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西南

虎 跳 峡 初 体 验

[复制链接] 查看:22758 | 回复:141
发表于 2023-8-7 15:10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凌 于 2023-8-8 13:34 编辑

目录:

1. 前言
2. 虎跳峡的前世今生
     2.1 源起纳西,老虎跳过的地方
    2.2 青史留名,约瑟夫-洛克
    2.3 千古绝唱,长江漂流事件
    2.4 传奇青年,夏山泉
    2.5 发展迷思,虎跳峡水电站
    2.6 高路低路,徒步路线的兴衰
3. 探路
4. 上虎跳景区
5. 虎跳峡高路徒步
    5.1 徒步起点~茶马客栈
    5.2 茶马客栈~中峡旅馆(Tina's)
    5.3 中峡旅馆~中虎跳石~中峡旅馆
6. 后记


1. 前言

其实很多年以前就知道虎跳峡,只是一直以为那就是个普通的景区,因为没有什么机会去,所以也不是很关注。后来接触了户外徒步之后,有一次在一本关于户外的书里看到有人提起在虎跳峡徒步时的种种见闻,这倒是引起了我的一些兴趣,于是做了一些功课,简单了解了一些关于虎跳峡徒步的信息,这才知道原来虎跳峡除了那个景区,还有一个被誉为宝藏级的徒步路线,而且号称是世界十大徒步路线之一,这名头可就历害了,于是虎跳峡徒步就种了草了。
这次来参加 雨崩 徒步大会,前期做功课的时候突然发现, 雨崩 居然离虎跳峡很近,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能犹豫错过,盘它。
虎跳峡徒步路线是一条相当成熟的路线,关于它的攻略和帖子网上有很多,所以这篇游记我打算跟上一篇 雨崩 的游记一样,重复的就不写了,还是多写一些徒步以外的内容,希望除了虎跳峡壮观的景色,还能多记录一些虎跳峡其它的故事。尽管这么写可能会让这篇游记变得不再像一个游记,但我喜欢这种记录的方式,我觉得也一定有人跟我一样喜欢。如果你仅仅是想寻求虎跳峡的攻略,可以去别的帖子里找了,这个游记里没有。
不感兴趣的,或者没有耐心看完的,可以略过前面的部分,直接看后面的徒步的内容。

2. 虎跳峡的前世今生

这次走过了虎跳峡之后,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因为有了上一篇 雨崩 游记的经验,所以在网上做功课的时候,特别留意跟虎跳峡有关的书和文章,果然有很多,虎跳峡的地域文化真是多姿多彩,只是做为一个普通人,无法做到太深入的去了解,只能找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篇游记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

