高又比较陡峭,所以还是需要一定体力的。

气喘吁吁中翻过晓乌拉垭口,前方的兰花谷源源不断地升腾起大量的云雾,遮挡了大部分的山体。

雪山初露峥嵘,在巨大山体的映衬下,牦牛显得格外小巧。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3 显示全部帖子
翻过垭口就开始一路下降,前一小段相对坡度较缓。
雨渐渐的大了起来,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云雾中大家小心翼翼地埋头赶路,好在我胸前的大疆是防水的,虽然画质和焦距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定格了雨中徒步的瞬间。

目力所及,四周皆被云雾包围,仿佛已经到了大地的边缘、世界的尽头,朝前走一步就要跨入另外一个世界了。

苍茫天地间,一个重装徒步者孤独的背影。

@明天是马拉松大神,可以说是全队体力最强的,但是偏偏敏是全队最弱的,徒步刚开始的时候明天还会等着我们一起走,后来就彻底抛弃我们了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4 显示全部帖子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应该是明天最后一次等我们,自此以后他彻底放飞,再也不和我们两个老阿姨一起走了。
实际上因为我们的速度太慢,原本负责收队的小蔡也不愿意等我们,于是我们被迫每天成为收队的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5 显示全部帖子
云雾翻滚,在山脊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淌出丝滑的瀑布云。
看到照片中的徒步者了吗?在神奇伟大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

照片前方尽头的下面就是兰花谷,一个穿红色雨衣的徒步者即将进入垂直深度将近900米的急下坡。
道路湿滑陡峭,我一步一个脚印,生怕脚下一滑摔一个屁股墩,却见一个小伙子把两根登山杖夹在腋下,弓背屈膝,一路小跑下坡,风一样的少年啊!感叹岁月不饶人,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老阿姨流下了羡慕的眼泪。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6 显示全部帖子
兰花谷里并没有兰花,而是因为生长着一种和兰花很像的植物,被误以为是兰花。
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裂出了一条 通道 ,来自 印度 洋的暖湿气流由南向北渗透到峡谷中,所以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云雾缭绕,据说一年365天只有几十天是晴天,不过丰沛的雨水也带来了丰富的植被,走在兰花谷谷底一点都感觉不到这是行走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7 显示全部帖子
峡谷幽深,垂直高度超过1500米。

行走在谷底感觉整个人都泡在了水中,水分子无孔不入地侵入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无处躲藏。
所以这种长时间、长距离的高海拔徒步注定只能是很小众的,且不说体力、高反已经劝退了大部分的人,剩下的又有多少人能够忍受穿着潮湿的衣服不洗澡钻进帐篷?或者白天出了汗后晚上不洗澡钻进睡袋睡觉?唯有真正热爱山河的人才能克服这些平时难以忍受的痛苦,忍受长时间呆在在高海拔地区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
唯有热爱,才能让你奔赴那一片山海。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8 显示全部帖子
谷底的路大部分都被水漫过,需要在石头间跳跃前进,所以比较费体力。
敏已经累到失去灵魂,懵懵懂懂间失去方向感。

途中碰到好几个戴着雨伞的,包括队长。原以为徒步中戴雨伞的是户外小白,遭人耻笑,这次出来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专业的户外伞不仅重量轻,除了基本的避雨防晒,还有多种作用。

发表于 2022-3-18 12:17 39 显示全部帖子
也忘了在河谷中走了多久,在跳过无数个石头后,终于看见远方有温暖的炊烟袅袅升起于黄色的帐篷间。

离营地的最后2、3公里已经是一片泽国,彼时天色也渐渐暗下来,我们身后几乎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下面照片中的这个重装小伙我们后来几天也经常碰到,因为他也是五步一喘,十步一歇,速度和我们差不多 。想到他好不容易赶到营地还要自己在雨中搭帐篷、做饭吃,我不免为他感到悲催,不过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更大的可能是我们被他鄙视,因为我们处于徒步鄙视链的底端。
据说徒步鄙视链是这样的:重装——半自助——参加商业团队。半自助就是自己找向导牦牛、自己规划线路、自己搭帐篷、自己做饭吃,但物资也由牦牛运输,价格差不多是商业团队的一半。

发表于 2022-3-18 12:17 40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的营地是海拔4000米的卓湘营地,建在山脚下的一块坡地上,虽然是相对高地,但地表已经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吸透了水,一脚踩下去水就从草地里渗出来,没有草的地方更是泥泞不堪。
待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到达营地时,其他队员都已经在餐厅大帐篷里喝茶聊天了,好在早到的明天已经把我们的驮包放在了帐篷边,只等我们去河边洗完满是泥水的雪套和鞋子就已经可以开饭了。

PS:徒步的头两天天气不好,个人觉得一双质量可靠的雪套的作用很大,特别是比较爱干净的老阿姨:
1.隔脏就不用说了,裤腿和鞋子的大部分都可以保持干净;
2.一般户外雨衣长度只到膝盖上下,雪套可以有效防水,让膝盖以下的裤子保持舒适干燥,也有效防止裤子上的雨水流入鞋子内。
3.最关键的是清洗方便。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