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82

主题

山东

八千里路云和月——用照片记录藏区骑行的那些日子

[复制链接] 查看:21265 | 回复:160
发表于 2023-8-8 13:12 61 显示全部帖子
这就是大货车师傅谈拐色变,自驾的红男绿女望而生畏的怒江72拐。国道318线,在陡峭的业拉山坡上画出的之字型曲线。


远穷处,山坳中绿野茵茵处,便是同尼村,午餐就在同尼村正宗川味饭店。


发表于 2023-8-8 13:12 62 显示全部帖子
午饭后,继续放坡57公里到达怒江大桥,到此打卡的络绎不绝,因为怒江大桥承载着太多太多让人泪崩的故事。

怒江大桥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公路桥,是川藏公路的重要要道。照片中的是第三代钢筋水泥新桥,2018年建成通车。


图片来自网络,这是第一带钢架便桥,1953年建成,桥长87米,高40米。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筑路部队用水泥桥墩对钢架桥进行加固。


发表于 2023-8-8 13:12 63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第二带怒江大桥,1972年在原来的便桥旁又建起了一座新的水泥拱桥,一直使用到2013年12月,同年12月,为确保大桥的安全通行,在原拱桥上以桥背桥的方式,建设一座钢架桥。一带、二代大桥,单向通车,限速5公里,过往的车辆、行人不允许停留,不允许拍照,武警战士24小时驻守,可见他对川藏公路的重要性。2018年第三代大桥建成通车后,这一切都成为历史。原来的便桥已拆除,但留下一座水泥桥墩没有拆除。

关于桥墩背后的故事版本很多,近一段时间我查阅大量资料关于川藏公路、怒江大桥、矗立在第二带和第三代大桥之间未被拆除的桥墩,有视频,有文字记载,有访谈……,把这些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纲以及背后的故事。

1、川藏公路:1950年4月,11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克服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夸怒江攀横断,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于1954年11月完成通车,三千志士为此英勇捐躯。单就二郎山险段就有七位军人为它献出生命。

2、怒江大桥:是在怒江大峡谷上游与冷曲河交汇处修建的一座夸江大桥 ,担任修桥任务的是十八军五十四师工兵五团,1953年建成。筑桥官兵,在有江无岸,波涛滚滚,峭壁千尺的怒江之上 ,用软梯悬挂,铁锤钢钎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爆破组的某连某排30余名官兵,几乎全部堽难,排长在大桥落成典礼颁奖仪式后,胸带大红花纵身跳入滚滚怒江之中,去追寻他的战友们。

3、桥墩背后的故事:1954年11月,川藏公路全线通车,筑路官兵为桥墩水泥加固时,担任技术监测的工兵五团战士刘继春,因过度劳累,不幸掉入正在浇灌的水泥浆中,当时使用的是苏联援助的速凝水泥,发现他时,援救已为时已晚,浇筑官兵含泪将其永久的留在桥墩中。它就是一座无字的丰碑,永远的记录着筑路英雄的亘古壮举。在通过一带、二代、三代大桥的司机师傅们,都会鸣笛告慰英灵,代代相传;还有的拿出烟酒、水果、饮料矿泉水堆在尼玛堆上,摆放在三代大桥的护栏上,行成一道风景。

我骑行到此,凝视无字丰碑,庄重地行个军礼。

致敬先烈!

致敬峥嵘岁月!





过怒江大桥,沿冷曲河一路起伏上升到瓦达村。绿色点亮山谷,给荒凉的周山注入升级活力。。


发表于 2023-8-8 13:12 64 显示全部帖子
下午到达八宿县城,入住八宿云中宾馆。


发表于 2023-8-8 13:12 65 显示全部帖子
D17、5月18日

八宿—安久拉山—然乌镇

今天的行程90公里

阳光初照,彩云漫过雪山穹顶,八宿迎来明媚的早晨,我们整装香然乌进发。



发表于 2023-8-8 13:12 66 显示全部帖子
又见炊烟袅袅,又见青稞碧绿,几片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在绿野之间,池边柳树垂下丝绦在微风中摇曳,鸟儿鸣唱在稍头,挣抢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幅醉美的田园风光画卷,高原深谷中的桃花源。




发表于 2023-8-8 13:12 67 显示全部帖子
冷曲河爬过八宿,失去原来的狂躁,温柔的像飘舞的丝带,婉转向上,去寻找她的源。




发表于 2023-8-8 13:12 68 显示全部帖子
这些哥们真有范,在马路上列队向前,任凭司机师傅按坡喇叭,仍然悠哉悠哉!这是它们的领地、它们的家、它们的路。





发表于 2023-8-8 13:12 69 显示全部帖子
八宿到安久拉垭口,一路缓坡上升,长长的路,长长的坡,好像不撞雪山不转弯,而每次的转弯都是迎接下一个长长的坡。

骑行并不寂寞,雪山一路相随,蓝天白云相伴,有座座藏寨村落,有树木青稞,有片片草场,有高原牦牛,有溪流潺潺从身旁流过。




发表于 2023-8-8 13:12 70 显示全部帖子
属于伯舒拉岭山脉的安久拉山垭口,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过垭口就是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长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安久拉山垭口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不同,没有陡峭起伏,没有壁立千仞,平缓的出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