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617

主题

西安

重装穿越傥骆古道

[复制链接] 查看:5811 | 回复:14
发表于 2023-8-9 12:17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注定是一次艰难惊险的旅程,注定是一次毅力耐力的极大考验。
可惜,即使在路上,也没有意识到,这,有别于任何一次的穿越。
没有向导,没有背工,甚至,同行者无人走过。
七天时间。六天穿越于连峰接岫,争高竟远;霞蔚雾集,溪流急湍;人迹罕至,南北迥异的原始森林。
这条隐藏在秦岭茫茫山野之中,充满传奇色彩,自陕进川距离最近又最为艰险的傥骆古道,全长240公里。



     据说三国时期,刘备在汉中建立了对付曹魏的军事基地。因傥骆古道山高谷深,人烟稀少,行程相对较短,且北指关中腹地,南抵汉中门户,便于藏兵、调兵而被列为一级战备公路。
       彼时战事频繁,古道羽书飞驰。
       更具传奇的是,传说唐玄宗贵妃杨玉环未在马嵬坡佛堂自缢。而由此道经洋县走汉中顺长江达上海,最终远渡东瀛,成为日本华侨。
      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杨贵妃以娇嫩肥美之躯,万里颠簸,远渡重洋,毅力惊人,勇气可嘉。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8-9 17:00 15 只看该作者
古道秋色
发表于 2023-8-9 12:25 1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3-8-9 12:25 13 只看该作者
十一

        坐车行至华阳古镇。

        华阳古镇始于秦晋,兴于汉、唐、宋,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2000多年。因傥骆古道而兴,唐朝有两位皇帝南避汉中均曾在此驻仳,是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

        如今的华阳古镇,商店林立,客栈云集。长青保护区景区的车可以直接通往华阳。

         这几年,以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的朱鹮的出现,更使华阳名声大震。

        朱鹮生活在水田附近及沼泽地和山区溪流附近,平时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寻找食物时,才到水田、溪流沼泽地上,鸣声似乌鸦。飞翔时,头向前伸,腿向后伸,鼓翼飞行。

        前几年若有缘,田边地头还可以见到,随着旅游开发,现在很难再觅朱鹮影。

        和湖北驴友欢聚,就此我们将分手,天各一方。想想这几天秦岭的茂密森林中东冲西撞,相依为命,彼此呼应,相互鼓励,一生,可能只此一次,是缘,就要惜缘。

        二师兄快乐风趣、幽默豁达,和风清云淡刚好相配,看的出来,他们不是第一次同行,默契而和谐。

       到隔壁商店提了瓶15年秦洋,大家开环畅饮,述说这几天的酸甜苦辣,风雨行程。不觉间,有点高了。

       仗着酒劲,在古镇转悠。夜幕下华阳华灯异彩,闲适舒缓,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地在街道走动,不知要做什么,想找个酒吧,没有,想找个茶馆,没有。看见一个人夜幕下钓鱼,望了半天,见没有收获,怅然而去。

        老戏台已经修复,跳上戏台。和杰米各唱一曲,杰米唱的王朝、马汉啥地;自己不会秦腔,就现编乱唱,一没人,二喝高,也不嫌怪。下场后杰米意犹未尽,二次登台献唱,最美的歌吼留在了夜幕下的华阳。

        寻华阳老人,那年我过来时有一位老奶奶,近80岁,在自家门口纳鞋底子,很有气质,一看就是大家闺秀,听人说,镇上还给老人发津贴,来的人好多都和老人合影留念。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可能不在了,不死心,又问了一个当地老人,老汉70多岁,一直住在古镇,他说那个老人前两年就不在了。

      老汉跟着我们,左摇右晃、东西转悠,说个不停,都是些古镇的历史故事,趣闻轶事,当时糊涂了,现在记不清都说了什么,只知道转了几个圈老人说到家了,我说:你赶紧回。

人文历史的傥骆古道, 刻骨铭心的穿越记忆,就此打住,深藏心底。

(完)

发表于 2023-8-9 12:25 12 只看该作者

       到了兴隆岭哨卡,此次穿越的最后一个山峰,至此,我们将进入长青保护站,一路下行,到达华阳。

        好不容易下到河谷,伴着流水继续前行,到了保护区,路不会太长。可从斜日走到夕阳,从夕阳走到落日,真的崩溃了。对讲机中传来杰米的声音:加快步伐,争取赶上景区的车,加快步伐,能抄近道抄近道、、、、、、

        抄了一次近道,湿露的河床边荆棘丛生,撕扯着背包衣物,脚下连磕带拌,踉跄欲坠,几天的劳累,腿上、脚上早没有了力气和弹性,这时走这种路,危险极大。遂下定决心,宁愿多走,不抄近路。

         对讲机也没了动静,只有抹着头皮走。走着走着,不约而同地从背包中取出头灯,心想今天又不得不走夜路了。

        前面有灯光,好像车灯,顿时来了劲头,紧赶慢赶,谢天谢地,终于到了长青保护站景区门口。叫的包车在这里接应我们。

        歇下背包,景区工作人员帮忙装车,提了提背包,硬是没提动,加把力气才把背包塞进车里,惊叹的同时,说了许多鼓励赞扬的话,已没有力气答话,只是连连点头。

      想着此次穿越将就此结束,又打起精神,不由说道:到啦?唉,人,带上头灯才准备好好走啊,不过瘾嘛!!!


