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家庄

纵走太行之二:再走朝天沟,寻找神秘的铁梯子——-11年端午朝天沟-王家坪后沟穿

[复制链接] 查看:39416 | 回复:246
发表于 2011-6-18 08:53 231 显示全部帖子
雷越来越近了,渐渐的已响在了头顶上,当雨点落下来时我犹豫了:眼前的路是不是下南庄的、即便是下南庄的路又有多远、好走不好走,我们一概不知。眼前的雨有多大、能下多久,我们更不清楚,万一那路饶的比较远,万一雨下的较大又下起来没完,前边的路又难走怎么办?不行,还是退回去走那条直接下沟的路吧。不管那条沟下去是什么村,下到村里总能上到公路上。我叫停了队伍,后队变前队的向回退去。


退回时再拍垭口处的城墙


发表于 2011-6-18 09:00 232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顺着那条急降的路向沟底走去,那条路很大,宽差不多1米左右,它之字形的向下盘着,下降很急。

雷一个接一个,雨越下越紧了,虽说头上的树能档一部分雨,我们还是很快被淋湿。大家急忙穿上雨衣、冲锋衣,没带的只能淋雨了。


下降中路切向了右侧的山坡,渐升渐高的拐上了刚才拍照过的那个崖根,并顺崖越走越远。慢慢的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可此时走过来已经很远,我们只能将错就错的走下去。


不知何时我们走错了路


发表于 2011-6-18 09:07 233 显示全部帖子
崖下的横切路走了有差不多半小时了,仍没有向下的迹象,看着前边饶来饶去的崖,真怀疑这路不会把我们带回到我们问路的垭口甚至草帽山吧。

恰在此时,前边的人发现了一条岔路,一条很小很小,窄的只能放下一只脚的岔路,那路拐回了我们来的方向。这条路会不会是拐回沟底了?“涵冰”主动去探那条小路,小董则继续往前走,去探前边的“大路”。雷雨天手台不敢开,两人只能边走边喊的与我们联系,只听的“涵冰”的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低。

大约10分钟后小董发现了一条向下的路,下去就是一条能走三马子车的大路。大雨天走大路无疑更安全,我们当然要走大路,可再喊“涵冰”却没有任何回音。焦急的等待,近10分钟过去了,“涵冰”却没有任何动静,冒险打开手台,也没有任何回应,难道“涵冰”失踪了?小董传回来信息,他最后一次与“涵冰”对喊时“涵冰”说马上就下到沟底了,这会儿他应该也已到沟底了。“估计是吧”,我们现在只能下撤,到沟底寻找“涵冰”,如果沟底还找不到他就麻烦了。

走过一个羊圈,路开始下降,下去十几米就是大路,顺着这条路左拐右转,我们很快就下到了沟底,这儿是三个小岔沟的交汇处,可视线内仍不见“涵冰”的踪迹。此时雷雨基本停了,再开手台,“涵冰”说他已经下到了沟口,正和一放羊人在一起。原来他顺着那条路转到了另一条沟里,那个沟口比我们下来的位置更低。

这段时间因下雨基本没有拍照,仅有的两张照片由于光线暗都拍虚了。


走过一个羊圈

发表于 2011-6-18 09:17 234 显示全部帖子
下到下边的沟口了,“涵冰”正和放羊的老乡在说话,放羊人是个17、8的小伙子,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见到的唯一一个青年羊倌。小伙子骄傲的说他的羊有600只。呵呵,600只羊,一年至少能卖200只,那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难怪小伙子宁愿象父辈一样在山里放羊也不上学,不出去打工呢。


岔沟口的羊群
发表于 2011-6-18 09:18 235 显示全部帖子
放羊小伙子说下边的村正是南庄,再下去是王家坪,不过现在当地人一般管南庄叫后沟,即王家坪后沟的意思。原来我们走的正是我们要走的路,此时我才彻底明白是我把尖山的位置搞错了。

停留不过一两分钟时间,告别小老乡后我们又上路了。



走过沟口的羊群


发表于 2011-6-18 09:23 236 显示全部帖子
路过的一个小断层,看似很平常。身临其境才发现其实很不好过


发表于 2011-6-18 09:26 237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1-6-18 09:31 238 显示全部帖子
路边一树。虽说不粗树身内部已空

发表于 2011-6-18 09:39 239 显示全部帖子
大约3点20我们走过了南庄,以后的路是高标准的水泥公路,那路绝非是一般的村村通的路,一个小小的南庄村会修这么好的路、不可能。

后来得知那路是一条通山西的地方公路,就是洪泉过来的那条公路,又是河北一侧修好了,山西一侧不急于修,类似的事我们见的多了。



走在高标准的公路上

发表于 2011-6-18 09:47 240 显示全部帖子
刚才在南庄村边我和有的驴友已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现在我们边走边晾自己的雨衣,活动已接近尾声,该为谢幕做准备了。


奔雷在晾他的雨衣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