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63

主题

合肥

登封世界遗产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复制链接] 查看:15971 | 回复:65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1 显示全部帖子

嵩阳书院

随后来到嵩阳书院。景区的入口在大门的侧面,并不是正对着的,这里门票30元,导游证免费。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与 商丘 应天书院, 庐山 白鹿洞书院, 长沙 岳麓书院并称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它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 中国 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 太和 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 登封 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康熙辛卯年,全省在 开封 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但 登封 就中了五个。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以赞。

现在的嵩阳书院主体建筑保持着清朝康熙年间重建后的风格,这里收藏有很多珍贵的古碑,年代从北魏一直到清代。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2 显示全部帖子
东魏时代的中岳嵩阳寺伦统碑,碑介绍见下图,它是嵩阳寺的遗物。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3 显示全部帖子
这块碑字体为八分隶,号称为“汉后唐前隶书之冠”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的山门。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4 显示全部帖子
大唐碑。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碑文正文为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碑帽雕刻祥云,下雕龙和神兽,在碑下方的碑座上雕刻十个正在用力托举石碑的金刚力士。

嵩阳书院

关于这块石碑,还有个传说。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在唐朝时候,嵩阳书院叫嵩阳观。观内住着一位老道士,名叫孙太冲,道号"嵩阳真人"。他终日上山刨药,炼取仙丹,为人治病,疗效很好。为此,方圆很远很远的人,都来嵩阳观取药治病。后来孙太冲就成了嵩山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道人。

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身染重病, 久治 不愈,他听说孙太冲炼的仙丹很灵验,就派大臣到嵩阳观讨取仙丹。玄宗皇帝吃了仙丹,疾病果然好了。事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唐玄宗派了一个监工大臣,到嵩阳观立碑铭志。各地挑选来许多能工巧匠。开工时,领作的石匠问监工大臣:"碑做多高?多宽?多厚?啥式样?"监工大臣随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首要载个帽,由嵩阳县( 登封 县原名)知县监办,限工期一百天完成"。

数百名工匠,按照监工大臣的旨意,做了81天,谁知,碑做好了,立不起来。后来碑身立起来了,碑帽欲戴不上,工匠们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监工大臣为了催促尽快地戴上碑帽,一连杀了三个县宫,六个领工头目,但碑帽仍然无法戴上,最后,监工大臣亲自到碑前,对石匠下令说:"再限你们三天,要不把碑帽戴上,就把你们统统杀掉。"说罢,袖子一甩,两眼一瞪,扬长而去。全体石匠听到命令,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正在这个无奈何之际,忽然从东南方向来了一个老头,走到碑前,这边瞅瞅,那边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发。有一个石匠对老人说:"那里来的师傅?你还是快些走吧!免得在这里跟着我们带灾。"老头回答说:"我也是一个手艺人,走到那里,吃到那里,做到那里,管他什么带灾不带灾,我这半辈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个啥,还不是推一天少一天,啥时候土圆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那位老人说罢,转眼不见了。

这"土圆脖子"四个字,使大家受到了启示,提醒了众位石匠,于是,工匠们就抬了大量的黄土,圆到石碑脖子的根儿,大家顺着土坡,把碑帽滚了上去,安到了碑身顶上,后将黄土挑走,完成了全部竖碑任务。据传,那个老头,就是鲁班。从此,鲁班智立唐碑的故事,就在嵩阳观一带传开了。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5 显示全部帖子
  嵩阳书院内的汉封将军柏,这是大将军柏。相传当年汉武帝封禅中岳嵩山的时候来到这里,在门外看到这棵巨大的柏树,感叹世间居然有那么大的柏树,就封柏树为大将军,这时随行的地方官提醒他,皇上,院里还有两棵更大的柏树,封这棵为大将军,那遇到里面的那两棵又怎么办?但是汉武帝刚愎自用,非要一根筋的封这棵柏树为大将军。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嵩阳书院

二将军柏。进入院内,汉武帝又发现这棵比大将军还大的柏树,俗话说皇帝是金口玉言,汉武帝又死要面子死不改错,只好封它为二将军。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
来到后院,汉武帝又发现了第三棵比二将军更大的柏树,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就封最大的柏树为三将军。
相传这三棵柏树受封以后,心情各不相同,大将军柏感觉自己最小却封号最高,感觉没脸见人,羞愧得抬不起来,于是树就成了弯腰的姿态。二将军柏不满大将军柏树压自己一头,气的肺都炸了,于是成了空心柏。而三将军柏愤愤不平,感觉受了一肚子委屈,整天闷闷不乐,索性在明朝末年气死了。
现存的这两棵柏树为原始柏,树龄已经超过4500年,比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的时间还要早几百年,它们是 中国 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柏树。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6 显示全部帖子
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嵩阳书院的碑记。嵩阳书院现存的木构建筑大多是这个时候修建的。

嵩阳书院

北朝造像碑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7 显示全部帖子
北宋大文豪黄庭坚题诗碑,据说诗和碑文都是黄庭坚留下的。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8 显示全部帖子
明代的 登封 县地图碑。刻于明万历癸巳年(公元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 登封 文物分布图,又是 登封 县地图。 登封 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仅此一块 登封 县石刻地图。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 登封 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明代石刻 登封 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 登封 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嵩阳书院

也是一块北朝的佛教造像碑。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39 显示全部帖子
原先在嵩山少林寺内的禅宗初祖达摩画像碑。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发表于 2022-12-14 15:31 40 显示全部帖子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宋代的进士留下的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中的乾隆御碑亭,上面刻有乾隆游览这里写下的一首诗。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先圣殿。在我国无论官方教育机构国子监、府、州、县学、社学,还是书院、私塾,都要供奉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像。像国立教育机构和书院一般都建有殿堂供奉孔子。过去的国子监、府、州、县学也是孔庙的所在地。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