发表于 2023-8-9 12:25 11 只看该作者

        登上2490米的财神岭,感觉胜利在望,大功将成,今天的行程快要结束了,下了山钻出蒿草丛,几排石砌的房子了然在目,驴友已经开始卸包扎帐。

        可转了几圈,水流湍急,奔腾不息,没有适合过河的地方。对面驴友大喊:脱鞋,光脚过河。

        深秋的山野,河水生冷若冰,想想这两天打泡的脚,怎能再受此作难。唉,也没办法,不过也得过。

       屋漏更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


      今夜扎营的黄草坪有几栋废弃的的石屋,孤伶地矗立在这荒郊野外。像是现代建筑,有人说起初是一家军工研究所未启用就被废弃,上次从黄柏塬大箭沟过来,在这吃午饭,睡午觉,很是惬意。

        可这次,没有那次的闲适,只感觉极度地疲惫。

        扎好帐,杰米又开始烹制大餐,即使在野外,美食追求丝毫不降,而且体力超级好。回来才知道,这是一个经常以马拉松为乐的运动健将,我们如何得比。

        早上起来,将迎来此次穿越的最后一座山峰,海拔2630米的兴隆岭垭口进入长青自然保护区,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和国宝大熊猫亲密接触。

        秦岭南麓景色与北坡有很大不同,漫山遍野,五彩缤纷,没有了冷峻峭壁,奇峰异石,庄严与肃穆,更多的是一种柔美,像一幅幅色彩饱满的国画,视野所到,那样热烈,那样喜庆。


        这样的风景中,不由停下脚步,期望把这美妙的风光定格保存,永久记忆。

        旖旎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湖北驴友已经走得很远,索性按照自己节奏,信马由缰,陶醉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

        时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时而蒿草过人,似留若眷;时而河道蜿蜒,顺水而下;时而转山横切,若顾若盼。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情,多一分太烈,少一分太凉,细细享受这段幸福时光。真想躺在密林枝叶间,愿时光静止,岁月驻足。


发表于 2023-8-9 12:25 10 只看该作者

       清代佛坪老县城遗址,静卧在林木葱笼的百山之中,逶迤伸展的跑马梁下的胥水河畔。

         残存的古代城墙、城门、碑碣、雕刻、衙署、书院、寺庙、街市和具有陕南风格的居民建筑,无不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

        老县城群山环抱,一水中流,木林苍翠,村舍疏稀,完全是一派世外桃源的绚丽景色。

        在老县城这个高山石头城中,有全国罕见的三龙戏珠浮雕、朝天吼石刻等极具历史文物价值。人们形象地把老县城誉为“北方的香格里拉”。

        县城曾方圆百里,往昔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有着辉煌的岁月。由于历史原因,现已仅剩十几户人家。老县城叫县,是民国以后的事,再早叫“佛坪厅”,建于1825年道光5年,当时即是厅城又是傥骆道上的驿站。北来周至,南去汉中,老县城居中间,是人员往复必经之处。

       历史冰凉,人心滚烫。

        我们走进城门洞仔细观看感受老县城历代的风雨沧桑。“厅城”存有各类庙的建筑遗址,有石塔、照壁、石雕、碑、古代居民等遗留。这些都是我国目前保护最好的清代厅城遗址,有重要历史文化考古价值。一些珍贵的东西现已集中到文管所保存。

        车到都督门,亲切而熟悉,引湑工程指挥部院子扎过帐、张金科家屋里歇过脚。

        记得那年,也是国庆,太白山北南穿越,本计划从鹦哥穿越核桃坪,中途暴雨,太白河水位大涨,过河成了极度危险困难的事,有驴友失身坠河险被冲走,无奈改道上梁。外面雨浇着,里面汗出着,人困马乏,走到虚脱。猛然间感觉灯亮,以为花了眼,定睛一瞧,真的,是灯光,各个像打了鸡血,积极地跋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已过去7、8年了。

        宽阔的河床上横架着几根圆木,下面是滔滔湑水,有人走过,木桥晃晃悠悠,看得人眼晕。

         村民来回惯了,背着小孩像扭着秧歌、轻盈地飘过。对于我们却不那么轻松,一迈上木桥,三根滚圆的木头,接触都是点,没有面,身体要不断调整重心维持平衡,老乡看着我们如入针毡的痛苦样,不觉掩口而笑。

       过了木桥,顺着一片漫无边际的蒿草丛,向山根走去,没有上山的路,来回折腾了半个小时,几个人从不同方向寻路,最后选了一条大方向基本正确的林子钻了进去,开始用足迹丈量三十里吊沟。

        翻上岳子梁,下沟沿着逶迤曲折的河床继续前行,一路茂密竹林,这段路我走过,那次是从黄柏源往都督门走,觉得不是很累、很长,过个竹林就到了。

        可现在山不转水转,不停地在竹海中爬行,一个竹林接一个竹林,一往无际的竹林铺天盖地。周围群山环耸,不见天日,层层落叶,厚厚苔藓,天是绿的,地是绿的,连水也隐匿于绿色之中。

        怪不得这里有国宝熊猫出没,这么多食材,这么好的环境,是我也愿意呆在这。

发表于 2023-8-9 12:25 9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见石头,看见石头就想坐,坐下就不想走。低着头,不东张西望,坚定地迈着前进的步伐。上到父子岭垭口,没有喜悦,甚至,没有感觉,下!      


