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1

主题

华北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复制链接] 查看:20381 | 回复:81
发表于 2011-4-8 16:50 3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8 16:52 编辑

到底是烈日可怕,还是虫子可怕?
   都不可怕~!
   我们的向往美景的激情才最无敌~!
   路边的野花再一次让我们这一车的女人疯狂起来。
   踏着荆棘,顶着高温,我们扑向一片花的海洋。
   李哥说,其实持续干旱高温把草原的花都烤没了,他10天前这这条路的时候那才叫繁花似锦......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9 15:38 3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9 15:40 编辑

恩河
  这是此行入住的第一夜,也成了此行最让我无法忘怀的一夜
  该怎样描述那晚的情景呢?
  是我文采太过平庸,还是这世上真的找不到任何词汇可以去形容那份感动和美妙。
  
  这是一个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边境线上的俄罗斯民族乡,蓝眼睛的俄罗斯族的姥姥用地道的东北话讲述他们家人的故事,前尘往事像蓝色的额尔古纳河一般静静流淌。
  后来去了“中国十大魅力小镇”室韦才发现,真正有魅力的还是恩和,没有那样浓烈的商业气息,依然纯朴的民风和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小镇风光。在我看来,任何盛名之下都会产生其实难副的尴尬。
  恩和没有那样的盛名,所以它自在悠然地向你展示着那份异族的情调。
  镇子里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刻楞,事实上,呼伦贝尔北线基本上都是以这种古老的俄式建筑为主了。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9 15:41 3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9 15:42 编辑

整个乡镇就是这样安静地保持着原生态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9 15:42 3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9 15:43 编辑

看到屋外这黝黑的土地了吗?
真的像煤一样的颜色,肥沃的黑土地呀~!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9 15:44 3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9 15:45 编辑

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子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9 15:48 3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9 15:48 编辑

镇子上几乎大多数人家都设有客房接待游客。每家都差不多的这样的干净整洁,价格都是30元一位。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10 19:13 37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茶香入梦 的帖子

拍的好美啊,技术一流
发表于 2011-4-10 19:14 38 显示全部帖子
 俄罗斯后裔们还保留着很多祖辈的风俗和生活情调。
发表于 2011-4-10 19:15 3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10 19:16 编辑

 而我们选择的是卓娅大婶家。她的家并不比周围家人更漂亮,甚至还有点逊色。但是李哥说,这卓娅大婶家的餐厅里晚上总是很热闹,男主人是个“很疯”“很调皮”的半大老头。
  信任李哥,也就此收获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夜晚.......
  
  在镇子里转悠一圈回到卓娅家已经被一天的酷暑煎熬的周身酸楚。我们急着洗去汗渍,就提着洗漱用品进了“桑拿房”。
  桑拿浴室全是用木材制作的,这是爱好清洁的俄罗斯人的洗浴习惯,一般的桑拿室分里外两间,里面一个大火炉上放着硕大的铁盆盛满了热水。外面一间有放置衣物的架子和一大桶冷水。里外两间都有长长的木椅可以坐着躺着享受桑拿。
  当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但是边境小镇依然烈日当空。这百年不遇的高温下,室外就有三十多度,进了桑拿室那个感觉真是煎熬呀。
  可以想象,在冬日里,呼伦贝尔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如果能在这样的桑拿室里躺着沐浴绝对是超级享受。
  而此时,我们在里面却是“度分如年”,恨不得一头钻进那一大桶凉水里。
  匆匆地冲洗一番,赶紧推开门逃出来。突然觉得外面的空气如此凉爽......
  后来我问卓娅大婶:为什么你们夏天还要洗桑拿呀?不能关了吗?
  “夏天洗也舒服呀,把毛孔都蒸开了,里面的脏就出来了,多干净。”
  “可是,洗完了还是热的满身汗呀,等于没洗。”
  “那怎么能一样,你洗完了流的汗就是干净的了,干了皮肤还滑滑的。”
  我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还真的滑滑的.....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发表于 2011-4-10 19:17 4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九木行走 于 2011-4-10 19:19 编辑

 恩和之夜,我彻底地醉了,卓娅大婶家的餐厅里我感动地快要晕厥。当“三哥”的手风琴拉起的时候,我第一个站起来,高声和他一起合唱那些比酒更让人沉醉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白桦树》《三套车》.......所有人都诧异以我的年龄何以会熟悉这些特殊年代的歌曲。我只解释说都是童年时跟我早逝的妈妈学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何止这些歌,对于那个年代的文艺,那个年代的信仰,以及那些发生在白桦林里的爱情故事,都曾无数次让少年时期的我默默感动.....
  
  
  车队的王队长正好也带游客入住在恩和,晚上就偷偷跑到我们的酒桌上大跳“肚皮舞”。
  



拉手风琴的是“三哥”,橙色T恤的是老板,卓娅的老公。他们都是俄罗斯后裔,所谓的“二毛子”。三哥有着一张性感的异族面孔和一副极富磁性的歌喉。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流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