2.1 源起纳西,老虎跳过的地方

丽江 一样,虎跳峡地区也是纳西族的聚集地,但是在明清以前,虎跳峡峡谷范围内只有极少的纳西族在此居住,因为峡谷太陡峭了,很难进行耕种,只在峡谷两端的大具和桥头村的位置有一些纳西人在生活。从明清到民国,再到解放初期,由于社会动荡,不断有因为战乱、饥荒、土匪横行等各种灾难,甚至是为了躲避仇杀的汉族人从外地迁移而来,这些人多数来自周边的 云南四川 , 比如 凉山 、 昭通 等地。为了生存,人们只能在虎跳峡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存,开垦梯田,种植粮食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与纳西人逐渐开始通婚,慢慢的汉人与纳西人相互交融,相互同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虎跳峡峡谷内的纳西族原住民逐渐搬迁到峡谷外的恩努村,现在虎跳峡最大的村子核 桃园 村,基本都是 四川 迁移过来的汉族人。
纳西族有很悠久的历史,据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在下虎跳的江边岩壁上,还发现有古老的洞穴和崖画,至今也无人能够破解。以前汉族人称这里叫做“虎跳江”、“虎跳滩”,纳西族称这里为“雾鲁阿昌果”,或者“雾鲁阿昌过”,这都是纳西语的音译,“雾鲁”是雪山的意思,指的就是玉龙雪山。“阿昌”是峡谷的名字,“果”或者“过”,意思是“高山林密草深之处”。至于“虎跳”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也是出自于纳西族的传说。在纳西人流传的故事中,有猎人在江面最窄的地方,由南岸向北岸传递弓箭(还有一个版本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传递弓箭)于是把这里称做“交弓处”,纳西语为“里斯里美公巩古”。另有传说是有老虎从这里一跃而过江,从南岸的玉龙雪山往北岸的哈巴雪山一侧找寻食物,所以这个交弓处也被称为“阿昌拉蹉拉洛古”,意思是“阿昌峡谷中老虎跳过去的地方”。
这个老虎跳过的去的地方,指的就是中虎跳,并不是虎跳峡景区里导游们说的上虎跳。这次去中虎跳看过之后,我觉得如果传说是真的,那大概就是一线天或者中虎跳石的位置,一线天的江面最窄,但是中间没有石头可以过渡,中虎跳石处的江面比一线天稍宽一点,但是江面中间还有石头可以过渡。我目测最窄的地方大概也就只有20米。不过我有疑问的是,在中虎跳玉龙雪山一侧,全都是悬崖峭壁,没有什么落脚的地方,那老虎是咋到达江边儿的呢?就算能到达江边,可是起跳怎么也得有个助跑吧?那个位置可没有助跑的距离。后来又看到有说老虎不是 从江 面跳,而是从最窄处的悬崖上跳过去的,要是这么说,那这老虎也是够神骏的。老虎是纳西族比较尊崇的动物,在纳西族的人名、地名中,含有老虎的名称非常多,所以在传说里给它夸张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据记载,玉龙雪山以前的确是有老虎的,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野生动物已经逐渐消失了,关于老虎活动的记载,最后的时间是清末民初。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目前已知最早记载虎跳峡的汉人文献,是清朝乾隆8年(1743年)刊印的《 丽江 府志略.艺文略》中所收录的举人孙似铭的《雪山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至于涧名虎跳,江界金沙,山既断而仍续,岩若崩而转骨牙。黑白辨 双流 ,似泾渭之各殊,甘冽咽仙液,较 三峡 而回差。莫不波冲玉笋,浪涌琼花。”
仅仅是我看到的这些关于虎跳峡的书里, 从清朝到民国,200多年的时间里,就有不少见识过虎跳峡威猛雄奇的文人墨客留下过诗词或者文章,只是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除了专门去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们普通大众其实很难关注到这些,而且就算关注到了,仅仅一些文字其实也产生不了多深的感受。我在百度的时候发现有资料里提到了一本名为《玉龙旧话》的书,这本书据说是梳理和记录 丽江 本地文化掌故的开山之作,书里就有一段跟虎跳峡有关的记载。这本书是1948年出版的,但是那篇文章是1942年写的,还是在建国以前。1984年,此书在多方努力下重新出版,并且作者进行了增补,书名变成了《玉龙旧话新编》。作者名叫赵银棠,是第一代纳西族知识份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堪称极为难得的少数民族女作家。1904年出生于 丽江 古城,一生坎坷又传奇,1993年9月9日在 丽江 逝世,享年89岁。这本书几经努力居然被我找到了电子版,截取一段放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此书及作者。

纳西族女作家 赵银棠


文字的记载,并没有让虎跳峡跳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而真正让虎跳峡出现在世人眼中的,是一位可以说青史留名的人物,他就是著名的约瑟夫- 洛克 ,他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虎跳峡的照片。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1-18 19:49 142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啊!即将出发五虎跳峡了,看了您这篇文,感觉更加期待了!
发表于 2023-8-16 21:20 141 只看该作者
微信昵称3461 发表于 2023-8-11 13:12 第2部分,虎跳峡的前世今生太精彩了。历史知识加持+亲身体验才是一次完美的徒步 ...

这篇游记是从马蜂窝上移过来的,游记里其实是有很多视频的,这里无法移植视频,有点遗憾。
发表于 2023-8-16 21:19 140 只看该作者
微信昵称3461 发表于 2023-8-11 13:29 看了无数篇虎跳峡的游记了,本来不想再点进来看了,却差点错失一片精彩,继续拜读雨崩 ...

感谢您的喜欢!
发表于 2023-8-14 16:03 139 只看该作者
我就爱看这样的游记,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3-8-12 14:40 138 只看该作者
十年前去的了,高路保持的还不错,千万别高度开发了,等孩子大些了带着她再去走一趟。
发表于 2023-8-11 14:43 137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赞👍
发表于 2023-8-11 13:29 136 只看该作者
微信昵称3461 发表于 2023-8-11 13:12 第2部分,虎跳峡的前世今生太精彩了。历史知识加持+亲身体验才是一次完美的徒步 ...

看了无数篇虎跳峡的游记了,本来不想再点进来看了,却差点错失一片精彩,继续拜读雨崩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8-11 13:12 135 只看该作者
第2部分,虎跳峡的前世今生太精彩了。历史知识加持+亲身体验才是一次完美的徒步
2人点评 收起
  • 这篇游记是从马蜂窝上移过来的,游记里其实是有很多视频的,这里无法移植视频,有点遗憾。 2023-8-16 21:20
  • 微信昵称3461 看了无数篇虎跳峡的游记了,本来不想再点进来看了,却差点错失一片精彩,继续拜读雨崩 2023-8-11 13:29
发表于 2023-8-8 10:27 1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2006年10月去过,震撼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