       下山的路,时而在一人高的蒿草中穿梭,时而在阴冷潮湿的密林间行进;时而随蜿蜒崎岖的河床下行。膝盖负担很重,经过几天的跋涉,每天都是在用毅力支撑,如果有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停止前行,就地卧倒,睡上几天。

        快到厚畛子镇街道,一个好心的司机捎了一段,见到第二天送我们去都督门的司机。

         厚畛子镇地处周至县,太白脚下,黑河源头,与佛坪、洋县、太白、眉县相邻。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是唯一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景区镇。

        走过街道,驴友三五成群,很是热闹,住宿也很紧张,我们的客房在二楼,走了几天,上个二楼都费劲,不知道是怎么挪上去的。

         点了几个菜,和湖北驴友一起,美美吃了一顿,现在不是讲口味的时候,什么都好吃,光盘行动不用号召,只有加菜,没有剩余。

        第二天早餐,2元钱一个的花卷很好吃,菜没上,一个下肚,没感觉,又吃了一个。

       多次路过厚畛子,却从未停留,随着秦岭、太白山旅游渐热,这里饭馆、客栈林立,真驴、假驴街道穿梭,倒像都市街巷。

        湖北驴友没到过老县城,要到老县城转转,吃过饭催促司机赶紧上路。

        司机是一个80后小伙,很健谈。一上车滔滔不绝,说2号太白山又丢人了,是个大学生,下山时走的快,一个人走失,同行的其他人下山后找不到人,遂报警。政府第一天派50人上山,没有结果。家里人从外地赶来,第二天派了80人,万幸的是在一个干沟里找到了弹尽粮绝,奄奄一息的小孩。

       庆幸这两天山上没雨,小孩冻了一夜,精神有些恍惚,见到救援队面无表情。保住性命,比什么都强。

       车过秦岭界碑,下至谷底,一条河挡住去路,就是胥水河,过胥水河桥见一碑楼,写着“老县城”。

      

发表于 2023-8-9 12:25 8 只看该作者

        离开这户人家,到了大蟒河村。

       据说西汉末年,王莽改朝换代,刘秀随农民起义军揭竿造反。王莽追赶刘秀到周至。刘秀疲于奔命,东躲西藏,沿着辛口峪弯弯拐拐绕进了深山老林。

        刘秀从辛口峪钻沟越岭进入太白山腹地到河边,见两丈多宽的河面,湍急直下的流水,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只好牵着马沿河边溯流上行。正行间,所骑玉花骢突然惊跳起来,马缰绳被从手中抽脱,身后一股寒森森的凉气喷脖面来。刘秀忙闪身一旁,执剑在手,回头一望,一条大桶粗细、浑身象裹着紫花缎被面,闪亮光滑的大蟒蛇,刘秀斩杀大蟒蛇于此。

        此河得名:大蟒河。村以河得名:大蟒河村。

        在村口一家商店,湖北驴友春秋鞋走烂了,重新买了一双黄军胶,我们买了几瓶啤酒,吃了点路餐,又匆匆钻进密林,急急忙忙赶路。

        广袤雄浑,深邃宽广的巍巍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名副其实。

      记得08年川西登四姑娘山时,向导扎西介绍说四姑娘山像美丽少女婀娜多姿的腰身,我一探,的确是。一边是倾斜的陡壁,一边是斧劈般悬崖,看来姑娘美丽的腰身虽充满诱惑,却暗藏杀机。可反观秦岭,即使主峰太白山、鳌山,一步坠崖的地方几乎没有。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时,甚至受人轻视,不止一次见到一些伪驴穿着运动鞋、甚至皮鞋上太白、鳌山,下来炫耀太白没啥难度,而每年都有驴友葬送性命。

       秋后的山野生机勃勃。太阳透过密林,洒落缕缕阳光,古树斑驳的枝叶泛出五彩缤纷的光芒,映着潮湿泥土芳香的气息,走几步抬起头,让耀眼的阳光刺目,给自己一点希望。


发表于 2023-8-9 12:25 7 只看该作者

注定是一次艰难惊险的旅程,注定是一次毅力耐力的极大考验。

可惜,即使在路上,也没有意识到,这,有别于任何一次的穿越。

没有向导,没有背工,甚至,同行者无人走过。

七天时间。六天穿越于连峰接岫,争高竟远;霞蔚雾集,溪流急湍;人迹罕至,南北迥异的原始森林。

这条隐藏在秦岭茫茫山野之中,充满传奇色彩,自陕进川距离最近又最为艰险的傥骆古道,全长240公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